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顶级活动策划进阶:执行篇,执行的关键在于公共人力资源

2018-04-08 04:16    

做活动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活动的阵势越大,调用的其他部门的人力资源越多。

活动从设计到开发到最后执行,运营都需要其他部门同事的帮助,这个其他部门,我们可以统称之为公共资源,他们是技术,美术,运维,客服,财务,行政等一切二线后勤支援部门。

尽管我们拥有了完整、系统的活动方法论,准备大干一场,但实际的工作之中,发现这个不可以(别人家可以,我们为什么不可以),那个又很难(功能、接口、人力资源支持有限),感觉处处受到限制。

于是我们尝试努力,但事情并不如人所愿,然后开始默默抱怨队友烂,条件不给力,自己的才能没法得到发挥等等,这些境遇我们都会遇见,小到一个活动的开发,大到一个公司的运转。

没有人一开始就拿着一副好牌的,没有资源就创造资源。

换位思考,自己能拿到多少支持?

活动是运营设计并执行的,用户是参与活动的。前者的方案越诱人,执行越出色,后者越愿意参与。即:运营付出精力,设计“活动规则和奖励”,通过运营,来交换用户能付出的“参与支持”。

同样的思路,你同样可以把组织当成你的用户,付出精力,通过运营,来交换组织能付出的“公共资源支持”。

此前我们很多次提到过,如果站在用户的角度,你会参与自己设计的活动么?同样,如果你是公司负责人,面对着诸多部门的需求,你会对哪些部门给予最大的支持?

这就是付出与得到之间的关系,也是商业的最基本逻辑,我们每个人都得玩好与世界交换的游戏。

举个游戏公司极其常见的场景,要在微信上设计一个9宫格的抽奖转发,注册下载游戏的活动,完成这么一个功能至少需要找到3个部门。找网站部门提供静态页面开发。找技术部门提供功能逻辑开发。找运维部门提供服务器支持。公共资源部门每天各种事,抽调多少人力资源帮你?你运营的游戏并非公司王牌产品。凭什么给你资源?这个活动做好了,能给公司和对方部门带来什么好处?你找高层的BOSS出马说?他凭什么排优先级?高层的BOSS出马了,如何选到最好用的人,并压榨具体执行人的工期?写的活动开发案不到位,人家做出来后不是你想要的,如何让人家改?假设活动假期间出了问题,希望提前结束,凭啥让对方在假期为你收拾?很多的新公司的基础活动模板建设并不完善,甚至没有积累,越是复杂的东西越是需要人去收拾,几乎可以100%的告诉大家,这些问题和境遇我们都会面对,而且对于公共资源部门而言: 公司的公共支持部门总是都是没油水的,因此人力资源极为稀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做谁的工作都是一样的,根本不关心哪个重要与否。长期做的都是一些基础业务,有些人成长到一定地步就不愿意继续待了开发高手能实现任何东西,开发菜鸟才会说这个有点难。高手从来都是稀缺的,会被优先分配给重点项目。

从上往下推,还是从下往上推?

很多人单纯的以为推进工作是从上而下的,但实则不然,我们想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做到为“用户”考虑问题。在解决上述问题中,我们的用户就是公共支持部门,我们先定义一下身份。执行人——被安排的,负责处理具体业务的负责人——执行人老大,管事的,负责分配具体工作的BOSS——管人的,真正影响“负责人”那个人我的工作推进策略如下: 通过各种方式,找到能把事做成的、靠谱的“执行人”;获取“执行人”最近部门内的工作强度,部门负责人的压力;向“执行人”确认方案可行性以及开发周期、困难度;找“负责人”咨询下方案可行性,试探性预约对方档期;找“BOSS”强调收益比,以及争取公共人力资源;预约一场会议,把相关人员都请到场,获得档期安排;事情进行中,确认“负责人”和“执行人”的精力主次分配事情结束后,公开和私下分别感谢“负责人”和“执行人”

整个过程中,跟BOSS诉求收益比;跟负责人、执行人诉求情感和利益分配。诉求策略、节奏有明显区别,比如第8条,除了公开外,一定要私下,“如果当初不是问你,这件事根本做不好啊,多亏了你的帮助!”。

何时旁敲侧击,何时开门见山,此间有无数的技巧、细节、话术值得细细斟酌和把控。

在推进业务执行的过程中,从下至上(先试探请教后积极争取)绝对比从上往下(先圣旨命令后给予弹压)要好,对于负责人和执行人而言,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把事情做砸的和做成的,都是执行人。限于篇幅原因,本章节不展开,我会在后面的章节里具体展开。

如果我们直接找BOSS,强调强调再强调,出于面子,以及你的把握,你一定可以搞定的,然后BOSS安排负责人,然后依次推进,但是我们无法预知风险,比如负责人当下的压力,优秀执行人的档期,遇见一个糟糕的,伤害得是整个业务线。

就跟我们设计活动框架一样,完成一件事情,你看到别人表面(只是看到主题、时间、规则、奖励),但是真正的决定质量的是底层,他人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一般人是看不见的。

搞关系会来事,有多大的作用?

做运营,推进其他人协同执行是非常常见的,但工作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会来事,但是业务能力差得一塌糊涂的人。

这种人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修炼“会来事”了,而对业务能力的修炼,则停滞不前,对于此,大家要刻意避免。

举个简单的例子,怎样搞定BOSS,让他批给我们额外的资源,靠会来事么?这跟创业公司见投资人的心态差不多,说服策略是绝对的硬实力。

同理,如何搞定开发人员,他们每天都面对着会来事的人,听好话,收礼物,搞团建,然后强调自己的事情最重要,希望能给予最多的支持。这些方式人人都用,效果就不那么好了。

真正地在活动的过程中,推进得高效顺利,靠得还是硬实力。

先说讨论环节,任何活动开发的商讨会议,十个人以内的参与者,30分钟以内才是合格,业务能力越强,需要确认的东西就越少,我见过一个拥有开发经验的运营高手,开会基本就等于是在跟开发布置实现的细节,以及注意要点,这就是硬实力极强的体现。

会议上抛出能执行没有遗漏的活动方案,本身就是一件难事。要知道,在会议上被技术负责人不断挑出漏洞,然后提需求的人不断妥协,一改再改是一件很难看的事情,这样的事情多了,会对运营的能力产生不信任感。

讨论会议上说好的,跟实际的开发是两回事。前者讨论可行性,实际的开发就是无数细节的补充。

如果开发执行人因为工作忙,未跟开发负责人一起参与会议就非常糟糕,且还有可能出现开发了一半,由于各种转交给其他人员收拾的情况,更是糟上加糟。

大家都知道传话的痛苦吧,运营总得有个基础的开发文档吧,然后对方问出一堆你也听不懂的话术,所以“照着某某来,就某几个地方改一下”是运营的终极招数了。好的活动开发文档对一般运营人员而言,真挺难的,已经超出能力边界了,如果做好了,即可转岗做产品了。如果两个竞争部门的运营同时跟开发沟通,一定是文档能力更强的那一个,具备更多优势。

很多活动执行的层面,这在开始的时候就应该是想好的。

比如此前在【成本篇】里提到的,因为结算方式的不同,0点开始24点结束,12点开始次日12点结束,我们到底用哪种?就是一种提前规划好的表现。

那些曾经因为自己的设计傻,而折磨其他人被动加班的运营人员,相比换位思考,照顾好其他人的运营人员,两者拿到的口碑能一样么?

复杂活动类型的实现和运营往往调动多个部门,笔者也曾作为公共开发资源,在二线后勤配合一线运营完成活动的开发和运营,长期以来,发现有些部门的同事安排业务是如此从容,有些则是混乱不堪,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你是配合别人的程序、美术、测试、客服,你喜欢跟怎样的同事合作。

安排好时间,照顾好别人也是照顾好自己。安排好是能力强的体现,而不是会来事的体现。

活动运营执行层面多数是经验复盘总结得来,当感觉自己控制不住的时候,我们就得安排得足够合理,如果安排不合理,折磨跟你配合的“用户”,多会来事也不管用。要知道,但凡是公共人力资源都是被争抢的,他们每天接触“会来事”的人,这个能力真的值钱么?

不是说“会来事”这种软实力不管用,起初我们可以不会,只能靠“会来事”,但是时间长了,你会发现,拼同理心,真正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拼能力,真正能够节约彼此时间,把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的人才是最受欢迎的合作对象。

我见过太多的人,每天哄着这个哄着那个,除了打杂传话,监控进度外,疏于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后蹉跎了多年,依旧停驻不前。

做运营自然是要打造多维竞争力,软实力要修炼,硬实力更是要刻苦攻坚,当软实力和硬实力都过关,我们将无往不利。

如何搞好关系,打造口碑?

很多的时候,靠得是无数的细节。很多的时候,都是比出来的。

从推进阶段,我们自下而上推进,扫除掉无数的问题,把这个事情变得只需要对方老大点个头就能执行的事。

整个过程中,不仅仅关注他人感受,跟执行者的交流过程中,无形之中自己的业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这将更加有利于让事情变得更加高效,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受欢迎的对象。

当然这是属于顺风的时候,还有逆风的时候,我们的处理方式才是真正的影响关系深浅的核心要素。

说一件我的个人经历。

某次维护后,一部分用户活动奖励补偿未发放,造成用户投诉,后来调查事故,运营和技术均有责任,很不幸,我本人就是那个运营,因为邮件中的描述不精准,有歧义导致的操作失误。

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在技术操作发奖之前,我就发现了问题,并找到对方的老大,说这个邮件,写得可能理解有歧义,实际情况应该是怎样怎样,我询问了是否需要重新补发邮件的时候,对方的老大一摆手,说不用,我跟某某某(发奖执行人)交代一下就行。后来因为忙,他忘记了交代,执行人也发现了歧义,但是没问,按照自己的理解操作了。

如果这个事情,技术部门内互相沟通一下,就不会出问题,整个事件的过程大家都清楚明白。

按照公司的规定,此次事故罚款5000元。部门老大在内部复盘会议上,我站起来的开场白是:“我个人承担所有的罚款,事情的经过是……”我向团队里复述了所有的细节。

照理说,此事以我交罚款就结束了。我的部门老大于心不忍,私下找到对方的老大确认此事,后来对方也觉得我挺冤枉自己也有责任,主动也承担了一部分罚款。

这件事情直到后来分奖金的时候我才发现,我问怎么我的罚款额度少了,部门老大告诉了我的原委,实际的执行是,我扣掉3000,我老大扣掉1000,对方老大扣掉1000。

运营事故产生了,同样是被处罚,协同的部门可能关系越来越铁,也有可能互相积怨老死不往来。这类事情在职场上永远不会停止。

这件事情,当然也不会传多远,但相信一定传遍了整个技术部门,由此往后,我在那边提什么需求,都是无往不利。就算因为自己的愚蠢造成的对方加班,对方也心甘情愿,并安慰我说小事情不要在意,要知道,由于运营犯蠢,导致的技术部门加班,不给脸色看就是好的,内心一定会被鄙视到土里去,而其他的运营人犯错,大家都可以想象。

我不抽烟也不喝酒,团建的时候也不懂得敬酒,平常也不主动请技术吃饭,相反技术还经常请我吃饭,说是“回请”。

“回请”的由来,每次做成了事,拿到的公开表彰(每次都有钱),我都想办法给花光,其中的参与者,哪怕在这个过程中出了微末之力,我也会给予馈赠,以感谢对方的支援。

技术同学请我吃饭的理由很简单,跟其他的人共事,由于对方的安排不好,则经常是陪着加班擦屁股解决问题。跟我共事,不容易犯错,更容易拿到表彰,更重要的是:

“因为安排得好,节约了彼此的时间。”当初主动跟我承担罚款的那个老大,在饭桌上跟我说到。“而且还有今天这顿饭!”当初一起参与的活动的执行人补充到。

在跟对方交流的过程中,自己的开发知识,业务能力蹭蹭蹭涨,提出的开发需要确认的内容就越来越少,当其他的运营找技术寻求确认,技术忙的时候,面对低级问题表现出一脸的不耐烦,而我早已经不问了。

一个不抽烟不喝酒不主动请客吃饭的运营,凭借自己的专业硬实力,为自己,为部门赢得了足够好的口碑。拿着这种“随时随地为对方考虑的”工作姿态去对待所有的公共支持资源的同事,绝对是无往不利。

把事情搞成,让正确的事情相继发生,每个人都有无数的手段,不过说真的,当软实力和硬实力都同时修炼到位的时候,渐渐的,你根本不屑于用软实力了。

注:以上内容,出自饭大官人未出版的新书,欢迎关注新书出版情况。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