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财经 >正文

网售处方药收紧 医药电商风口正在渐行渐远?

2018-03-20 10:53    

这一厢,热闹的双十一刚过去,众多医药电商平台纷纷晒出了火爆的销售业绩,与此同时,11月14日晚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网络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网售处方药收紧,拟规定“网络药品销售者为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不得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等。

在业内人士看来,监管部门这是在向市场释放信号。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表示,国家在政策层面从未放开网售处方药,这一次只是重申了这一态度。“我国目前尚不具备网售处方药放开的社会基础和产业基础”。即使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全球对网售处方药还是持谨慎的态度。“监管部门是从全局考虑,且更主要的是考虑安全性和有效性”。

2014年开始,医药电商逐渐踏上风口。彼时,健一网、康爱多、1药网等一批医药电商企业崛地而起,融资不断。《2016中国医药电商发展蓝皮书》(下称《蓝皮书》)数据显示,2015年医药电商融资规模达34亿元,2016年尽管经历“资本严冬”,融资规模仍达18.42亿元。

然而,资本的加持并没能稀释行业发展的混沌,医药电商始终处于缓慢爬坡阶段。一方面,从业者并没有找到一种可以快速复制的商业模式,仍在成本与利润的漩涡中挣扎;另一方面,虽然“网售处方药”、“医保对接”的想象空间尚在,不过不断收紧的政策也在宣告着从业者等待的真正风口也在渐行渐远。

但应该看到的是,网售处方药一方面契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另一方面也能催生巨大的市场,带来市场发展的机会,所以监管部门在保证规范的前提下,也进行了一些破冰式的试点,电子处方即为非常重要的方向。

如成都、西安均已出台了电子处方试点政策。成都试点的电子处方已累计开方超过50万例,惠及成都市内3000多家药店和数万人次患者;乌镇互联网医院、微信、阿里健康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电子处方院外流转,合作方包括零售药店和医药电商。

在取消"以药养医"的大背景下,未来院外处方流转将成为趋势,也会给医药电商带来机会。

医保在线购药与电子处方的情况类似,虽然无明确准入规定,但鼓励政策亦已先行。如"互联网+人社"2020行动计划提到,人社将与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建设统一、开放的医保结算数据交换接口,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支持相关机构开展网上购药等应用。有理由相信,在规范试点的情况下,医药在线购药将逐步推开。

综上,应明晰主管部门对医药电商的两条主线,一条是促进互联网+医药的融合,引导行业转型升级;一条是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确保药物流通和用药安全。胡颖廉认为,在此两条主线下,政策或有反复,但大方向确定,互联网+医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综合自:证券日报、36氪新媒体、PConline、第一财经)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