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正文

这几年身边得肠癌的人越来越多,只用一招教你远离肠癌!

2018-03-13 12:56    

大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我国所有肿瘤发病率中排名第5位,而且其上升趋势明显,升速约为每年4.2%,远超2%的国际水平,我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我国大肠癌高发区主要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港澳台地区。苏浙沪三地是最高发区,如上海市区男性中的发病率为48/10万,在女性中则为45/10万,这一发病率已接近西方发达国家。

我们相对于国外的汉堡包、炸薯条、烤牛排等西式餐饮,我国“偏素”的饮食结构更利于肠癌防治。但在事实中奇怪的是,美国结直肠癌平均发病年龄是65岁,而我们国家则提前到50-55岁,整整提早了十多年;大肠癌在欧洲早期发现率是70%-80%,而我国的肠癌患者,一经发现基本都是中晚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究其原因,专家认为,身边得肠癌的人越来越多,虽和饮食的关系紧密,但在体检中却疏忽了相关项目的检查,如大便潜血、肛门指检、肠镜等,以及对便血症状的不重视,导致肠癌患者一发病就是晚期、手术存活期越来越短。

大便潜血是一种很方便的化验方法,医疗单位或体检中心都能进行。如果检查结果是阳性,需高度怀疑肠癌的可能,应马上进行肠镜、肛门指检等,以确诊是肠炎、肠息肉还是肠癌。特别是老年人在体检时,都应考虑做这项检查。另外,提醒您做大便潜血检查前,不要吃瘦肉类食物,以免造成实验结果假阳性反应,延误诊断和治疗。

曾有专家学者要求,把肛门指检定为常规检查必检项目,因为一般单位体检或者个人查体时,很少有人主动要求肛门指检,更不知道该项具体检查什么。其实,70%的直肠癌通过肛门指检可触摸到。另外,建议50岁以上人群查一次肠镜,高危人群则要提前10年。高危人群指年龄在45岁以上、有息肉病史、有大肠癌家族史、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史多年、大便潜血检查阳性等。

最后提醒您,除定期检查外,千万不要忽视便血、便秘以及稀便、腹痛等症状。因为,它们很可能是肠癌的危险信号,如同时出现恶心、呕吐、骨盆疼痛、贫血等更应尽早检查。因为,早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在80%以上;中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降到70%;而晚期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则低于50%。所以一定要早发现早预防。那么如何预防直肠癌呢?

抗癌卫士app特约肿瘤专家杨医生提示大家可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食物

肠癌如果能“吃”出来,能不能也用“吃”的方式来预防呢? 膳食纤维被营养学家称为“没有营养”的“营养”。缺乏膳食纤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会延长,造成肠道对废物再次吸收,导致粪便中的致癌物长时间刺激肠壁。

纤维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清洗肠道内的垃圾和废物,减少肠道致癌物的停留时间,从而降低大肠癌的发病危险。 美国防癌协会推荐每人每天摄入30~40克膳食纤维。

多少克新鲜蔬果才含有30克膳食纤维呢?

大约等同于10个苹果、19根香蕉、4斤芹菜或者6个番茄。显然,一般很难达到这样的摄入量。不过,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即便达不到标准量,对大肠癌预防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外,玉米、小米、大麦、小麦皮和麦粉等杂粮食物膳食纤维含量较多,蔬菜中的胡萝卜、四季豆、豌豆、薯类等也是纤维素的高能食品。红薯之所以被称为抗癌食品冠军,也是这个原因。因此,要多吃薯类、鱼类及豆制品,特别是五谷杂粮,都有利于预防肠癌。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