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评论 >正文

被菲非法抓捕的渔民:不承认黄岩岛是他们的

2017-12-04 10:30    

[从8月1号中午12点起,南海海域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海南省的数千艘渔船,将陆续奔赴南海海域打渔。记者日前走进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渔港,通过和当地渔民面对面交流,体会老渔民出海打渔究竟有多艰辛。]

"去新加坡好像回家一样"

潭门,是海南东部沿海的一个小镇,世世代代在南海打渔。早在汉代,潭门渔民就发现并命名了南海诸岛。可以说,最迟自17世纪末开始,潭门渔民成为"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活动"的南海自主开发者。

家在潭门的49岁渔民陈则波,13岁便跟父亲出海,三十多年间跑遍了南海的每一寸水域。由于持有南沙海域专项捕捞许可证、不受休渔期限制,陈则波的船今年一直没闲着,已经去了两趟南沙、一趟西沙,最近刚刚返回潭门港,他准备等今年第四号台风过去就再次出海。

与现在的渔船拥有高科技的导航设备不同,20世纪30年代,陈则波的爷爷那一辈出海打渔用的是《更路簿》,上面记载了民间以文字、口头相传的南海航行路线知识。凭借着一本手写的《更路簿》,陈则波的爷爷驰骋南海,打完鱼后卖到新加坡换回布和针线等。

"去新加坡好像回家一样,去新加坡换,把那个布喽、针喽换回来,那个时候中国还落后,还很多东西都没有嘛。"陈则波的爱人告诉记者。

"那时候根本看不到外国渔船"

到了20世纪80年代,陈则波开始跟父亲他们跑南沙。据他回忆,那时候根本看不到外国的渔船。

与爷爷那一代靠经验出海打渔不同,陈则波父亲这一代开始使用海图、尺子和指南针。

"用海图来量,用三脚架架多少度,从我们潭门港架到西沙,开多少度,从西沙到南沙,再开多少度。看流水,南风还是北风,靠这个。"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