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育儿 >正文

临产三个月,妈咪必须要知道这几件事

2018-03-21 20:16    

临产是孕妈咪期待已久的时刻。为了这一朝分娩,好学的妈咪们可能在心理和生理上都经过了一个飞速的成长期。但很多人毕竟是第一次经历分娩,临产三个月,在衣食住行几个方面妈咪们要注意。

【衣】

1.要穿比较宽松的衣服,建议选择孕妇装。最好穿着棉质、吸汗的衣服。

2.许多孕妇的腿部在怀孕后期都会水肿,通常小腿水肿的程度会比大腿更严重,可穿弹性袜来改善水肿的情形(弹性袜穿小腿袜即可,不用穿裤袜,以免过于闷热)。发现水肿时,只要测量血压正常,医生确认并非子痫前症或妊娠高血压,就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产后水肿的情形会自然改善。

【食】

1.肚子变得比较大了,肠胃皆受到压迫,导致部分孕妈妈每次用餐时,一次能够吃得下的食物比较少。建议别刻意吃太多食物,最好少量多餐分几次吃。另外肠胃蠕动也变慢,导致排便不顺,建议多吃蔬果、多喝水。

2.铁质的摄取量要增加。怀孕血量增加,血红素也必须增加,而血红素的主要构成成分为铁质,所以铁质摄取必须增加,以免贫血。怀孕初期、中期建议每天摄取铁质15毫克即可,第三孕期则是每天建议摄取45毫克,除了现阶段的使用需求以外,亦可储存在胎儿体内,供给出生后6个月内使用。可多吃深绿色蔬菜以摄取铁质。

3.因为胎儿的骨骼发育需要钙质,如果钙质不足,第三孕期的孕妈妈也比较容易抽筋,所以建议多补充钙质。孕妈妈建议每天摄取1,000毫克的钙质,低脂鲜奶、起司、深绿色蔬菜、豆腐等,皆为钙质的来源。

4.怀孕中期与后期,每天可增加300大卡热量与10克蛋白质(不过这个原则仍会依据孕妇个别的体重增加情形、健康状况与活动量而有所调整)。

5.子宫顶到胃,胃食道逆流的程度可能更严重,建议吃完饭后别立刻躺下来,可以坐着休息或稍微散步一下,帮助食物消化。

【住】

1.保持室内环境通风与整洁,冬季如果碰上雾霾天建议全天候开启空气净化器。

2.尽量避免熬夜。

【行】

1.外出时要穿防滑平底鞋。

2.怀孕少骑乘摩托车或者助动车,无论是自己骑或是被别人载皆不宜。因为肚子比较大,有突发状况会难以平衡。

3.应考虑家与生产的医院之间的距离与交通工具。万一实在没办法或来不及,孕妇阵痛时,可以叫救护车。

4.怀孕后期少出远门。

不适症状与缓解方式

怀孕后期的不适症状有很多,以下列举各部位的常见不适症状与缓解方式:

1.眼睛:怀孕身上的水分与血液增加,连眼睛的水分都会增加,配戴隐形眼镜时可能会不太舒服,建议尽量减少配戴隐形眼镜的频率,或是改配戴框架眼镜。

2.牙齿:口腔保健很重要。怀孕因身体的荷尔蒙改变,牙龈增生,比较容易卡食物。有文献报告指出,口腔卫生没做好、刷牙没刷干净,甚至可能会早产,因此应该做好口腔保健并勤刷牙。

3.乳房:乳腺发育,乳房尺寸变大,建议穿合适尺寸的孕哺内衣,并注意初乳分泌时的乳头清洁。

4.肺部:因为子宫顶到横隔膜,肺部呼吸会喘,有些孕妇可能有“好像吸不到空气般”的感觉,但其实仍然可以吸得到空气,不用太担心。

5.肠胃:如果排便不顺,应多吃蔬果、多喝水,并保有适度的活动量;如果胃食道逆流,则应少量多餐,吃完不要立刻躺下。

6.腰部:肚子大,容易腰酸背痛,应使用托腹带。平时保持正确坐姿、背靠椅背(或坐着时在背后垫一个小枕头)。

7.耻骨:许多孕妇在第三孕期都会感到耻骨疼痛,这是因为胎头下降压迫所致,无论是冰敷或热敷都不太能够缓解,只能多休息,产后就会好。有些孕妇会以为“耻骨痛”表示“可能快生产了”,其实两者之间并无直接关联。

8.腿部:腿部的水肿是很常见的现象,适度抬腿、穿弹性袜、按摩腿部,都有助于稍微改善。

9.腹部外观:许多孕妇在怀孕中后期,肚皮都会出现妊娠纹,也会出现一条妊娠中线(俗称母子线)。前者是因为皮下组织的胶原蛋白纤维跟不上肚子变大的速度因而断裂,建议擦妊娠霜;后者则是因为荷尔蒙的影响、色素沉淀,使妊娠中线变得比较明显,产后会自然退色。有些孕妇则会发现自己的肚脐凸出来,这是因为子宫变大,将肚脐顶出来,产后亦会自然恢复,不用太担忧。

是不是快生产了?

怀孕后期一定要注意产兆。产兆包括破水、落红、规则阵痛。

破水:一旦自然破水,无论怀孕周数为几周,务必安排卧躺并立刻就医,医生通常会安排立刻住院;有时候则是因为产程迟滞、或是胎头的位置太高,没有卡住骨盆腔,可能需要人工破水。

落红:落红多久后会生产不一定。1天~1周生产皆有可能,初产妇的变异性比较大。

规则阵痛:当经产妇的子宫收缩、阵痛频率变得规则,即可去医院;初产妇则是建议10分钟阵痛一次就要去医院,不要等到10分钟阵痛3次快生了才去医院,仍有必要考虑车程等交通时间。

※如果是频率不规则的阵痛,就不属于产兆。通常怀孕8、9个月就可能开始有假性阵痛,假性阵痛除了阵痛频率不规则的特征以外,另一个特征是坐着或躺着稍事休息后,阵痛会获得缓解;属于产兆的规则阵痛,则是即使休息也不会缓解疼痛感。

孕妈妈经过了漫长艰辛的十月怀胎,终于等到一朝分娩,看到宝宝平安健康出生,本想可以卸下身上的担子了,但这个时候放松下来,还有些过早。产后第一天对妈妈来说也是比较重要的,不仅会容易出现意外,处理不当还会影响妈妈以后身体的恢复。

所以,妈妈在产后一定要做对这6件事。

1、观察出血量

有些产妈妈因为羊水过多,或是产程较长等原因,而引起产后出血。一般来说,产妈妈在产后一个小时还是会出血,但是出血量会逐渐减少,颜色也会逐渐从暗红色变为褐色,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大约是在40天左右。所以,这个阶段的产妈妈,应仔细观察出血量,准备好一次性短裤和产妇卫生棉,并且要每天更换,保持洁净,如果发现出血异常,应及时找医生就诊。

2、有充足的休息

分娩的过程是比较辛苦的,对妈妈身体和精神,都会有不少消耗,所以,分娩后的妈妈,应好好休息,保持体力,这样接下来,才能更好地照顾新生的宝宝。

3、尽快排解小便

不管产妈妈是用何种生产方式,产后第一次排便都会是比较痛苦的,但是产妈妈也不能因为痛苦而强忍着,不去厕所。因为产后尽快排便,能够防止产妈妈,因为尿路感染而引起并发症。所以,产妈妈应在产后8小时内排便,而大便则在数天后。

4、尽快母乳喂养

妈妈在产后,应尽快进行母乳喂养,一方面有利于宝宝的健康发育,另一方面,也能够刺激产妈妈分泌出更多的乳汁。

5、适当的食物补充

顺产的妈妈可以早些吃点东西,剖腹产的妈妈则要等到排气后再吃。就算产后没有胃口,也要喝点水,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6、注意身体的清洁

有老一辈的人认为,产后不能洗澡,不能见水,但是产后妈妈身体比较虚弱,免疫力较低,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所以产后妈妈应保持身体的洁净,刚分娩的前几天,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沾上温水擦拭身子,但也要注意保暖,小心着凉。

如何科学看待月子中的百般禁忌

1.长时间静卧会引发诸多健康问题

传统观念认为产妇应该长期卧床休息,这样才有利于恢复身体,事实上除了那些医生特别叮嘱要静养的产妇之外,普通产妇在产后24小时就可以在床上靠着坐起来,第三天就可以下床行走。

长时间卧在床上不活动会引发诸多弊端,可能会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盆腔底部肌肉缺乏锻炼从而导致子宫、直肠、膀胱脱垂,而且还不利于腹部肌肉收缩力的恢复、产后恶露的排出。

2.吹风并不是导致“产褥热”的主要原因

传统观念认为产妇不能吹风,全身上下都应该包裹完全,门窗紧闭,否则会导致“产褥热”(产后风)。事实上,引发产褥热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吹风,而是藏在产妇生殖器官里的致病菌,产前检查消毒不合格、产褥卫生不到位都可能导致产褥热。

产妇不能吹风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产妇卧房应该保持空气流通,通风换气能够避免产妇和宝宝患呼吸道感染。如果夏天还紧闭门窗的话,还可能会导致产妇中暑。

3.月子期间饮食应该多样化,可以适量吃盐

传统观念里产妇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并且忌口,牛肉、羊肉、鱼虾类都不能吃。这种说法也并不完全准确,产妇的饮食应该多样化,只吃一两样无法满足产妇的营养需求,而且吃的太单调也不利于分泌乳汁。

另外,饮食清淡也并不意味着一点盐都不放,产后排汗量大,乳腺分泌旺盛,是需要及时补充水和也分的。所以产妇可以适量的吃盐,不要过量就好。

4.鸡蛋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

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人体也比较容易消化,但是注意不要吃的太多,不然营养吸收不了,还会引发消化问题。

5.月子里也要刷牙,建议每次进餐后漱口

产妇进餐次数会比较多,食物残渣留在口腔里的机会也会更多,口腔感染也可能导致产褥感染。所以产妇在月子里应该每天早晚都刷牙一次,每次吃完饭后最好都能漱一下口。

6.腹部不能放任自流。

很多新妈咪听人说,生完宝宝以后,肚子会自动回复到孕前,不用在意。实际上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腹部就是最容易长赘肉的地方,更别说产后妈妈们了。

每个妈妈们都得经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怀宝宝期间胎儿不断长大,把母体的子宫撑的变形,五脏六腑全部移位!一朝分娩盆骨大开,那么宝妈们的身材会怎样呢?即使你可以恢复到孕前体重,也恢复不了孕前身材,尤其是大肚子,是让很多产后妈妈们头疼的问题。所以不管是剖腹产还是顺产都是很有必要束缚的。产后最少1~2个星期要进行骨盆收紧。

6个月内对骨盆进行收紧是最理想的。恢复到原来到坚硬程度也需要6个月的时间。对于产后的新妈妈来说,产后束缚腹部能够防止内脏下垂,帮助子宫复旧,也能够对体型的恢复有帮助。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