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葛洪大道} 【史记】泰山岱庙壁画之谜

2018-03-21 10:38    

在“东岳第一神府”岱庙大殿之上,绘有一幅古代巨幅壁画,这便是著名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该图由泰山神《启跸图》和《回銮图》两部分组成,长62米,高3.30米,画中人物多达666位。这幅壁画描绘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泰山主神之一——东岳大帝巡游天下的情景,气势恢宏、场面壮观,充分展现了泰山神的威严之姿。关于壁画的年代和作者,在近代的著述中说法不一,还是一个谜。

关于岱庙壁画的创作时代,目前有“唐画说”、“宋画说”、“清画说”这三种说法。泰山学者周郢对这三种说法均有其独特的见解,据他讲,在民国时期有人认为出自唐代,而在胡君复所著《泰山指南》中提到:“岱庙壁画,闻作于唐。”这种说法受到著名学者梁启超的批驳,认为这种观点不可信。后来又有“宋画说”,并得到著名美术史家俞剑华先生的肯定,此后出版的各种泰山书籍,大多沿袭“宋画”之说。

但也有学者从典制画风方面,认为壁画与宋代的不合。如在典制方面,民国学者王连儒先生认为作者的画笔下一般只能出现他以前的事物,而不可能预知他以后的事物,这是人人都通晓的道理。而这幅传为唐或宋代创作的壁画上,展现的许多内容却是唐宋以后才出现的。

画风方面,壁画中表现的艺术风格,也与唐宋不尽相同。当代著名画家美术史家潘兹先生在致周郢先生的信中曾对此有所论证:“岱庙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制作年代问题,我认为并非宋代而是明清时期的作品。此画人物众多,而衣冠服饰,非常杂乱,面部造型绝少变化,构图上已吸收许多明清之际传来的西洋透视画法,山水树石皆为清初流行的画法,有的树木还表现了一些明暗关系,不少房屋都属清式建筑,作者并非高手,而是一般民间画工。”

对此问题,周郢发表多篇论文,予以揭示,他认为岱庙壁画创于唐宋,而到今天又传壁画则是创于清代。据康熙十七年(1678)重修岱庙督工所撰《岱庙履历纪事》,详细地记叙了重修工程的项目及过程,其中写到绘制大殿壁画的情况。这则史料的发现,从而揭开了壁画创作时代之谜。从这里可以得知,岱庙壁画绝非宋画,而是清代的作品。

被称为“山东民间艺人硕果仅存的伟大杰作”的《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其作者却长期湮没无闻,成为泰山研究中的一大憾事。

直到1986年,泰安市郊区汶口镇史志工作者在颜谢村《全德堂刘氏族谱》中发现壁画作者的史料,从而初步解开了此文化疑案。上面记载:“刘志学,善丹青(绘画艺术),泰邑(泰安城)峻极殿(当时岱庙大殿的名称)壁画,即其所绘。”

周郢先生说,根据《岱庙履历纪事》“画工画像”和《刘氏谱》的记载,可进一步推定这位画工,就是民间画师刘志学(由于壁画篇幅巨大,因此当是以刘志学为首的一个艺人班子)。虽然,《刘氏谱》上关于刘志学绘制壁画的记载遗失太多,但仍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记载虽未出现壁画名称,但所说的“峻极殿壁画”就是今天所见的岱庙大殿壁画;二是撰谱者记载此事说“绘”而不是“重绘”、“补绘”,说明现在的岱庙大殿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的创作权应归属刘志学。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