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正文

去医院看病不问医生这些问题,等于挂号白挂了!

2018-03-13 05:09    

去医院看病,不少患者担心,问医生太多问题可能会让医生产生反感。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提问是门艺术,在就诊过程中更是如此。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教授泰德·艾柏利表示,患者和医生交流时,应积极扮演好“提问者”的角色。若提问恰当,医生一般都会答疑解惑,利于疾病的缓解和治愈。因此,在专家的帮助下,我们总结了几个临床上医生乐于解答的实用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治疗方案有哪些?

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十几年前,可能治疗疾病的方式只有一种,而现在则是有多种方案供患者选择。挑选治疗方案应该是医生和病人共同决定的过程,医生能做的是告诉病人,有哪些方案可供选择,然后和病人一起斟酌挑选。

即使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法有顾虑,遇到紧急情况,希望他们能相信医生,坦诚以对。实在对当前治疗方案不满,也可以多问一问是否有其他治疗方法,而不是擅自做主。临床经验告诉我们,积极主动地与医生沟通治疗方案,往往能得到最大化的治疗效果。

二、治疗的结果是什么?

许多患者认为,一旦手术或者接受治疗以后,生活就能立刻回归正轨。但医学是有局限性的,比如确诊高血压病之后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确诊糖尿病之后需要长期打胰岛素;确诊尿毒症之后也需要长期血透治疗……对于很多疾病来说,无论手术还是药物治疗,都只能缓解病痛、改善症状而已,无法根治。但这点对患者来说大多难以接受。正是因为如此,更建议患者就医时向医生问清治疗效果,做好心理预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治疗有什么副作用?

几乎所有药品说明书上都有服用药物的副作用说明,常见的有头痛、嗜睡、便秘、溃疡等。此外,手术或者介入治疗也存在一些风险,患者本人应该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风险有所了解,明明白白地接受治疗。

四、治疗期间患者本人能做什么?

几乎所有慢性病都与不良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有关,可人们大多重治疗、轻预防,忽略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从临床上看,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达到控制病情的患者不在少数,改变生活方式对控制病情意义重大。因此,在治疗期间,从医生那里得知适合自己的生活保健方式,对缓解病情非常重要。

五、为什么你的说法和别的医生不一样?

由于医生专业领域不同,他们会首先站在自己的学科角度考虑问题,对病症及治疗方法有不同观点很正常。

由于这种现象存在,对重大疾病或疑难杂症患者,医院的通常做法是多科室会诊,以便制定更利于患者的治疗方案。

对普通疾病,如果患者遇到诊断决定不一时,建议多看几家医院,挑知名医院或专科知名医生就诊,并提出此前专家的诊疗建议,请专家帮忙分析利弊。“货比三家”不失为一种谨慎、有效的做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六、手术安全性高吗?

随着网络的普及,不少患者在就诊前都会做足功课,从网上大致了解疾病的相关治疗方法。

比如,很多肿瘤患者就诊时不会再问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而是开门见山地提出手术安全性、成功系数、术后是否复发等问题。

其实,这点也是医生最关心的。医生欢迎患者把顾虑说出来,这样在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时,就能更好地考量、规避一些风险,利于更好地展开后续治疗。

七、我可以在……方面恢复得更好些吗?

医生和病人对同一件事的重视程度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就不同。有时候病人在意的是以后还能否打网球、喝酒,而医生关注的却是改善病人的疼痛指数,或降低病人得并发症的风险。医生了解病人的诉求可以大大提高治疗的有效性以及病人对治疗的满意度,所以向医生提出自己的诉求是很关键的。

聪明的患者应充分利用和医生交流的时间,清楚自己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主动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诉求。建议患者在就诊前列个问题清单,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询问医生。另外,就诊是医患双方的共同行为,要学会相互理解。一方面,病人要相信医生,也要体谅医生的不易;另一方面,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也要多一点耐心,适当腾出时间和精力给予病人安慰和指导。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