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重阳,悠悠古风知多少

2018-03-09 11:00    

(原标题:重阳,悠悠古风知多少)

古人重阳登高思念亲人。

不论什么糕,山西人在重阳节这天都是要吃一口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是重阳节。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山西籍诗人王维当时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亲。17岁的王维想着华山以东的方向就是家乡——蒲州(今永济一带)。往年这个节日,他和兄弟们一定在登高望远、插茱萸,可当年他回不去了,兄弟们插茱萸的时候,会为少了他而感到遗憾、伤心。

10月28日,重阳节。很多人像王维一样停留在乡愁的思绪里,因为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让这个节日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少,它的来历、演变及风俗已经成为时代记忆的符号。山西民俗学者聂元龙多年致力于民俗文化研究,现在来听听他讲述重阳文化,以及山西人以前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特殊庆祝形式。

传说重阳过法是宫女带到民间的

什么是重阳?“重阳”就是两个阳数“九”相重,故而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但是,在山西有些地方却有相反的讲究。比如,太原民间俗信“九”为不吉利的数字,广泛流传有“人逢九,必多灾”的说法,所以太原人普遍在逢九之年穿红衣、系红腰带,以避灾祸,而重阳节恰逢“重九”之日,这种崇尚红色的避灾风习仍在山西一些地方流传。

九九重阳,这一比较早的说法是从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找到的。屈原《远游》有“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意思是积集九重阳气进入帝宫,探访旬始星参观清都天庭。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只是出现“重阳”的提法而已。民间认为,重阳受到重视是在战国时代,而且是只在帝宫中的活动。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重阳节的起源是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身边的侍女也受到牵连并被赶出皇宫,流落到民间,嫁给了贫民。由于她在宫中每年都过重阳节,节日期间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求长寿,所以嫁人之后,她在这一天还是照着宫里的规矩过重阳节,人们听说后纷纷效仿,于是这种习俗在民间就流传开了。但这还只是传说。

重阳节那天,妈妈喊你回家吃糕

有据可考的是,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已明确写出重阳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过重阳节的习俗在文人雅士中已成为风气,主要庆祝形式就是吃喝。山西过重阳在饮食上很有特色,这天要吃水饺、莜面蒸饺和重阳糕。这里重点说重阳糕,山西人称之为“花糕”“发糕”“菊糕”,吃重阳糕的风俗在宋代已经十分普遍,明清沿袭。山西是面食之乡,重阳糕是山西面食糕点传统品种之一,用枣泥、银杏、松子、杏等为馅,每铺一层面夹层馅,共九层,象征“九重天”;也有的在糕点上做两只小羊,寓意“重阳”。至今山西仍然重视“糕”的谐音,每逢重阳,各家各户都会吃糕,孩子们放学或下班回来,妈妈都会端上来一盘糕,喊你吃糕喽。如果顾不上吃,她们就会很不高兴,非得逼你吃,哪怕是一口。

糕不仅在重阳,在任何喜庆宴席上都有它的身影,常常可以听到人们念叨着要吃,哪怕是传统的黄米面油糕,也会脱口而出“步步高升”或“步步登高”,说明重阳糕的文化寓意早已融入山西人的信仰风俗之中。

山西境内沿黄河一些地方,重阳日还有占冬雪的讲究,乡民们此日喜雨忌晴,据说此日有雨,冬天下雪多,对庄稼收成有益。“重阳不下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的民谚,说明了重阳和吃饭问题的关系很密切。在没有气象预报的古代,先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力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真让人佩服。当时不光人过重阳,也要让牲畜享受重阳的美好,许多山里人自重阳日开始,便将牛羊遍放野外,原因一是庄稼已收割完毕,放牧牲畜无后顾之忧;二是让牲畜在冬季前尽量吃饱,以养膘越冬。

菊花和酒,让重阳变得务实浪漫

魏晋南北朝时期,老百姓十分重视过重阳。晋人周处在《风土记》中说,“以重阳相会,登山饮酒,谓登高会,又名茱萸会。”另外,东汉后期叙述一年例行农事活动的著作《四民月令》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以泛之,既醉而还。”诗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古代不同体裁的作品中都说到菊花和酒,这应该不是个人爱好,而是在魏晋时期,重阳这一天便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山西民间在重阳时节,还讲究采集菊花晾干泡水饮用,称为菊花茶,如果你上火了、体内有毒素了、排尿不畅了,赶快喝点菊花茶,这些症状都能摆平。每逢重阳,许多地方的村镇女性仍有“簪菊”习惯,即采摘一朵野菊花插在头上或戴在胸襟前。看来,有了菊花和酒,重阳很诗意、很务实、很浪漫。

登高,从古到今一直很High

重阳,还有登高的习俗。晋朝诗人谢灵运重阳节登高,专门制作了一种“谢公履”,前后有活动屐齿,上下山时可分别取去前后齿,使登高更方便。重阳节作为正式节日被定下来是在唐朝,流行起来是宋朝的事。《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当时北宋重阳的盛况。另外,《武林旧事》也记载了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等第二天隆重游乐的节日盛况。明代,重阳这一天,皇帝还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览胜,这个风俗一直到清代不衰。

古时,山西人登高风俗有两个特色,一是就近登山郊游,二是登城楼或高耸的古建筑远眺。介休绵山、灵石石膏山、沁源灵空山、五台山诸台、大同红石崖、宁武管涔山、方山北武当等地,每逢重阳来临,漫山遍野秋花秋叶,红橙黄白,都是登高的好地方。

重阳时节,晋南地方的老幼都知道“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等名言。万荣县要在稷王山举行传统庙会,赶会的人们都要登高助兴。乡宁县在重阳节这一天有很多学校不上课,老师带领学生登山郊游,许多家长也跟着去,一起攀登山峰、观赏秋景。西北部每逢九月九日,青壮年有登山捕猎兔子或山鸡的习惯,青少年喜欢登高郊游,观赏景色、郊外野餐。比如太原市近郊的天龙山、崛(山加围)山是历代人们登高的好去处。清道光《阳曲县志》有“暮秋霜降,满山红叶尽成朱紫”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太原人还在重阳登崛(山加围)山,欣赏秋景,尽览秋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这一天被定为老人节,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品德。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是重阳节。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山西籍诗人王维当时正在长安谋取功名。繁华的帝都对当时热衷仕进的年轻士子虽有很大吸引力,但对一个少年游子来说,毕竟是举目无亲的“异乡”;而且越是繁华热闹,在茫茫人海中的游子就越显得孤独无亲。17岁的王维想着华山以东的方向就是家乡——蒲州(今永济一带)。往年这个节日,他和兄弟们一定在登高望远、插茱萸,可当年他回不去了,兄弟们插茱萸的时候,会为少了他而感到遗憾、伤心。

10月28日,重阳节。很多人像王维一样停留在乡愁的思绪里,因为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让这个节日的历史痕迹越来越少,它的来历、演变及风俗已经成为时代记忆的符号。山西民俗学者聂元龙多年致力于民俗文化研究,现在来听听他讲述重阳文化,以及山西人以前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特殊庆祝形式。

传说重阳过法是宫女带到民间的

什么是重阳?“重阳”就是两个阳数“九”相重,故而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但是,在山西有些地方却有相反的讲究。比如,太原民间俗信“九”为不吉利的数字,广泛流传有“人逢九,必多灾”的说法,所以太原人普遍在逢九之年穿红衣、系红腰带,以避灾祸,而重阳节恰逢“重九”之日,这种崇尚红色的避灾风习仍在山西一些地方流传。

古时,山西人登高风俗有两个特色,一是就近登山郊游,二是登城楼或高耸的古建筑远眺。介休绵山、灵石石膏山、沁源灵空山、五台山诸台、大同红石崖、宁武管涔山、方山北武当等地,每逢重阳来临,漫山遍野秋花秋叶,红橙黄白,都是登高的好地方。

重阳时节,晋南地方的老幼都知道“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等名言。万荣县要在稷王山举行传统庙会,赶会的人们都要登高助兴。乡宁县在重阳节这一天有很多学校不上课,老师带领学生登山郊游,许多家长也跟着去,一起攀登山峰、观赏秋景。西北部每逢九月九日,青壮年有登山捕猎兔子或山鸡的习惯,青少年喜欢登高郊游,观赏景色、郊外野餐。比如太原市近郊的天龙山、崛(山加围)山是历代人们登高的好去处。清道光《阳曲县志》有“暮秋霜降,满山红叶尽成朱紫”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太原人还在重阳登崛(山加围)山,欣赏秋景,尽览秋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这一天被定为老人节,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品德。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