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正文

她病后的一幕,把女儿吓着了

2018-03-20 22:32    

我曾遇到过一位「过度坚强」的乳腺癌患者,乳腺癌倾向于转移(扩散)至骨骼。因为左侧髋关节骨转移,她总是感到疼痛难忍。

这种疼痛真的很要命,甚至让她无法走路,无法独自站立洗澡,无法和家人呆在一起。她告诉我,疼起来的时候,自己不得不躺在地板上,从一个房间一点一点挪动到另一个房间。

最糟糕的是,这一幕让她年幼的儿女看到了,孩子们受到了很大的惊吓,甚至开始害怕她……说到这里,她忍不住哭了。

我很希望帮助她,于是问她,过去曾服用过哪些药物来治疗疼痛。

她说:我以为只要足够坚强,忍一忍就能过去了。她居然没有服用任何止痛药物过!

这个女患者的回答让我非常震惊,但后来我发现,像这样选择忍耐的患者并不是个例。

真的,其实我真的很痛,痛到路都走不了了……但我还能再忍忍,我不想吃药。

疼的时候,我晚上根本睡不着觉,但我又不敢吃药,我怕吃多了上瘾。

得了癌症后有时候会感到疼痛,不是很正常的吗?

这是癌症必然带来的吧……我不想让别人觉得我很脆弱。

这居然是许多癌症患者的真实想法!在他们心中,疼痛是癌症的「附加产物」,即便和医生说了,我能做的也只是给他们开止痛药而已,他们想着:还是忍一忍吧,痛一痛就过去了……

癌痛非小事

疼痛对人的影响非常大。不是每个癌症患者都会疼痛,但只要开始痛,它会在无形中消磨掉患者的意志,让他在疲于应付忍耐疼痛的时候,慢慢变得消极绝望。

但是很奇怪,患者会告诉医生和家人,他们没有感觉到真正的疼痛问题啊,然后,在下次疼痛袭来时,却紧咬牙关默默忍耐。

这是我做肿瘤科医生这么多年来,最想要跟患者说的话:

永远不要认为忍耐疼痛是癌症患者必须承受的,也没有人会因此就认定你是弱者。

要知道,新出现的或日益加剧的疼痛可能是癌症进展的迹象,但也可能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只有积极地和医生沟通自己的症状,才能获得正确有效的治疗。不仅是治疗疼痛,而且是治疗癌症本身。

不需要忍耐癌症带来的疼痛。我让我的患者意识到:如果当前的疼痛治疗方案不起作用,请及时告诉我,以便医生调整方案,或咨询疼痛治疗专家。

而另一方面,我也希望同行对患者的这种「感受」更为重视。

疼痛的评估和治疗

疼痛的经历是非常个体化的,在帮助患者应对疼痛前,我们医生需要先进行疼痛评估。

记住以下这些问题和问法,必要的时候可用于引导患者描述疼痛的强度和性质:

这些都是有目的且必要的问题,有时,甚至可以问出连患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此外,临床上也常常会使用疼痛评估量表来对疼痛进行评分。

Wong-Baker 面部表情疼痛评分量表

但作为医生,如果只是拿出疼痛量表,简单地对患者下达要求:「来,照着这上面的给自己的疼痛打个分。」评分结果可能非常不准确。

因为疼痛是主观的,每个人对疼痛的敏感程度不一样,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景下也会因为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健康、心情以及疲劳程度等,对疼痛给出完全不同的评估。

所以在和患者交流的时候,需要为他们进行更加详细的解释:

量表 1~3 :

疼痛水平:

有疼痛感,但它并不影响生活。疼痛水平为 2 时,大多数病患还是可以阅读这篇文章,或者全神贯注地看一部电影。这个水平的疼痛几乎可以忽略,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治疗方法:

有时会采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治疗这种疼痛。

量表 4~6:

疼痛水平:

中度疼痛,这一级别的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作为我疼痛评估的一部分,我总是问:「有什么你想做却因为疼痛而不能做的事情?」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助于我知道,如何最合理地去治疗疼痛。

有时,患者坐着还好,但是起身行走时会感觉疼痛;有时,患者躺在床上时疼痛更严重,并且因而难以获得良好的睡眠。

治疗方法:

中度疼痛几乎总是需要通过阿片类药物治疗,如吗啡或羟考酮。如果疼痛持续不断,就需要让患者定期服用短效或长效药物。

量表 7 及以上:

疼痛水平:

为重度疼痛,是十分严重的,需要积极地对其进行治疗。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感到疼痛外,患者可能难以做任何事情。有些患者告诉我,他们必须完全保持静止,或者必须持续踱步来减缓疼痛。

面对感到疼痛的患者,医生的目标是将疼痛强度降低至 1~2 的范围内。我们可能无法消除疼痛,但是我们可以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

通常,会通过结合药物与治疗的方法来减轻重度疼痛。

此外,针对一些其他的疼痛情况,也有相应的治疗策略,包括:

医生该如何帮助患者

作为肿瘤科医生,面对刚被确诊为癌症、或者正在接受治疗,失魂落魄、忐忑惶恐的患者,一份相对详尽的医嘱远远不够。

仅仅是疼痛评估和止痛药物方面,出于医生和患者医学知识信息的不对等,就会让患者提出许多疑问。比如:吃阿片类药物来止痛,会成瘾吗?

面对这个问题,许多医生会简单直白地回答:「不会。」稍微严谨一点的,可能会解释:「按照医嘱服用就不会成瘾。」

但换位思考一下,这样的回答能解决患者的疑问,减少他们的惶恐,让他们就此放下这个问题,安安心心地什么也不想完全遵从医嘱开始吃药吗?

显然不能。

对医学和药物的未知让他们感到害怕和担忧,「我对它什么都不了解,即便我很相信自己的医生,但面对这样的大事,还是感到很害怕。」这个时候,患者难免会对治疗方案感到犹豫,甚至会下意识地做出忍一忍这样自认为「保守」的决定。

医生觉得,我对是否会成瘾已经给出了准确的解答。但在患者心中,这个问题的背后隐藏着许多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疑问,可能包括:

你瞧,这么多的问题,简单的一句「不会」,又怎么可能让患者完全放心呢?

所以,作为医生,首先需要理解患者无助的心情和原因,然后,请耐心、再耐心一些。既然选择了成为医生,帮助患者共同对抗病魔,就请在权衡之下,告诉他们更全面、更正确的信息,用自己的帮助让患者受益更多。(本文内容节选自医学丛书《与癌共舞》,由嘉会医学研究和教育集团授权,责任编辑单人加整理发布。)

标签:一幕 女儿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