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谢晋是怎样躲过躲过一劫的?

2018-03-20 06:50    

上世纪80年代,谢晋接连拍摄了《天云山传奇》、《牧马人》、《芙蓉镇》“反思三部曲”,每部片子的拍摄都要顶住一些政治压力。这三部片子里都有“右派”知识分子。我开他玩笑:“下一个右派就是你!”他笑而不答……

——徐大雯:《我与谢晋一生情》

徐大雯与谢晋结婚照

《女篮5号》的巨大成功,让谢晋成了当时最引人瞩目的年轻导演之一,但也让他在1957年夏季的反右运动中出了一身冷汗。

1957年,对于上海电影界来说是个灾难之年。这一年,一些民主党派为了响应“开门整风”的鸣放号召,纷纷向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其中最主要的两条意见,一条是关于如何看待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传统问题,另一条是关于党如何对电影摄制组实施领导的问题。

对于党如何领导电影摄制组的问题,老导演孙瑜写文章呼吁,应该坚持导演中心制,提出一个“导演在摄制组中是三军统帅”的观点。

没想到这些意见,到了反右运动中都成了“向党猖狂进攻”的“右派言论”,上海电影界一共“揪出”了59名“右派分子”,受到牵连的更是多达100多人。

谢晋这个人,性格耿直,口无遮拦,他为什么没被打成右派?谢导回应说:“当时就是因为赶《女篮5号》后期,时间太紧,我什么会都不参加,什么言都不发,才算躲过一劫。否则,像我这种性格……呵呵……呵呵……呵呵呵呵……。”虽然躲过了右派的大帽子,可是像《女篮5号》这种明显为知识分子张目的小资电影却是断然不敢再拍了。那么,下一部片子拍什么,怎么拍呢?正在谢晋犹豫不决,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候,一个转机再次出现在他面前。

当时周恩来向电影界领导提出了一揽子他自己对艺术性纪录片具体创作方法的意见。比如,他说艺术性纪录片一定要以真实生活为基础,不能等同于一般虚构的故事片;艺术性纪录片应该允许艺术加工,允许事后补拍,有些场景甚至可以重新布置,但不能离真实太远,也不能让演员替代生活中的真实角色等。当时的制片厂厂长们正愁无片可拍,一听到周恩来讲这个“纪录性艺术片”,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便一窝蜂上马。

于是,无路可走的谢晋也被裹挟进了“纪录性艺术片”这股风潮,1958年一年间,他一共拍了3部电影,分别是《大跃进中的小主人》、《大风浪里的小故事·疾风劲草》和《黄宝妹》。但谢晋毕竟是谢晋,他不是一般人。虽然这些片子都是跟风之作、应景之作,但谢晋还是能在这中间折腾出点新的花样来。

大跃进中流行一种“三结合”创作方法,就是所谓“领导出思想,群众出内容、导演出形式”。按照这种创作要求,谢晋带领摄制组进驻当时棉纺系统的先进单位上海国棉十七厂,与棉纺女工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拍摄了一部表现该厂全国劳动模范黄宝妹事迹的影片。

没几天剧本就出来了,它以一位作家寻访黄宝妹的真实过程为线索,向观众展示了这位劳模勤学苦练,大胆创新的劳动业绩。影片主人公由黄宝妹本人扮演,这在当时也算是一桩标新立异的新鲜事儿。

《黄宝妹》剧组合影,谢晋(前排左三)黄宝妹(前排右二)

在拍摄中,谢晋并未向其他导演那样浮夸吹牛、把黑的硬说成白的,方的硬说成圆的,而是紧紧抓住生活本身所蕴含的戏剧张力,用镜头完整纪录了黄宝妹在棉纺姐妹中推广“郝建秀工作法”的曲折过程,使影片获得了较为鲜明的生活质感。影片上映后受到舆论的肯定。

标签:谢晋 躲过 怎样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