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创新引领发展,这些“江苏实践”引热议

2018-05-28 05:26    

不论是“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获得世界认可,还是杭州G20峰会引入“创新”主题,为撬动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动能和潜力提供解决方案,“创新”已然成为中国发展的动力之源。党的十九大报告描绘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壮阔蓝图令人向往,如何谱写好这一美好前景的“江苏篇章”,扬子晚报记者“京苏连线”,在会场内外采访了我省的党代表和各界人士。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仇惠栋 郭小川 石小磊

会场内

十九大代表、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徐惠民:

苏州工业园区先行先试 引进29家高校45个“院士团队”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徐惠民代表说,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专门提到苏州工业园区,要求园区在开放创新综合改革方面发挥试验示范作用。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创新取得突破,累计形成改革成果65项,7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与此同时,创新生态日趋完善。园区集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要素,引进国家科研院所12家,高等院校29所,国家千人计划143人,院士领衔的创业创新团队45个,外籍人才7000余名。6000余名海外归国人才创办了4000多家科创型企业,牛津大学、哈佛大学、微软、苹果、西门子、华为、百度等中外知名高校、企业都在园区设立了研发中心,园区也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设立了创新中心。目前园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4件。

他介绍,近期,苏州工业园区按商务部要求,开展了开放创新综合指数研究,近期将发布研究成果。

在行政体制改革上,苏州工业园区也努力“先行先试”。徐惠民介绍,苏州工业园区积极探索开发区城市化转型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社会治理创新体系,提高了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我们将继续探索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之路,积极参与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制中,努力争当江苏乃至全国改革创新的先行军。”

十九大代表、南通市副市长陆卫东:

上海“北大门” 打造创新之都和人才强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一论断,为南通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指明了方向。”南通市副市长陆卫东代表说。

陆卫东告诉记者,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南通始终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根据城市转型发展和建设上海“北大门”的要求,南通开足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产业转型、人才支撑、创新体制等方面精准施策,加速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为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提供强劲支撑。

南通科技创新“内外联动”。对外,参与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接受上海科技创新资源辐射,努力成为上海科创中心的协同创新区。加快沪通合作园区建设,吸引上海企业向南通转移。同时深化与上海重点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鼓励更多研究成果到南通转化,实现“研发在上海、生产在南通”“孵化在上海、转化在南通”;对内,高起点规划建设17平方公里的中央创新区,打造科创、文创、医学、会展“四大中心”,成为整个城市转型发展的核心区、示范区和首位区。目前已启动科创中心一期40万平方米工程建设,形成了“100亿扶持资金”、“100万平方米人才公寓”的“双百”政策支持框架,正在研究科技、人才政策,力求实现“特色政策、特殊机制、特事特办”,以政策制度上的“领先一步”,实现创新发展上的“弯道超车”。

陆卫东说,南通将构建全市域创新网络,全力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和人才强市、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

十九大代表、东南大学党委书记易红:

校企合作创新 55%科研经费来自企业

“我们在办学中,坚定不移地走以创新为主导的研究型大学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与国家、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建设道路。”十九大代表、东南大学党委书记易红报出了几组数字:“最近五年,我们牵头获得国家科技成果15项,在全国高校排第七,我们的发明专利最近几年一直排在全国高校前五。最近五年发明专利申请1万件……”

如何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在产业化道路上结出硕果?东南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易红介绍,一个做法是加强顶层设计,针对不同地方的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合理布局,重视载体建设。“比如在南京,东大要做一个基地,一个圈层,两个研究院,6个园区,每个有不同的发展定位。一个基地主要是做通讯技术和无线网络,一个圈层就是环江宁自主创新圈,它的重点就是智能制造、建筑工业化等……”他介绍,东南大学与地方政府在江苏建了十几个研究院,比如苏州研究院、扬州分校,常州研究院等等,该校还在县市和各区设立技术转移地方分中心。

他介绍,东南大学在江苏就搞了50多个校企联合研究中心。一组数字可以说明校企合作催生的喜人成果,“去年我们学校科研经费50个亿,大概55%是来自企业,其中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70%是在江苏完成。这一合作促进了大批毕业生在江苏就业,我们的毕业生大概70%是在江苏就业,学生创业也做出很好的成绩。”易红说。

会场外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

创新型企业,打造智慧零售创造“品质生活”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在接受采访时说,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这是对当前大好局面的进一步强化,是巨大的信心鼓舞,必将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的奋斗精神和企业的发展活力”。

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张近东说,苏宁要进一步坚定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深化智慧零售发展模式的创新和落地;对于新时期中遇到的社会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新矛盾,苏宁会进一步深化“引领产业生态、共创品质生活”的企业发展使命,通过提升服务能力、强化社会责任,为更广泛的消费者创造“品质生活”体验,为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企业的党建工作中,该公司也在不断创新。张近东介绍,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苏宁党委组织开展“党员亮身份、组织在身边”主题活动,组织线上线下党课,打造开放式学习教育阵地,让党员随时随地参与;同时,苏宁正积极塑造O2O党建平台,激活工作创新元素,争创全国非公党建标杆。

南京扬子国资集团董事长蔡龙:

引进双创人才,南京打造迷你硅谷创新中心

“我们欣喜地迎来了中欧迷你硅谷大厦开工奠基的欢庆时刻。”南京扬子国资集团董事长蔡龙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一项目是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的一个标杆性项目,是在新区全面启动建设和加速创新发展重要时期具有示范意义的重大载体项目。

记者了解到,“中欧迷你硅谷”项目,是中欧双边加强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新兴产业的一次全新尝试。据悉,该集团依托此前落成的扬子科创中心一、二期项目,携手瑞典WINNOC公司合作共建了“中欧迷你硅谷创新中心”,引进了一批来自瑞典、芬兰、挪威、德国等欧洲国家创新型高新企业和尖端人才,在智慧城市、生命健康、大数据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中欧迷你硅谷创新中心包括国际创客中心、智能养老实验中心、技术转化中心。

“扬子科创中心受欢迎的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众多创新创业团队申请入驻。”蔡龙向记者介绍,10月20日开工的新建项目名为“中欧迷你硅谷大厦”,将成为江北新区的创新策源地,建成后将成为中欧科技产业合作的示范平台。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