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金婚夫妻见证时代变迁

2018-03-09 08:37    

2017年,对于胡尧明和杨慧珠夫妇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两人携手走过了整整50年。在重阳节之际,记者走近这对金婚夫妻,听他们讲述半个世纪同甘共苦、喜乐相依,相濡以沫、风雨同行的爱情生活故事。而故事的背后,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满头白发、已经71岁的杨慧珠,每天早晨7:30,都会到湖塘镇府东社区的活动室,帮忙打扫卫生。用她的话说:“能为大家做点事,就是一种幸福。”曾经是无锡知青的杨慧珠,1963年初中毕业。当时,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上山下乡”运动正在开展。1964年,在城里没有工作的杨慧珠回到了老家——横林公社,在陶庄第一生产队插队务农。“家里人多、房子又小,留在城里可能吃不饱,还不如到农村,至少有口饭吃。”杨慧珠回忆。

从知青到农民,杨慧珠没有干农活的经验。到了农村后,她便跟着叔叔婶婶到田里干活,不会插秧,她跟在大家后面学习;收割太慢,别人休息的时候她仍争分夺秒……就这样,杨慧珠慢慢成为了农业“熟手”。“当时农业劳动没有任何机械,全靠手工,整天有忙不完的活,十分辛苦。”杨慧珠说,有时候,为了赶在下雨前完成劳作,大家伙早晨三四点就要起床到地里干活,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回家睡觉。即便如此,生活依旧艰辛。

1966年,杨慧珠经亲戚介绍,认识了遥观公社洪庄十队的胡尧明,两人相处一段时间后便登记结婚了。此后,杨慧珠跟着胡尧明来到遥观公社,依旧从事农业生产。“当时,一大家子人挤在一间房里,却其乐融融。”杨慧珠说。

然而,一家人在一起久了,难免会为了小事起争执。有一次,杨慧珠的女儿想吃刚掰下来的生玉米,杨慧珠不同意,小丫头便开始哭闹。胡尧明觉得委屈了女儿,便想让女儿吃一个,但杨慧珠坚持不能吃生玉米,两人便起了争执,最后还是胡尧明让步了。

1981年,最后一批知青返城,杨慧珠被安排到武进第三染织厂工作,而丈夫胡尧明依旧留在农村,杨慧珠开始了两地往返的生活。每天早晨4点起床,由胡尧明送往当时的戚墅堰公交站,乘公交车前往常州市区,再转车到位于湖塘的染织厂上班。7:00,她准时出现在岗位上。晚上下班后,经过两趟转乘,再回到遥观家中。“虽然辛苦,但有了工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杨慧珠说。

两年后,胡尧明辞去生产队会计工作,到城区做了名临时工,夫妻两人不必为了见面而东奔西走了。经过努力,上世纪90年代,夫妻俩在城区攒钱买了一套房子,拥有了一个像样的家。如今,经历了风风雨雨的50年,夫妇俩又搬进了更大的房子,相敬相亲、儿女孝顺。“时代在变迁,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50年见证了家庭的变化,也见证了社会的美好。希望大家越活越精彩,生活越来越美好。”杨慧珠说。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