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内 >正文

余姚土布能否在创新中传承?

2018-03-13 06:19    

国家级非遗项目余姚土布代表性传承人王桂凤的女儿周梅方展示制作土布工艺流程。(周建平摄)

用蓝印花布制作的创意产品。(吴元新供图)

10月21日,观众正在参观展示的“布上青花”。(周建平摄)

这几天,市文化馆117艺术中心正在举办一场非遗手工艺展,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余姚土布和来自江苏南通的蓝印花布联袂展出。千百年来,这两种布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凝结着数代人的情感,因此前去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几乎失传的余姚土布和蓝印花布的制作技艺均在20世纪90年代被挖掘整理出来,并在政府部门的重视下,得到保护和传承。进入新世纪后,当余姚土布等传统技艺面临创新压力时,蓝印花布却已经在创新和市场化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其中很多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余姚土布的历史和传承

余姚土布有着悠久的历史。范晔在《后汉书》记载余姚土布(越布)为东汉贡品。宋朝开始,余姚普种棉花,曾是全国重要产棉基地。元时全国设四大木棉提举司,其中浙东木棉提举司便设在余姚。明代农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称“浙花出余姚”。民国时期,余姚土布是重要的大宗出口商品。直至改革开放前夕,姚北乡村还是“家家纺纱织布,村村机杼相闻”。余姚土布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主要在于纯棉制造,夏天吸汗,冬天保暖,而且越洗越软,体感舒服。此外,其式样品种繁多,有数十类、上百种花色,深受人们喜欢。

改革开放后,余姚土布因为制作工序复杂,费时费力,逐渐被机器所织的布所取代,余姚土布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各界对非遗保护的重视,经余姚有关部门推动,曾经的纺织能手、60多岁的王桂凤再次坐到纺织机前,向世人展示土布技术,担负起技艺传承的重任。经过非遗保护部门和王桂凤的努力,2012年,余姚土布制作工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与朱金漆木雕、金银彩绣、泥金彩漆、骨木镶嵌、越窑青瓷等身齐名。王桂凤本人也成为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布)的代表性传承人。

近年来,宁波和余姚非遗保护部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不遗余力对余姚土布予以扶持,创造机会在全国各地展示展览,举办各类培训班培养传承人群。目前,王桂凤关于余姚土布制作技艺的书即将出版。81岁高龄的王桂凤也已找到接班人,她的两个女儿周梅方、周月方已能熟练掌握余姚土布的制作技艺。不过,她的大女儿周梅方坦诚地告诉记者,她和妹妹年近六旬,日常维持展示这项技艺没什么问题,但要创新传承,让余姚土布重现辉煌,实在有心无力。她希望社会上有更多人献计出力,帮助余姚土布重新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蓝印花布为何风生水起

蓝印花布和余姚土布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往往蓝印花布当面料,余姚土布当里子,兴衰历史和保护传承面临的问题几乎一样。10月21日,在117艺术中心展览现场,记者采访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如何在研究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他讲述了自己走出的非遗保护之路。

学习研究,坚持不懈

吴元新是在母亲的纺织声中长大的,17岁进入蓝印花布染厂工作,1982年考入宜兴陶瓷学校美术专业。后来,陆续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学习。美学素养让他的视野更加开阔,对蓝印花布的研究有了更多的灵感,同时,也让他更加珍惜蓝印花布的文化和美学价值。此外,他长年收集整理各地的蓝印花布,一有空闲就往乡下跑,还动员亲朋好友帮忙,被面、帐檐、包袱布、碎布头……只要有特点的蓝印花布,他就收集,日积月累,已经保存了2.7万多件传统印染实物、10万多个纹样,这成为他后来对蓝印花布进行创意设计的灵感源泉。

1997年,在蓝印花布行业跌入谷底的时候,他以一己之力,办起了蓝印花布艺术馆。没有任何资助,所有开销都要自己承担,经济上多次陷入困境。他常常白天四处推销蓝印花布,晚上埋头设计研究。通过3年的努力,艺术馆渐渐实现了自给自足。后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他的日子才逐渐好起来了。2006年,吴元新申报的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本人也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并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非遗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

吴元新说,非遗保护要“传承不守旧,创新不离根”。他坚守蓝印花布的“根”,就是蓝印花布工艺中的手工刻版、手工刮浆、手工染色。正是这一工艺限制,成就了蓝印花布图案的特有魅力。但是,吴元新在钻研蓝印技艺的同时,积极借鉴陶瓷、漆器、木雕、剪纸、刺绣、织锦、年画等相关艺术,汲取灵感。在设计、开发中融入现代流行元素,以契合当代审美情趣。其作品,既完整地保留了蓝印花布的原真品质,又有时代气息。

在创新中,传统的小布印染已发展为宽布印染,棉麻面料已拓展到丝绸面料,农村家用纺织品已转化为现代时尚装饰品。原有的蓝白两色,经过独特的复色印染技艺处理,已形成深蓝、中蓝、浅蓝等多种色调。纹样更丰富,色彩更具层次感,花布更添时尚性。40年来,吴元新设计创作了近千件蓝印花布现代作品,获得40多项国家外观设计专利,《凤戏牡丹》装饰布、《年年有余》挂饰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生产性保护,拓展附加值

蓝印花布技艺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录后,尽管有政府的资助,但吴元新30多人的团队和蓝印花布艺术馆每年上百万元的支出绝大部分还是要靠自己去挣。吴元新选择的是“生产性保护”之路,让蓝印花布在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存在价值。

当然,他不可能将手工制作出来的布按匹卖,吴元新看中的是蓝印花布的附加值。他通过对蓝印花布进行创意设计,让一匹布的价值几十倍、上百倍的增长。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开发出包袋、服饰、鞋帽、台布、壁挂等7个系列“元新蓝”产品。吴元新说,他身上穿的蓝印花布的上衣,售价2000多元。记者在淘宝网上看到,吴元新设计的一款蓝印花布凤凰团花手提包售价498元,另有一款竹编篮蓝印花布背包售价980元。此外,他在全国有10多家销售门店,一年销售额少则300万元,多则500万元。由于附加值高,利润也相当可观。吴元新说,非遗传承人只有自己生活好了,才有钱投入研究,才有人愿意跟着学。如果基本生活也维持不下去,要让年轻人来学习非遗、传承非遗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吴元新的女儿硕士毕业后,本来在银行工作,但现在已放弃高薪工作,跟他学习织染蓝印花布,女婿也加入进来,双双成为他的传承人。

酒香也要勤吆喝

吴元新说,非遗传承人不能闷在家里搞研究,要走出宅院,四处吆喝,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学习非遗、喜欢非遗。吴元新不放过任何宣传蓝印花布的机会,他不断参加各类展览,国内国外都去。他说,即使没有产生经济效益,也扩大了知名度,获得了社会效益。

同时,这些年来,他不断著书立说,将研究成果与世人分享,先后出版了《中国传统民间印染技艺》等10部专著。此外,吴元新先后被中央美院、清华美院聘为兼职教授,被苏州大学、南通大学聘为艺术专业硕导,经常走进高等院校,传授蓝印花布技艺,传播民间传统文化。

他的蓝印花布艺术馆成为非遗传承展示基地后,已接待近百万人次的国内外宾客。吴元新还带着作品前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演,交流的渠道越来越宽广。

如今,吴元新以他的蓝印花布艺术馆为基地,已经形成了染坊、创意、制作、研究及实体店、网络销售为一体的非遗传承产业链。

记者崔小明 通讯员陈敏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