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综合体育 >电子竞技 >皇室战争 >正文

重庆:体育产业如何“乘风起舞”?

2020-01-01 01:59    

9月17日,2018第十五届中国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2018中国山地户外运动系列赛)开赛。新华网 李相博摄

新华网重庆9月20日电(邵以南)“培育产业生态,应着重落实在消费方式和内容上,毕竟市场是检验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能盈利才是真‘风口’。”

9月19日晚,西南大学体育学院教授、世界华人体育管理协会常务理事黄晓灵对新华网表示。2天后,他将现身2018重庆体育产业博览会(体博会),参加2018重庆体育产业论坛。

举办体育产业综合性展会,在重庆还是第一次。体育产品展示展销、体育产业交流交融、观众互动体验3大内容板块,也构成了办展的主要动机——进一步激发当地全民运动热情,促成体育消费,并为更多市场主体进入重庆搭建便捷渠道。

“对于体育产业起步较晚的重庆而言,体博会将是一例颇具价值的观察样本。”黄晓灵说。

体育产业固然遵循一般产业门类的普遍规律,但其固有的社会公益属性亦决定,全民运动意识觉醒,是产业价值持续释放的基础。

根据国家《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到2020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

具体到重庆,截至2017年,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已达到43.78%,市民体质抽样合格率92.7%,这两项指标在全国都名列前茅。当地区县先后建成一批全民健身设施,公益性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实现了全覆盖。

国家发改委预计,到今年底,我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超过1%,体育消费近1万亿,体育产业机构数量与去年相比增长超过20%,吸纳就业人数超过440万人。相较于发达国家,这些数字均具有巨大提升空间。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