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正文

中医专科独具特色——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诊治技术侧记

2018-03-12 19:20    

由南京市中医院主办的第14届亚洲及太平洋结直肠外科医师联盟会议现场

­南京市中医院肛肠科1956年由前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会长丁泽民教授创建,系1994年首批“全国中医肛肠专科医疗中心”。该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和“十二五”肛肠专科协作组大组长单位,领导全国70家肛肠重点专科协作组单位,协调制定了8个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牵头制定了“便秘-结肠慢传输型”和“肛门直肠痛”的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并推广联合全国15个肛肠中心验证方案,联合中西医结合肛肠分会和中华医学会大肠肛门病学组制定了《痔诊治指南2006版》。该科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协作组组长单位,开展了痔结扎技术、枯痔注射技术、肛瘘挂线技术、炎症性肠病滴灌注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化研究,形成技术操作规范,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此外,参与编写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版)》。该科的“丁氏痔科医术”于2014年被列为国家级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肛肠科建立了5个亚专科及研究方向,即排便障碍性疾病、结直肠肿瘤、环状痔及复杂性肛瘘、炎症性肠病、感染性肛周疾病,诊治共60余种疾病。

­肛肠科拥有专科医师47名、主任医师11名、副主任医师11名,其中博士17名、硕士16名、博导3名、硕导5名,并拥有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3个、省名中医工作室1个,下设肠镜室、直肠腔内超声室、肌电图室、肛肠动力学实验室,年门诊量7万多人次,手术7000多人次,年肠镜数近10000例。该科床位使用率达95.4%,病床周转次数36次/年,平均住院日9.4天,年处理疑难急危重症2000余例,区域外住院患者比例达到40%以上。

­肛肠科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环状痔、复杂性肛瘘、肛周脓肿、结直肠肿瘤、直肠脱垂、顽固性便秘、大便失禁、炎性肠病等技术在国内独具特色。

­排便障碍性疾病肛肠科建立了多专业合作“盆底疾病诊治中心”,在国内较早开展盆底疾病系列诊断技术,如盆底三维超声、动态MR、腹腔四重造影等、结肠传输试验、肛管直肠压力测定、会阴神经潜伏期测定、经颅磁刺激诱发电位等。该科采用针刺促进肠动力及相关睡眠、饮食、情志及感觉功能障碍;采用辨证论治改善体质,温阳通便法及方药提高疗效;对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回-直吻合分流术、腹腔镜下全(次)结肠切除术等,临床疗效好。该科还应用腹腔镜盆底疝修复术、腹腔镜下固定术治疗直肠全层脱垂、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术等治疗出口梗阻便秘,形成排便障碍性疾病诊治系列技术方案。作为中医临床路径大组长单位,牵头开展了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和慢性肛门直肠痛的多中心研究,形成临床路径,推动了专科和学科发展。该科还接受来自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境外学习人员,形成了稳定的一专多能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此经验在国内推广并写入《中医医院管理学》。

­结直肠肿瘤该科在全省中医系统中率先开展大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参编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学组制定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操作指南》,微创大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占手术比例的80%以上。该科在早期诊断、规范化、微创化治疗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标准方案;率先开展TEM(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参与制定TEM专家技术共识;大肠癌的多学科合作已经成为该科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该科按照国际标准开展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治疗,术前采用耳穴压豆、术后服用中药、针灸等方法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中医特色鲜明,疗效确定。

­环状痔及高位复杂性肛瘘由主任丁泽民发明的痔分段齿形结扎术至今仍是国内环状痔的标准术式。该科在省内率先开展了PPH术、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TST术、激光消融术等,参与制定相关手术的专家共识;开展改良LIFT手术、肛瘘内镜下潜行切除闭锁式引流手术、肛瘘塞、纤维蛋白胶封堵术等肛瘘微创治疗新技术;拥有多种内服外用自制制剂,临床疗效满意。

­炎症性肠病患者入院后接受中西医结合诊疗,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包括辨证施治、中药内服、四联疗法、三部疗法、中药气药灌肠法、微波隔姜灸、经皮穴位电刺激、耳穴埋籽、中药足浴、辨证施膳、营养支持等方法,达到辨证论治、减毒增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体质的目的。患者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及全国多个省市,外地病人比例为65.8%。该科在国内率先探索开展育龄期妇女IBD(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研究,成立了“吉娃娃工程”,使部分IBD女性患者顺利地当上了妈妈。

­其他肛肠外科危急重症近年来,肛肠科收治了大量危急重症患者,包括坏死性筋膜炎、中毒性巨结肠、直肠肛门外伤、异物、骶尾部肿瘤等,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樊志敏)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