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国际足球 >正文

太极拳与中医经络学

2019-12-27 06:49    

◆ ◆ ◆

太极拳初创时期以中医气功理论作为创编拳法的指导思想。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在创编太极拳之时,是以中国古代气功经典《黄庭经》为指导,融气功与拳法为一体的。经过百年的发展延续,太极拳先师对于中医学理论在太极拳术中的地位的认识更加深刻,他们把中医学的有关知识作为太极拳之教材,以备弟子门人学习。

太极拳理论的代表作是陈长兴的《太极拳十大要论》,该文系统地介绍了中医学有关五脏的知识。同时还根据古代中医理论提出了“气达四梢”的标准,用以检验练功的成果。即:“发为血之梢,舌为肉之梢,甲为筋之梢,齿为骨之梢”,“四梢足,而气自足矣”。在《清代杨氏传钞老谱》中,也有专门介绍中医知识的章节,如《太极血气根本解》、《人身太极解》等等。《杨谱》中还有《口授穴之存亡论》一篇。由此可见中医经络学在太极拳中流传已久,而且属于高层次的秘法。

清末民初陈鑫全面总结太极拳,引证经络学说阐发拳理,将针灸穴位图印入教材。上世纪30年代初,陈发科、陈绩甫(照丕)叔侄二人应邀到北京教拳。此时,《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1933年在开封出版,使“陈氏数百年拳学”明之于天下。书中不仅列有技击所注意的重要穴位,还刊印了“铜人正面图”、“铜人背面图”,“任脉图”、“督脉图”。此书问世,再次表明太极拳与中医经络学的密切关系。

通经活络是太极拳健身治病的根本途径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