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接地气的“种菜必修课”值得倡导

2018-03-05 20:16    

图片来源:《杭州日报》

浙江农林大学农学院所有学生都要上一门必修课,叫作《农业生产综合实训》,而下地种菜,则是这门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上课都在菜地里,期末成绩主要看收成以及同学们的参与度,太差的拿不到学分。 ( 11 月 2 日《钱江晚报》)

种菜成了大学生的必修课,很新鲜;种不出萝卜番薯就拿不到学分毕不了业,这样一道不可通融的硬杠杠,更使这项专业设置显得刚性十足。据了解,浙江农林大学自 1958 年建校,就将劳动课设置为学生的必修课。学习使用锄头等工具,更是当时农林学子必须掌握的技能,由此看来,该校要求农学院的学生必须学会种菜,确是其传承悠久的办校传统;设置这样的专业课,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一所农林大学,要求学农的学生会种菜,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只是,与相当一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明显滞后于社会需求,导致教育产出的 " 产品 " 难以适销对路,一些高分低能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窘况相比,该校在办学理念上能够一以贯之地理论结合实际,不只是埋头书本,固步书斋,而是将劳动课、种菜课设为学生的必修课,如此接地气地培养人才,必将造就一批批学以致用的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使其在工作实际和生产实践中大展身手。该校秉承的这种务实办学之风,本身就难能可贵,值得称道。

种菜容易吗?这活计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正如指导师傅所说,不同的种子对土层的要求不同,要视情况选用适当的播种方式,怎么修剪叶子,怎么清除害虫等,不亲身动手,积累经验,是种不好菜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难体察,基本上没有田间劳作经验的大学生们置身菜园,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既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又切实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这样的实际锻练对促使其成才,可谓受益匪浅。从高校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中,让学生通过走进田间,亲近自然,将所学的 " 满腹经纶 " 接受生产实践的检验,在田间地头增长才干,正是高校造就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明天谁来种地?这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虽然,这牵涉到随着城镇化推进而产生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村庄空心化等诸多方面,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人才,实用人才紧缺,也是不容回避的现实。据统计,到 2020 年我国约需要农业企业经营人才 150 万人,各类技术服务型人才 150 万人等,农村实用人才需求总量在 1800 万人以上。要满足这样的人才需求,就必须从农业高等教育抓起,创造条件造就更多 " 袁隆平式 " 的农业人才,为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就此而言,像浙江农林大学这样开设种菜必修课,既是立足现实的务实之举,更着眼于人才培养的长远大计,极有前瞻性。(王 玲)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