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中山公园竟然有猴山? 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2018-03-10 13:50    

昨天上午,在中山公园茹冰景区后侧石山封闭的通道口上,有游客不经意间发现一座似人似猴的象形石雕。

记者与其一道搜索,居然找到了上十处,其中绝大多数为猴子的造型,大的也只有一两尺高,小的只鹅蛋大。

可以明显的分辨出,这些石雕是在原有堆山石材上用水泥制成的,有的经过日晒雨淋已经脱落和变形。

记者询问常在公园健身和游玩的市民,大家都表示未曾察觉到这些动物的存在,就连公园的职工也鲜有人知。

2012 年 9 月,也曾有游客发现公园前区棋盘山和茹冰景区拱门上有象形石雕,而今天的发现是不是这些石雕的同一系列呢?

已经退休多年,1965 年起就在公园工作的吕学赶老人对此推断也表示赞同。

他因热衷于收集和研究公园的历史而被誉为中山公园的园史专家。

他说,这些石雕最早见于上世纪 30 年代早期,在 1931 年的特大洪水中,公园曾被大水淹没,大水退后重新修缮时,园林工人在人造堆山上 , 利用石料的原始造型,用碎石和水泥制做出许多造型小巧的石雕和水泥作品。

但这些作品随着年代久远渐被毁坏,现存不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 公园维修班的工人王大和、杨志成、殷孝斌等在景点维护时 , 因兴趣使然,也用水泥和凿刀自我创作出一些人物和动物造型 , 作品几乎遍及全园各处。

虽然做得不算大气精美,很难一眼辨识,不仔细看根本就找不到,但藏而不露的匠心还是很有意思的。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