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中国足球 >正文

先有巴顿,后有郭全博,国安青训为何能逆袭?

2020-01-13 14:51    

本文预计阅读时间:2分钟

郭全博被希丁克相中进入U21国青,并很可能出现在荷兰拉练的主力阵容里面,这应该是小郭第一次代表国字号比赛。可以说,没有任何留洋背景,没有国字号经历,小郭这次入选国青队,绝对是个逆袭。

其实不难发现,国安青训出来的球员里,像小郭这样的并不少。比如这次入选55人集训营的巴顿,此前也没有什么国青队或者海归背景,但后来凭借自己联赛中的表现,入选了国字号。

为何国安青训的球员,总不受国字号待见,但最后去往往能够在职业赛场上立足?而那些国青队的常客,最后反而不如国安青训球员呢?

其实说白了,就是国青队选材一直存在问题,任人唯亲的情况特别明显。某一个新教练上任,马上就会换一批新球员。像国安青训的郭全博、巴顿这种球员,第一没有在海外效力的经验,第二没有国内优秀青训的台阶,自然会让很多教练遗忘。

比如郭全博,这次要不是希丁克执掌教鞭,已经在中超豪门打上主力的小郭,恐怕还是要待在家里报国无门,反而看着那些在中超中甲预备队的所谓“国青门神”在场上拙劣表演。

国安的青训球员能够逆袭成功,首先还是跟球员的能力分不开,小郭也好,巴顿也好,其实力在同年龄段中都是佼佼者。这也说明国安青训还是很能够培养人才的。

另外,巴顿和郭全博身上都有一些特质,这是那些所谓的海归球员没有的。他们对于比赛的专注度非常好,在球场上的执行力很出色,心里素质也非常稳定。

说白了,巴顿和小郭场下训练老实努力,场上认真执行教练战术,而且不怯场,比赛的气质特别好。有股子那种“爱谁谁”、“就是干”的拼劲。这其实也算得上是国安青训球员的一种优势,而这种优势也是国安精神的一种传承。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