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旅游 >正文

无与伦比的萨尔茨堡音乐节——“奥地利音乐节之旅”第三乐章

2018-03-22 22:14    

8 月 21 日,我们离开瓦豪河谷,奔向音乐圣城萨尔茨堡。为期 11 天的“奥地利音乐之旅”进入到高潮:2107 年萨尔茨堡音乐节正在举行,全世界的古典音乐名流先后聚集这里,我们将欣赏四场最重要的音乐会和歌剧。

从帕特小村出发向西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萨尔茨堡。入住酒店,打开房门那一刻,我的心再一次被融化了:房间的地毯上印着莫扎特的手稿。这是让我们每天在音乐中入梦啊。

来不及细细打量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只是远远眺望了一下高高伫立在山巅的古堡,甚至在穿过美丽的米拉贝尔宫时都没有停下匆匆的脚步,就径直奔向了莫扎特音乐协会的音乐厅。音乐厅与莫扎特音乐与戏剧艺术大学(Mozarteum)的老教学楼连在一起,在音乐会开始前,我们先走进萨尔茨堡这座著名学府一探究竟。

Mozarteum 名气很大,在从这里走出去的众多优秀的音乐大师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如雷贯耳,他就是指挥帝王 —— 赫伯特·冯·卡拉扬。卡拉扬 8 岁进入这所大学学习,在校期间他的作曲老师鲍姆加特纳发现了他的指挥家天赋,鼓励他专习指挥,从此成就了一代宗师。

临近傍晚时分,教学楼内已经十分安静。一楼大厅的墙壁上镌刻着这所高等艺术学府建立之初的捐赠者姓名,楼上隐约传来的琴声告诉我们,还有学生仍在刻苦用功。轻轻地我们穿过这座三层的教学楼,来到后面窄小的庭院,几级石阶通向一个灰色的小门,小门紧锁着。雪枫师兄告诉我,那后面就是莫扎特的“魔笛小屋”。1791 年,在莫扎特生命的最后一年,剧院经理席坎内德租下了这间小屋给莫扎特专心创作歌剧《魔笛》,这间小木屋是从维也纳迁移过来的。

对我来说,萨尔茨堡就是音乐圣城。更何况今天的第一场音乐会,是由英国指挥大师诺灵顿指挥萨尔茨堡室内乐团演奏海顿交响曲的音乐会。萨尔茨堡室内乐团由卡拉扬的老师鲍姆加特纳创立于 1951 年,是莫扎特音乐协会音乐厅的驻场乐团,也是萨尔茨堡音乐节的主力军,成员均为 Mozarteum 的师生,在世界室内乐团中无论是水准还是名气,都名列前茅。

© 李印白

诺灵顿大师是古典音乐本真运动的领袖之一,是神一样的存在。他曾于 1997 年至 2006 年任萨尔茨堡室内乐团的艺术指导。尽管今年已 83 岁高龄,但在指挥台上依然举重若轻、潇洒自如。在诺爷的指导之下,乐团超炫发挥,凝重时泰山压顶,轻巧时气若游丝,迅疾时疾风落叶,骤停时万马齐喑。海顿的交响曲被诺爷“玩”出了新年音乐会般的感觉,每个乐章结束,他都会转过身来,诙谐地向观众示意,“可以鼓掌了”。而观众也如梦初醒般地会心地欢笑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完全颠覆了时下欣赏古典交响曲时的礼仪习惯。但是细想起来,却又是那么的合情合理。在海顿那个年代,交响曲的四个乐章并不一定是连续演奏的。即使在贝多芬时代,交响曲的乐章之间仍然可以鼓掌,而且甚至可以任意“安可”某个乐章。

诺灵顿在乐团的声部安排上也力求回到作品产生的那个时代,他让弦乐器组在舞台的中央坐下,而将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安排在弦乐组的两边站立着演奏。即使我认真听了多少次海顿《第 87 交响曲》和《第 101 交响曲“时钟”》,今晚的我感觉就如同第一次聆听。我睁大眼睛,甚至不敢眨眼。他的诠释完美地表现了海顿交响曲的诙谐与幽默,这理应成为我终身难忘的音乐感受。对此除了感觉幸运之外,就只有浮一大白了!

▼ 诺灵顿指挥海顿《第 101 交响曲“时钟”》

Adagio_Presto

Roger Norrington - Haydn : Symphonies Nos. 99 - 104

Andante

Roger Norrington - Haydn : Symphonies Nos. 99 - 104

Menuet

Roger Norrington - Haydn : Symphonies Nos. 99 - 104

Vivace

Roger Norrington - Haydn : Symphonies Nos. 99 - 104

第二天一早,天色蒙蒙亮,我和雪枫师兄与同行的印白兄一起,踏着晨曦,七拐八拐地在老城的街巷中穿行,寻找登上卡普吉纳山的石径。卡普吉纳山与萨尔茨堡古堡隔河相望,是拍摄古堡和老城的最佳位置。从这里望去,萨尔察赫河由南向北将城区分为东西两半,河西是老城区,教堂尖项林立,屋舍俨然,雄居于修士山顶的雪白的古堡在金色朝阳下熠熠生辉,像一位威武的、俯瞰着脚下阵营的将军。古堡背后是含烟如黛的阿尔卑斯山脉,高耸的翁特斯山如一把出鞘的利剑刺向苍穹。

从卡普吉纳山下山前,我们转去了茨威格小路,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故居就在卡普金纳尔山小教堂的下面。沿茨威格小路朝山顶方面走不远就是莫扎特纪念碑。纪念碑上的铜铸莫扎特胸像,是最早的一尊莫扎特雕像,最初安置在“魔笛小屋”门前,后移至此处。莫扎特雕像昂首挺胸,若有所思,远远眺望着萨尔茨堡古堡。

天色大亮,我们开始了这一天的萨尔茨堡老城游。我们先去了位于萨尔察赫河东岸的米拉贝尔宫,这座十七世纪初建造的宫殿今天已经成为了萨尔茨堡市政厅。一推开大门便是通向三楼的大理石楼梯,楼梯护栏上高低错落排列着 20 多个胖嘟嘟的光腚小天使,他们淘气地正在从楼梯护栏上滑下来,萌态可掬。二层的大理石厅装饰得十分华丽,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婚姻登记仪式。据说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对的新人都会选择在这座大厅中注册结婚,大理石厅因此成为了浪漫与爱情的见证。

米拉贝尔宫的花园精致而美丽,由鲜花组成的曲线在花园里铺开,造型生动的飞马雕塑在喷水池中展翅欲飞。这个场景我相信大家都在美国影片《音乐之声》中见过,当那首著名的《哆来咪》接近尾声时,那个左右有两只独角马的阶梯,也就是大家经常提及的“哆来咪阶梯”就在米拉贝尔宫的花园中。

▼ 《音乐之声》- “哆来咪”

Do-Re-Mi

Julie Andrews;Charmian Carr;Heather Menzies;Nicholas Hammond - The Sound of Music - The Collector"s Edition

出米拉贝尔宫,往萨尔察赫河信步而去,沿河观赏萨尔茨堡老城更加俊美。在横跨萨尔察赫河的马卡特人行桥的桥头,就是卡拉扬在萨尔茨堡的故居。这是一座四层五间的白色小楼,楼前是与真人大小一致的卡拉扬铜像,他手执指挥棒,凝神注目地打着拍子,瑰丽雄壮的音乐在指尖流淌。

马卡特桥上挂满了同心锁,恋人们把刻着自己姓名的锁锁在桥栏上,遂把钥匙投入萨尔察赫河,以示真诚相爱、永不分开。如今萨尔茨堡市政府已经在开始劝说人们不要这样做,因为桥上的挂锁加起来重约数吨,马卡特桥已经不堪重负了。再说,真地相爱的人其实也未必需要同心锁来锁住一切。

© 李印白

跨过比肩接踵的马卡特桥,穿过一个过廊,就是萨尔茨堡最重名的粮食街。这里原来确是交易粮食的地方,如今已经是一条商业步行街。街道几百年来一直保持原样,就连商铺的招牌也必须做得和以前一样,只能用铸铁打造。就算是国际大牌的企业,例如麦当劳到此,也只能委屈地挂一个小小的 “M”。

粮食街上最著名的景点是莫扎特出生的那幢楼房,如今已经是莫扎特博物馆,来音乐圣城朝圣的我们自然不能错过。遗憾的是里面不让拍照,我们只能把看到的一切都尽量印在脑子里。博物馆中珍贵的资料有很多,其中经常被人们提起的是那一绺“莫扎特的头发”,惟其真伪众说难辨。沿粮食街前行,会经过莫扎特咖啡馆,据说莫扎特的老爹列奥波德经常会带小莫扎特到这里来喝咖啡、吃早餐。粮食街上还有一座舒伯特咖啡馆。1825 年 8 月,舒伯特与好友、宫庭歌唱家约翰·米歇尔·富格尔一起作为商人鲍恩凡德家的客人,曾经在这里小住。我们也在此歇脚,喝一杯咖啡,追思一下先贤。

粮食街的尽头就是莫扎特广场,这里矗立的莫扎特立像应该是全奥地利最大的一座,而且据说形象也最接近其本人。莫扎特广场旁边就是萨尔茨堡博特馆,丰富的馆藏文物,向参观者讲述了这个古老城市的沉浮兴衰。博物馆中最有特色的纪念品是盐。因为萨尔茨堡的原意就是“盐的城堡”,这里的山中确实以出产矿盐而著称。萨尔察赫河顾名思义,就是“咸水河”的意思了。

接着,我们来到规模宏伟的萨尔茨堡大教堂。走进这座辉煌的巴洛克式教堂,左边有一个巨大的洗礼池,这个洗礼池已经有700年的历史了,莫扎特出生时就是在这里进行的洗礼。大教堂内有五座管风琴,这是奥地利拥有管风琴最多的教堂,最大的一座管风琴在教堂大门内的上方,另外相对较小的四座,分别在圣坛前面的四个廊柱上。莫扎特在为大主教服务时,经常使用的是靠近圣坛右侧的那架管风琴。

参观完大教堂,我们就要准备当晚的音乐会大戏了。这是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演的一部重头戏,亨德尔的歌剧《阿里奥丹特》。这是一部并不经常上演的巴洛克歌剧,我们能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欣赏到它,真是百年一遇的超级好运气。更加让人兴奋不已的是,演出的阵容也是世界顶级的大腕儿,剧中的男主人公阿里奥丹特由意大利著名女中音塞西莉亚·芭托莉担纲,女主吉内芙拉的饰演者是凯瑟琳·琉贝克,反面人物阿巴尼公爵波林尼索的演唱者是当今世界上珍稀的假声男高音克里斯托夫·杜马赫,而炙手可热的男高音比亚宗也只能在这个剧中演个配角。

▼ 亨德尔《阿里奥丹特》序曲

Overture: Allegro - Adagio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 Handel: Ariodante、

© 李印白

歌剧《阿里奥丹特》在莫扎特剧院(Haus für Mozart)上演,它的制作水平无法言喻,简约而不简单,背景墙的开合升降巧妙地转换着室内外的场景,前奏曲、间奏曲和舞曲段落配上了舞蹈表演,而这些舞蹈融合了现代舞和巴洛克风格的宫廷舞,实在是太穿越了。

Prelude (Notte con lume di luna)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 Handel: Ariodante

乐队和指挥的表现更加令人难忘。摩纳哥大公音乐家合奏团(Les Musiciens du Prince - Monaco)于 2016 年春在歌唱家芭托莉的倡议下成立,在欧洲都算不上声名显赫,指挥家吉安卢卡·卡普阿诺(Gianluca Capuano)也很年轻。但就是这样一支乐队,将亨德尔的巴洛克风格的音乐演奏得精致又华丽,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

Allegro

English Chamber Orchestra - Handel: Ariodante

歌剧散场后我们久久不能平静,回首来时路,夜晚的萨尔茨堡亦幻亦仙,灯火晖映着修士山上的古堡,如同天上的宫阙,河水也映射得色彩斑斓,宛如彩练转绕着古城……

文/王岳龙

摄影/李印白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