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人口战略研究"罕现十九大报告 众专家解码新时代人口红利

2018-03-08 23:04    

未来网(www.k618.cn中央新闻媒体)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 贺卓辉)“说实在话,在党的报告里,包括在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加强人口战略研究’是很少出现的,十九大报告里专门提出要加强人口战略研究,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谋划长远。”

在今日举行的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学习十九大精神座谈会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十九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明确提出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央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学习十九大精神”座谈会。未来网记者贺卓辉 摄

十九大结束的第一周,来自人口领域的众多专家和政府工作人员正在通过对十九大报告的解读,来“解码”未来五年中国人口发展战略。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段成荣认为,新时代为我国人口迁移流动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空间。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科学判断,从以往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彻底转变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有了这样一个科学判断,随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频率、流动者的特征、结构、流动的成因、流动的方式、流向等等都会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对人口迁移流动研究会形成新的课题、新的研究任务,需要我们通过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实践提出的各种问题及时作出理论回答。

“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出人口问题,其中直接提到的有7处。”湖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杨云彦不止一次将报告里里外外读到通透:“在总结过去五年的成就方面提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城镇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2%,8000多万农村人口成为城镇居民;第二方面就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新时代的到来,对人口领域意味着什么?

杨云彦总结,十九大报告关于人口问题总结为四个关键词:一个是“农业转移人口”,提到两次;第二个是“贫困人口”,提了三次;“人口发展战略”和“人口老龄化”各提到一次。“虽然只有七处、四个关键词,但是包含的内容非常深刻。”杨云彦表示。

如何进行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认为:研究的内容应该包括两方面,一个是人口自身发展的规律,包括我们对出生、死亡、迁移的监测分析,也包括在政策放宽的条件下、经济社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的情况下生育模式发生的变化;第二方面是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的研究。

“以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生作用的机制都会有很大的变化,新一轮技术革命深刻地改变了所有社会资源聚合的方式,包括产业的组织形态、劳动力工作的模式,原来大家都得在工厂里干活,但以后可能不是这样了,社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素质的要求都得发生变化。”贺丹认为,科技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人口的结构。

到本世纪中期,60岁以上老人会从现在的2.3亿增长到5个亿左右,80岁的老人会增长到1亿以上。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新关注的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第二次人口红利问题。

“素质型的红利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好的前景。”原新认为,经济、社会、环境这三个方面的发展理念,再配合上劳动力供给依然丰富的状况,人口素质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尽管会遇到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这样一个事实,但是我们有信心去收获第二次红利,把中国从一个富起来的中国变成一个强起来的中国,进一步实现两步走的伟大目标。

对于挖掘人口的二次红利,国务院参事马力认为,2015年至2050年,老年人消费潜力将由占GDP11%上升为33%,到2050年将达到106万亿,所以中国将成为潜在老龄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同时,不断提高人口的健康水平和老年人力资本的开发,最终挖掘、利用人口老龄化的各种资源来降低抚养比,推动二次人口红利、人才红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提出了“健康老龄化的中国方案”展望:一是要优化政策设计理念,突出中国方案内涵;二是进一步完善核心指标体系,提升中国方案的分析预测能力;三是创建年龄友好的社会环境,推动中国方案实施;四是构建长期照护体系,确保中国方案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建立整合型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夯实中国方案的基石;六是推动老年健康服务均等化,弥补中国方案的目标短板,特别是农村特殊人群。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最关注的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城镇化发展的描述。

李铁认为,十九大报主要涵盖涉及城镇化的两方面内容:一是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二是城镇化趋势,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要在城市群和都市圈的角度下研究人口问题,”李铁建议, 要建立流动人口统计体系,掌握准确数字;进一步促进产业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让城市间人口迁移流动速度加快,人口向特色镇迁徙,而特色镇起的作用可能会与城市化进程有更大关系。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