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这是一场“崭新”的相遇——新组建的解放军总医院,迎

2020-01-01 01:41    

这是一场“崭新”的相遇——新组建的解放军总医院,迎来200张年轻的新面孔。两个“新”的相遇,昭示了一种新趋势。这些年轻的新面孔,是解放军总医院历年来接收数量最多、院校来源最广的学员。他们中,尤其是78名医疗专业本科生一毕业就分配到这家全军最高医学殿堂,更是近10年来首次。请关注今日《解放军报》的报道——

21天,一场不一样的岗前集训

■赵文亮 寇福银 杨 成

这是一场“崭新”的相遇——新组建的解放军总医院,迎来200张年轻的新面孔。

两个“新”的相遇,昭示了一种新趋势。这些年轻的新面孔,是解放军总医院历年来接收数量最多、院校来源最广的学员。他们中,尤其是78名医疗专业本科生一毕业就分配到这家全军最高医学殿堂,更是近10年来首次。

两个“新”的相遇背后,是改革强军释放的红利。“因为政策的原因,以往的医疗专业本科生毕业之后不能直接分配到医院。”解放军总医院院长任国荃说,“正是军队改革的持续深化,带来有关政策的调整,他们才有了在毕业以后按照医科人才成长规律,按照临床的需求、部队的需求,分配到解放军总医院的机会。”

这样的幸运,学员们感同身受。陆军军医大学本科毕业生侯传东说:“我们是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感恩新时代——让我们有幸最先享受改革的政策红利,有幸在从业第一岗就站在全军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神圣医学殿堂上。”

特约 · 中国军网 荒漠中他们倔强守望,胸怀一个绿色梦想 1 2 3 4 5 ... 10 下一页

两个“新”的相遇,必然擦出新的“火花”。尽管组织新入职人员岗前培训是解放军总医院的传统,但这一次,他们仍然决定组织一场不一样的集训。于是,一场持续21天的岗前集训在9月上旬展开。这是解放军总医院首次依托军队指挥院校开展的一场全封闭式新毕业学员岗前集训。

不一样的集训,打造不一样的课程表——

这是一张堪称该院史上“最豪华”的课程表——两院院士讲授医学前沿知识;著名军事专家讲解世界和国家安全形势;北大、清华教授与学员面对面交流;著名学者从历史视角讲述人文素养;学员们还走进华为公司总部和航天员训练中心参观见学,三军仪仗队的教官帮助指导他们的队列训练……

在这张“每天从起床到熄灯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课程表里,这群年轻人走进该院院史馆,感受四位百岁军医为国家和军队医疗事业奉献一生的家国情怀;该院“理论轻骑兵”宣讲团准备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课,院长带头为他们上了第一课……

不一样的集训,培塑不一样的生力军——

值得一提的是,这200名年轻学员,是我军军事医学院校首届签订转改文职人员协议书的毕业学员。协议书明确,他们可能在未来某一天根据需要随时脱下军装,以文职人员的身份投身我军医疗事业。

“无论是军人还是文职人员,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该院政委徐宝龙说,联勤保障部队成立以来,解放军总医院在改革重塑中迎来新的使命任务和发展机遇。作为全军最大规模的医疗机构,他们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新起点上的首要任务,这200名新毕业学员,将成为他们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生力军。

特约 · 中国军网 荒漠中他们倔强守望,胸怀一个绿色梦想 上一页 1 2 3 4 5 6 ... 10 下一页

正如徐宝龙所说,解放军总医院前所未有地关注这批学员集训之后的成长状况。为了让他们以后能够安心工作,并且得到更好的锻炼,他们设计并制定了一整套针对年轻人才的“成长套餐”。

“如果说他们是改革带给我们医院最宝贵的人才资源,那么加快他们的成长、托举他们成才,正是我们投身改革、扩大改革红利的题中应有之义。” 徐宝龙说。

明天军医的样子,今天这样塑造

■赵文亮 杨 成 黄坤宇

9月中旬,解放军总医院组织新接收毕业学员岗前集训。集训学员正在进行队列训练徐 汀、殷祥烨摄

路过军容镜时,马重总会下意识地整理自己的着装。这位海军军医大学博士毕业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张而又激动。

他和其他199名医学专业毕业学员一起,迎来人生中的重要日子——正式成为新组建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批入职科技干部。

“你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能够一毕业就站在解放军总医院这个起跑线上,开始人生和事业的起跑。”在刚刚结束的为期3周的岗前集训中,解放军总医院院长任国荃的话回响在马重的心头:“做一名合格的新时代解放军总医院医务工作者,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

这一天,地处首都繁华闹市、有着“全军医疗旗舰”之誉的解放军总医院里,人头攒动。置身其中,马重感到“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劲”。

刚刚过去的3周岗前集训,这家医院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打量并塑造着包括马重在内的这群年轻人,这群年轻人也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未来。

特约 · 中国军网 荒漠中他们倔强守望,胸怀一个绿色梦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 10 下一页

一张课程表折射了什么——

两个“更贴近”,描绘军医的素质图谱

爬起身时,马重隐隐约约感到手臂有点痛。撩开衣袖一看,胳膊蹭了一大块皮。

在这场“卫勤技能和训练”课目中,不少毕业学员像马重一样,在后送伤员训练的战术动作中受了伤。让负责集训的教官们欣慰的是,他们没有一个放弃训练。

“军事素养是军医的必修课。” 在集训动员中,院长任国荃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军医跟普通医生最大的不同,除了要具备医学专业上的高素质,还要担当起‘姓军为战’的本色。”

为了铭记这个本色和初心,参观院史馆成为集训中的重要一课。解放军总医院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井冈山时期的红军小井医院,是一所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型医院。历史上这家医院历经多次重组重塑,始终没有丢下“姓军”的本色。

这份初心和本色,在接下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的一堂课中得到了更直观的印证。那堂课,付院士讲的两件事给学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件事: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前线目睹官兵伤口难以愈合的疼痛,心里痛苦极了。“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决定了要研制治疗战创伤的药物,服务我们的战士。”

第二件事:一次参加国际会议,他和同事们不敢坐在前排。“那时候我们国家的医学并不发达,一直处在跟别人学的边缘。”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军医?某种意义上,院士付小兵所讲的两件事,构成了这所全军最高医学殿堂的人才培养的最根本逻辑和动力。院长任国荃干脆用两个“更贴近”来描述他们所要塑造的人才方阵的前进方向——“更贴近世界医学专业最前沿,更贴近基层部队和战场最前沿”。

特约 · 中国军网 荒漠中他们倔强守望,胸怀一个绿色梦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10 下一页

事实上,岗前集训的课程表正是围绕这两个“更贴近”设计展开。在这张包含63个专题、183个课时的课程表里,这群毕业学员要学习政治理论、军事基础、人文社科、科技创新、业务技能、政策制度、医院文化等7大模块的内容。

“我们的军医,只有具备坚定的信仰、宽广的视野、广博的知识、专业的素养和令行禁止的作风,才能达到两个‘更贴近’的目标。”在任国荃看来,这次前所未有的岗前大集训,不仅是对传统作风的继承发扬,也是对这群未来军医们的素质重构的开始。

集训学员正在进行急救训练。徐 汀、殷祥烨摄

一份量化考评表折射了什么——

三个“心”,传承养成严谨求实的作风

毕业分配时,学员周鑫曾以为“到总医院工作,可以告别叠军被了”。可他没想到刚来集训,就因为新被子没叠好,内务被扣了分。

这是此次集训量化考评的一幕。集训队将学员内务、作风、训练等细化为5个方面15条考评实施细则,全程考评监督。

在后来的质量管控课上,周鑫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岗位和成长道路上,还有更多的“量化考评”在等着他。“今天只是被子没叠好被扣了分,而走上工作岗位‘每一分’的背后,都可能是病人的健康,甚至一个鲜活的生命,以及自己所热爱的医学生涯。”他说。

这份认识上的转变和深化,正是解放军总医院领导期待看到的一幕。他们希望,这群即将上岗的年轻军医们,不仅能在量化考评中得高分,更能明白量化考评背后的价值和意义。

特约 · 中国军网 荒漠中他们倔强守望,胸怀一个绿色梦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第一要静心,从端正价值追求中端正未来工作的态度;第二要用心,从做好每一件事中养成好习惯;第三要小心,从各种规章制度中领悟纪律的神圣威严。”该院政委徐宝龙反复叮嘱的这三个“心”,便是这份量化考评表背后的价值所在——让这群未来的年轻军医们传承并养成严谨求实的作风。

“做人要实,做学问要实,治病救人更要实,不实就可能出人命。一朝事发,悔之晚矣。” 集训第一课上,院领导的这些话振聋发聩。

“严谨求实的作风从哪里来?不仅从自觉养成中来,还从纪律法规中来。”该院质控办主任姚远的这番话,被周鑫记在课堂笔记上。同样被记下并被标注上重点记号的还有这些信息:解放军总医院建立了首诊负责制、临床路径管理办法等20项医疗核心制度以及146项细化规章制度,每一项制度都监管着军医们的所作所为。

如同集训的21天里,周鑫将时刻处在那张量化考评表的监督之下,姚远反复告诫学员们,医院的每个角落都有满意度测评表——“新毕业学员走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随时都被置于群众和规章制度的监督之中。”药费比、病人住院天数……军医们写在每一张病历单上的数据,都会被详细记录、分析和排名通报。在姚远看来,这些制度只有一个目的:让每一名年轻军医,学会敬畏生命、坚守底线。

纪律、制度、量化、考评……这些集训关键词,就这样被夯实成这群未来军医成长坐标系中的作风“原点”。

特约 · 中国军网 荒漠中他们倔强守望,胸怀一个绿色梦想 上一页 1 ...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集训学员正在进行急救训练。徐 汀、殷祥烨摄

一纸协议书折射了什么——

一边是选择的“承诺”,一边是成长的“承诺”

张敏龙参加这次集训,除了一张报名表,还有两张纸压在他的行李箱里。

一张是从老家医院寄来的出生证明影印件,张敏龙的孩子刚出生没多久,他就踏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还有一张,是转改文职人员的协议书。

在这份协议书里,张敏龙承诺:毕业后,视医院岗位需要,自己愿意无条件转为文职人员。这就意味着,他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有可能脱下军装。尽管如此,张敏龙和其他毕业学员们仍然毫不犹豫地在协议书上签下了字。

为什么这么多分配到解放军总医院的医学高材生,愿意脱下军装转文职人员?在该院政委徐宝龙看来,这里的吸引力和优势不仅仅在于“解放军总医院”天然具备的平台优势,更在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以及激励托举年轻人成长成才的制度机制。

一边是学员们面对选择的“承诺”,一边是解放军总医院对他们成长成才的“承诺”。某种意义上,后一个“承诺”正是前一个“承诺”义无反顾的原因所在。

随着集训的深入,一个值得期待的成长远景,徐徐在学员们面前展开——

连续三年开展学科人才建设主题建院活动,解放军总医院酝酿出台了领军、拔尖、新秀、临床特殊人才以及专家组的“3+1”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与15个国家和地区的171家国际知名医学院校建立联系。2017年启动百人出国留学工程,确定75名公派出国留学资助对象,2018年再次派出28名人才到国外交流学习……

特约 · 中国军网 荒漠中他们倔强守望,胸怀一个绿色梦想 上一页 1 ... 5 6 7 8 9 10 下一页

这些激动人心的举措,便是这所全军最高医学殿堂对这些年轻军医的承诺。

在笔记本的扉页,张敏龙写下院长任国荃对他们说的这句话:“你们是军队的希望、医院的未来。”

21天,仅仅是开始——

无论是塑造还是成长,“种子”已悄然播下

集训结束那天,集训班特地为学员们组织了一次集体生日。

仿佛又过了一个“成人礼”,这群年轻军医在切蛋糕的时候,幸福的眼神里泛着激动的泪花。

21天很短,相比于这群毕业学员已经走过的和将要展开的人生而言,只是短短一瞬;21天又很长,有人在日记中感叹:“这是我‘最长的21天’,从身体到心理、思想和精神,经历了一次全方位的锻炼……”

谈起这次集训,这群年轻人说得最多的是百岁军医的故事。该院心血管外科学专家苏鸿熙为了报效祖国,毅然谢绝了美方的挽留,经过重重艰险回到祖国;叶慧方教授一生都在为祖国和自己所热爱的医疗事业奋斗,在临终之际不吃不喝,只为给医疗事业留下一具纯洁的躯体……

老一辈军医们的崇高情怀和优良传统,如今已经找到了新的传人。“不管学历再高、平台再大,也不管脱不脱这身军装,都不忘是祖国和军队培养了我。”马重对自己即将来临的事业有了规划——深入岗位,了解卫勤和临床需要,利用在国外学到的科研思维和方法,尽早做出能切实帮助临床实践的医疗成果。他说:“我要把集训期间感受到的温度带到工作中,永远做一个有温度的好军医。”

特约 · 中国军网 荒漠中他们倔强守望,胸怀一个绿色梦想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下一页

博士生张晓莹对“姓军为战”有了更深认识,她打算未来多到基层部队去,多到演兵场去,为战斗力建设贡献属于一名军医的力量。她说:“当我们知道根在哪里的时候,即便是一片叶子,也知道飘的方向以及落地时的姿态。”

21天,变化也许没有想象中的大。但有些种子已悄然播下,有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对于这群毕业学员来说,成长仅仅是开始;对于这家医院来说,塑造明天的军医,也同样仅仅是一个开始。

不一样的成长,需要不一样的“配方”

■解放军总医院院长 任国荃

此轮国防和军队改革持续深化正在为这支军队带来源源不断的红利。新组建的解放军总医院,迎来一大批从院校直接毕业的学员,正是改革强军“红利”图景的一帧画面。

只有让这些未来军医迅速提高第一任职能力,尽快成长起来,我们方不辜负这份“红利”,方不辜负新时代赋予解放军总医院的职责使命。

不一样的成长,需要不一样的“配方”。如果说治病救人考验的是军医们的医德医技,那么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军医,考验的则是军队医疗机构开出的培养“配方”。

强“元气”——军医当有一颗“红心”,坚守从军行医的初心本色。这批年轻军医不仅是国家医疗健康事业的建设者,更是军队卫勤事业的接班人。因此,我们必须从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中汲取精神营养,强化他们的忠诚担当,帮助他们牢固树立“大健康”、“全维卫勤”和“与士兵同在”的理念,让他们自觉坚守从军行医的初心本色。

特约 · 中国军网 荒漠中他们倔强守望,胸怀一个绿色梦想 上一页 1 ... 7 8 9 10 下一页

养“和气”——军医当有一颗“仁心”,恪尽服务病患的职责使命。当今社会医学科技迅猛发展,现代化的诊疗设备和药物层出不穷,不断刷新我们对现代医学的认知。但无论科技如何发达,医学永远是直接面对生命的职业。生命需要温度、更需要关怀,医疗科技无法代替医者仁心,一个合格的军医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需要高尚的医德。在年轻军医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要厚实他们的人文底蕴,时刻敦促他们扣好职业道德的第一粒扣子,提醒他们始终牢记“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医学誓言,坚持“姓军为兵、官兵至上”的服务宗旨,让自己的从军行医之路走得更有尊严、更有价值。

壮“底气”——军医当有一颗“匠心”,锤炼全面过硬的素质本领。“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经验科学,需要终身学习、实践和总结。医学知识日新月异,医疗服务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服务对象只有满意没有满足。我们要营造有利于年轻军医成长成才的学习环境,让大家心无旁骛、刻苦钻研、努力工作,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成才成器。我们还要创新机制、打通路径,让年轻军医在工作实践中修炼医者“匠心”,临床需要什么就学什么,部队需求什么就研究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更贴近世界医学专业最前沿,更贴近基层部队和战场最前沿。

遇见改革强军新时代,是这一代年轻军医最好的成长礼物。或许他们明天的道路会遇到更多的挑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配方”将永远伴随他们茁壮成长。不辜负他们的成长,我们才真正不辜负这个时代。

特约 · 中国军网 荒漠中他们倔强守望,胸怀一个绿色梦想 上一页 1 ... 8 9 10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