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巴铁感叹赚大了!投资一款飞机以后中国帮一个大忙让巴方笑出了声

2018-03-21 12:02    

现代武器装备的研发要求与成本越平越高,让许多国家越来越难以承受,联合开发已成趋势,中国也愿意参与国家,大约在30年前,即开始第一个国际合作项目:K8教练机。

1982年时,为了解决我军缺少喷气式初级教练机的问题,洪都就成立了专项组,进行相关的研究工作,项目进展相当快,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时只是能企业自筹,研发资金不足问题严重。时逢巴基斯坦空军也需要中级教练机,于是双方在1986年时,达成协议,中巴联合开发,巴方投资这一款飞机,按合同出资约600万美元,占投资占总额的25%,并负责生产前机身等部位,为象征着中巴友好关系,该机代号:卡拉昆仑,英文名称为:Karakorum。

1987年7月,开始具体设计,仅用不到2年时间,完成图纸设计,开始制造原型机,1990年11月首飞。随后预生产型开始生产,1994年底,向巴方交付第一批K8,

该机采用前后双座,单发设计,流线形机头略向下垂,两侧进气、下单翼、中等展弦比、常规尾翼与前三点起落架布局。机长11.6米,翼展9.6米,机高4.2米,空重仅为2687公斤,既便后来改进型,空重依然不足3000公斤,依然相当轻了,最大起飞重量4330公斤。

该机不仅设计上相当西方化,采用西方标准与理念,而且大量西方设备,包括:美制霍尼韦尔TFE731发动机,一共引进了16项国外设备,确保了机载设备的先进性。这样自然是有利有弊。“利”在有利于提高性能,“弊”在国产化率低,这让换装国产设备的自用型:教8的交付工作要晚于巴方。后来美国又以禁运为名,拒绝供应发动机等部件,实际却是因祸得福,先换装乌克兰的AI-25涡轮风扇发动机,再又换装的国产涡扇11,参考AI-25研制的国产型号。如此一来,该机在设备选择上,应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客户完全可以依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

如今回顾起来,中巴合作都从中获利了,巴方绝对应感叹赚大了!投资这一款飞机的研发,不仅从合作生产中,把投资赚了回去,更重要的是,以后中国帮一个大忙:帮巴方进行航空工业的升级,从K8项目中仅生产部分部件,到枭龙项目中负责总装工作,这绝对可以让巴方笑出了声,这是别人花多少钱也难以获得的机会。

仅以600万美元换一款飞机项目25%的股份,对中方算亏吗?不能说亏的,作为一款中级教练机,以当时的情况,这已不算便宜了,只不过没想到,这款型号会大受欢迎,一口气连续生产超500架,这还是2015年初的统计,而且出口到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12个国家,累积销售超300架,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达70%以上,不管怎么算,都是:赚大了!这也许是研制之初,谁也没有想到的结果,能有如此大的需求。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