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际 >正文

巴迪克的起源原来和郑和有关?拉森巴迪克为什么喜欢用中国元素?

2018-03-10 11:41    

印尼全国各地的巴迪克种类繁多,形态千变万化,制作技艺也各具特色。其中,拉森巴迪克最鲜明地体现印尼和中国文化的交融。拉森(Lasem)是印尼中爪哇省惹文绑县(Rembang)的一个小镇,在印尼素有“小中国”之称,得名于这里是华人来到爪哇岛的第一个地方,可以说是印尼爪哇岛华人的发源地。走在这座小镇不难见到具有中国风格的建筑,处处可见华人的足迹。

根据印尼1479年的史书《拉森编年史》,郑和七下西洋多次来到爪哇岛,有一次他及船队在拉森停留,他的一位随员比囊安以传播伊斯兰教为旨而选择留在此地。后来,比囊安还把他的妻子娜丽妮接来。拉森蜡染技艺正是由娜丽妮带进来的。

其实,远在华人登陆拉森之前,当地人早已认识蜡染布艺,华人来到这里之后,当地的蜡染布结合了很多中国元素。首先,拉森巴迪克主要的染色是华人喜爱的鸡血红,另一特色是大量运用中国图腾,如:龙、凤凰、麒麟、菊花等等。这些图腾的巴迪克深受当地人的欢迎,后来就形成了人们所熟知的拉森巴迪克。

19世纪以前拉森巴迪克贸易多由华人经营。辉煌时期,不仅销往马来半岛、日本,甚至远至南美洲苏里南。一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机器印刷制作法的巴迪克很快流行起来,手工巴迪克因此逐渐被取代。拉森原来有一百多家蜡染坊,现在只剩下不到10家。

主要原因是,其一,拉森巴迪克是纯手工制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价格比机器印刷的巴迪克要高出很多。其二,如今拉森年轻一代的人更倾向于去外地找工作,以至于拉森巴迪克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手工巴迪克再次走向辉煌。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染料种类的丰富以及巴迪克爱好者对手工巴迪克的追捧。拉森当地政府也借此机会积极地将拉森巴迪克向外宣传。拉森巴迪克是华人在印尼文化融合的见证,也是印尼多远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把拉森巴迪克保存下来越来越迫在眉睫。

2015年11月17日,为推广印尼传统布艺文化,也为帮助世界各地巴迪克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印尼巴迪克文化,传承和发展巴迪克艺术,通过巴迪克这种传统的视觉艺术来阐述印尼文化的博大精深,太和集团、金清杨集团联合印尼政府、巴迪克爱好者等各方力量,在上海印尼文化艺术博览馆揭牌成立了“印尼民丹巴迪克文化中心(PUSAT BUDAYA BATIK BINTAN INDONESIA)”金清杨集团 CEO金清杨女士为印尼民丹巴迪克文化(PUSAT BUDAYA BATIK BINTAN INDONESIA)中心总负责人。

金清杨女士为帮助巴迪克爱好者更好地了解巴迪克文化,也为传承和发展巴迪克艺术,通过巴迪克这种传统的视觉艺术来阐述印尼文化的博大精深,在2016年9月22日,在印度尼西亚民丹岛印尼街城,成功的举办了一场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巴迪克)为主题的(世界巴迪克时装设计师&模特大赛),此次“世界巴迪克时装设计师&模特大赛”是世界首个颠覆传统的海上T台秀。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展示印尼风土文化、增进中国和印尼之间的了解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巴迪克文化中心的总负责人金清杨女士得到印尼政府的认可,并被授予巴迪克文化传播与交流特别贡献奖。

值得一提的是,金清杨女士做的巴迪克秀得到印尼廖内群岛省政府的大力支持,2017年10月20日-22日,由郭绍兴先生和金清杨女士共同创办的第二届世界巴迪克时装模特大赛,在印度尼西亚廖内群岛省民丹岛巴都丽晶区印尼街城举行,将成为印尼廖内群岛省的巴迪克文化艺术节!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