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走近烙画艺术家:张明志

2018-03-09 23:19    

电烙铁发出的灼人热气,在张明志看来是种熟悉,甚至有些享受的味道。随后,滚烫的烙铁头在木板上划过,一条条粗细不一、错落有致的线条立刻凸显,不到20分钟,一座民居的雏形,便显现在木板上。粗如树皮、山石,细如秀发、丝袜、薄纱,他可以挥洒自如。

过去20多年来,张明志以这种电络铁作画的特别方式,记录着从重庆码头到三峡风光,从名胜古迹到旧城民居的历史变迁,并向这座城市表达特殊敬意!武侠小说中“无师自通”的桥段,在张明志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1983年,他为一家企业做装潢时,用烙铁在木板上烙出了一些简单的花纹作装饰,却得到了对方很高的赞誉。从此,即便没有老师,没有经验,没有教材.......张明志也义无反顾的走上专业烙画的坚守之路!

他的作品,大都是反映这座城市的变迁和乡愁。这从他的作品名字中,就可见一斑:《洪崖洞旧貌》、《黄葛古道》、《根》、《老街》、《三峡纤夫》、《二十年代朝天门》、《故乡》、《重庆民居》、《重庆吊脚楼》等等。那些老重庆的市井风情画面、各色小贩形象,或是老河街、吊脚楼、老城墙、石板路,那些细腻的沧桑和情怀,全部被他从脑海记忆中抽出,并一一用烙铁在木板上挥斥方遒。

张明志已是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一手出神入化的烙画技艺也已扬名山城。却很少有人知道,这20多年来他的付出。在那些无数次失败中,各种型号的烙铁作画时的性能,密度不同的木板下笔时的轻重被他在脑海中一一记录。尤其是对木材的认识,更是深刻无比。

在他看来,木材有自己的生命,有自己的纹理。有的似大海浪涛;有的似湖水碧波荡漾;有的似烟云缭绕;有的似沙漠荒滩;有的像奇峰峻岭;有的则如层层梯田……可以利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用烙铁进行艺术加工。即便有些木板的色泽不一致或有树疤等残缺,但经过巧妙地处理,均可使之藏于画中,亦可化腐朽为神奇。他还会在天亮前,就带着画笔和画板,走街串巷搜集素材,留住那些拆迁重建的最后记忆!一幅烙画精品的制作周期很长,3个月是常事。张明志现在珍藏的百余副烙画,都是心血所致,而不舍得卖。他只想举办一次属于自己的烙画画展,让更多人看看烙铁下的花鸟鱼虫和沧桑的重庆记忆!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