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评论 >正文

澜湄合作 何须美日舆论说三道四

2017-12-06 19:12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23日在海南三亚举行,并于当晚发表"三亚宣言"和"澜湄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两项文件提出澜湄合作的三大支柱和五大优先方向,三大支柱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五大优先方向指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和农业减贫合作。可以说,澜湄合作从一开始就勾勒了宏大的框架。

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同饮一江水,它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进入东南亚后叫湄公河。六国开展次区域合作既有地缘优势,也有现实必要性。水是流域内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国际河流的沿线国家搞好了就亲上加亲,搞不好就会怨因邻生。

澜湄流域早已不是一个封闭的地缘,这个次区域外套着东盟的大区域,并连接着更遥远力量的关切。从上世纪90年代中国单独或协调下游国家开发澜沧江-湄公河开始,域外的议论就比较活跃。在2014年11月中国关于建立合作机制的倡议得到其余五国响应后,美日等国舆论的各种冷水就一瓢一瓢地泼过来。

唱衰和唱空澜湄合作是域外声音的主调。那些声音的大意是:中国不仅是大国,而且居澜湄上游,既有主导六国合作的经济政治实力,又把控着下游国家供水多少的命脉。因此它们一直或明或暗地宣扬,中国想通过这个次区域合作机制扩大对其他五国的影响力,甚至想"控制"它们。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