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财经 >正文

身无分文下南洋,30年后携300亿回归,被誉新加坡李嘉诚

2018-04-07 09:04    

钟声坚是国内房地产界的一朵奇葩,他与强调高速扩张的主流开发商不同,他更重视公司经营的稳健以及项目本身的高品质。20年坚持做全装修成品房,完全从消费者和城市经营者的角度开发项目,深受业界好评,被誉为“善待土地的企业家”。

1958年,钟声坚出生于广东汕尾地区一个贫寒大家庭,为了改善生活现状,改革开放之初便投如了商海。和许多海外潮汕商人一样,钟声坚的事业起点也是贸易。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钟声坚以“仁信治业、持之以恒”作为自己的经商信条,兢兢业业、集腋成裘,在商品普遍短缺的时代,以引入国外先进制造产品满足国内之需为他的仁恒事业打下了第一根桩。

但钟声坚并不是一个满足于现状的人。1992年,钟声坚来到上海。此时的上海刚刚进入经济起跑状态。站在黄浦江边,钟声坚开始思索仁恒在这一轮发展中能够做些什么?他敏锐地感觉到房地产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会大有潜力。对于以工贸为主业的仁恒来说,进入房地产领域无异于尝试一次惊险的跳跃。

在钟声坚看来,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要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好人的居住问题,新加坡的模式最有借鉴意义。新加坡以狭小的国土面积,同时完成了产业升级和居住条件的改善。这不正是90年代中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吗?虽然目标看上去很远,但并不妨碍仁恒立即出发。上海和南京成为钟声坚进军地产的头两座城市。

90年代初中国大陆刚刚开始走出物资匮乏年代,房产开发的从业人员对于什么是好房子也缺乏认识。钟声坚经常要用自己的居住体验来教育团队,他爱问几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不能住上像新加坡那样的好房子?中国人通常用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积蓄来买一套房,如果我们交付的房子有质量问题,于心何安啊?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刺破东南亚股市、楼市泡沫,而此时仁恒的旗舰项目总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的仁恒滨江园刚完成拿地立项,当众多境外投资者惊魂未定、踌躇犹豫之时,滨江园正在不间断地施工建设。此时钟声坚可能有所感觉,他对投资浦东的坚持和对建筑品质的关注,其实正在为浦东预备一件漂亮的外套。

1998年中国住房全面商品化,正是有了这项政策,中国才快速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同时中国城市的人居环境才有了巨大改善。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制造有了全球市场空间,之后,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彼此推动,将中国推上了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和许多地产企业一样,仁恒的全国性布局也是从2001年开始的。

这一时期,在钟声坚的心中,中国的城市化一定是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主,有产业基础和人口基础的城市化才是健康可持续的。扩张同时,他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仁恒产品的多元化。仁恒不仅要能造住宅,还要自持商场、酒店、写字楼。在钟声坚的心中,一个没有稳定租金收益的地产企业是有缺陷的。因此在这一轮扩张中,仁恒增加了城市核心地段的商业开发储备。

面对新千年之后房地产高歌猛进的豪迈行情,钟声坚却是更加的谨慎。他不时地提醒逐渐扩大的管理团队,仁恒到新地方,我们的贡献在哪里?正是这种对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坚持,仁恒发展到哪儿都是品质的标杆。正如钟声坚一直强调的那样:品质始终是第一位。

如今新的环境虽然是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但是会越来越公平,越来越依靠专业核心能力和资本实力,仁恒积累了几十年以对消费者负责任为核心的精神财富,会越来越发挥作用。

在说到钟声坚的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不断充实和提升自己时。钟声坚认为:从我个人的创业历程来看,我是在一无资金二无知识与技术的基础上起步的。应该说,我当初的机遇还是不错的,我到处学习,见人就问管理企业的事情,而且到处招聘人才。

我认为,企业家的某些先天能力(比如市场判断能力)是企业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东西,但现代社会不是古典时代,各种问题都日益复杂化,仅靠企业家一个人的努力已经远远不够,而是需要一个团队。因此,打造专业、互补、团结、进取的优秀团队,是现代企业家的核心能力。如果说我还有些成功经验的话,恐怕这就是最核心的之一了。

对于仁恒的未来,我的打算是做百年老店。对此,今后的核心问题归结为我能不能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事业继承团队,以及能不能奠定一个可以长远发展的制度文化。我做了一些慈善事业,这是一个企业家应该做的。敢于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要有感恩之心,积极回馈社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