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社会 >正文

月薪1500元夜班保安自费拜师 只为留存石刻的记忆

2018-03-09 20:27    

月薪1500元的他自费拜师,只为留存石刻的记忆

一个夜班保安的传拓人生

图为冯志强利用业余时间来到柳州市,拓印明“柳州八贤”人物佘勉学墓志铭。 记者 王剑 摄

广西新闻网-南国今报记者 刘凯王剑

今年47岁的冯志强是融水苗族自治县一家小宾馆里的夜班保安,但在当地文化爱好者口中,只有高中文化的他却是“冯老师”。他自费拜师学习传拓技术,义务将散落在乡野的120多处石碑和摩崖石刻通过拓片的形式保留了下来。

一张拓片要印3小时

作为明代“柳州八贤”佘崇凤和佘勉学父子的后人,佘先生一直希望找能人将祖先的墓志铭拓印下来,交给外地的佘氏后人保存。终于,在融水朋友的推荐下,他找到了冯志强。冯志强听说后,不仅不谈报酬,甚至连从融水过来的车费都自掏腰包,他只有一个要求——多拓印一份留给自己保存。佘先生欣然应允。

鬃毛刷、布包、喷壶、宣纸、墨水……冯志强的传拓工具和材料并不复杂。

传拓的步骤也不多,闷纸,上纸,扫纸,然后再上三次墨,一个拓片就正式完成了。

关键考验还是对于时间和空气的把握。纸张太湿了,扫纸时容易破;太干了,对碑刻凹凸纹理就记录不下来,上墨时容易糊成一团。“阴干的程度,扫纸上墨的力度,书上只能讲个大概,细节只有依靠经验去把握。”冯志强说。

要等到纸张干燥到合适的程度,是漫长的等待。冯志强说,传拓不是印刷机,纸张的干燥必须是自然阴干,否则阳光的暴晒和风吹都可能影响效果,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近日,记者看到,在冯志强拓印佘氏先祖墓志铭时,从第一次用水闷纸,到摊开上纸,再等到干燥后一次又一次上墨,整个过程至少要3个小时。

爱书法,所以爱石刻

冯志强是三江侗族自治县人,高中时,他爱上了书法。书法有临帖和临碑两种学习方法。当时受条件限制,找不到好的字帖,1985年开始,他便寻找身边各种碑刻和摩崖进行传拓临摹。

因为找不到相应的老师和教材,冯便学着电视上的样子,调制白芨水,铺上宣纸,用布蘸着墨水拓印。就此,他正式踏上拓碑之路。

高中毕业以后,冯志强四处打工,后来在融水县城一家小宾馆里找到一份夜班保安的活计,每月工资1500元,总算稳定下来。

这些年,只要一有空,冯便带上工具到野外寻找石碑传拓。随着拓碑的事迹被融水的乡土文化爱好者了解,他被吸收进“融水古镇文化研究会”。

丹江河畔一座山上,有民国才女叶选英手书的“日烘螺黛红千缕,雨洗琉璃绿一湾”摩崖石刻。2015年年初,冯志强心向往之,于是徒手爬上山,想将诗句拓印下来。然而,由于技术上没有老师点拨,自学了30年的他不得要领,最终忙乎了一整天,效果还是不尽人意。

冯志强把拓片撕得粉碎,决定找高人取经。

传拓大师谆谆教诲

2015年4月,在网上查阅资料后,冯志强带上仅有的5000元存款,去河南洛阳拜国内著名的拓工裴建平为师。

冯志强说,当时他是学习班里唯一一名从南方山区来的学生。当时,大部分学生来自北方,过来学习传拓技术也多半是为了卖拓片谋生,而他只是凭着兴趣自己钻研。这让裴建平十分感动,对冯志强的点拨也颇为精心。

按照传统的传拓方法,是用白芨水或者浆糊将纸面湿润。但裴建平认为,这种做法看似简便,却很容易使碑刻和摩崖的石质发生变化,加快风化。所以他教给冯志强的,是一种只用清水,配合特制工具和特殊技巧的传拓方法,尽可能减小对石质的伤害。

冯志强说,裴建平不仅教会了他技术,更让人看到他对传统文化的敬惜。裴建平曾经说,石碑和摩崖保存的信息相当丰富,传拓记录下来的凹凸细节,绝对不是平面的照片可以替代的。所以如果有技术,不能只想着赚钱,还要为社会做出贡献,尽可能多地保留下那些珍贵的古代遗产。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学习,冯志强这才发现原来自己很多传拓的方法是错误的。学成后,他立刻回到融水,想把之前没有拓好的碑刻重新拓一遍。然而,当他来到融水北郊寻找一块曾写着“龙头山”的石碑时,却发现这块他曾在1997年拓过的碑已荡然无存。

为这事,他自责了很久。

立志拓完柳州石刻

冯志强继续做着小宾馆的夜班保安。白天闲暇时,他坐车到乡下寻找石碑和摩崖石刻进行拓印,晚上上班的空闲,就将这些信息整理出来。

冯义务拓碑的事迹在融水民间获得了很多赞许,不少本地的文化人也称他为“冯老师”,而一些有志于此的年轻人也纷纷跟着他学习传拓技术。

而融水古镇文化研究会的民间学者和网友们纷纷提供线索,找到200多处散落在融水各地的石碑和摩崖。两年多以来,冯共拓印了融水周边120多处石碑和摩崖。

不过,有时候也会遇到很多遗憾。有一次,他在一个村里发现村民将石碑放倒在地上当凳子坐,时间一久字迹被磨得完全看不见,失去了传拓的价值。

随着年龄的增长,冯养家糊口的压力越来越大,传拓的材料和工具很多都是特制的,对于收入微薄的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些高处的摩崖石刻涉及搭脚手架的问题,对他来说更是一笔天文数字。而很多石刻由于是保护文物,也只能望洋兴叹。

冯志强说,如今传拓已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不希望借此谋生,因为“吃饱饭以后,总还是要有一点心灵的东西”。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