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科技 >正文

30岁娃哈哈,25岁康师傅……食业的巅峰与失利,创变与新生!

2018-03-25 22:47    

此文来源于:食业家 2017年是特殊的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节点上,72岁的宗庆后领着娃哈哈跑了30年,63岁的魏应州也陪伴康师傅走到第25个年头。娃哈哈与康师傅体量相当,都曾创造了中国食业的神话,纵观它们几十载食业风雨,巅峰与失利经历了哪些?巅峰时代

01康师傅,方便面代名词

在中国,康师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当年的康师傅以106亿包的年销量被称为“中国面王”,同时也成为了世界上销量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商之一。

1992年魏氏兄弟回台湾四处筹钱、员工认股投资,在天津设厂,开了第一条泡面生产线。泡面一出,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当时天津第一条生产线一个月只能生产十几万包泡面,供应天津及附近市场都不够,但是有一位厦门的经销商专程飞到天津住了一个月,每天跑到总部要订泡面“当时只要拿到提货单,走出大门就有人抢着用现金高价收购。”真是不可思议!

自康师傅生产出第一碗红烧牛肉面以来,“康师傅”就成为中国方便面的代名词,先后在全国13个城市共建立了114条方便面生产线,日产方便面达2.5亿包,年销售方便面65亿包,平均每个中国人一年要吃掉5包,市场占有率47%,是不折不扣的“中国面王”。

1995年,“康师傅”开始在天津开发区生产糕饼;1996年,开始在杭州生产饮料。如今,这两大事业群分别拥有4个工厂21条生产线和13个工厂82条生产线,与方便面共同构成“康师傅”的三大支柱,遍布国内13个城市,拥有员工近4万人。

1996年“康师傅”在香港成功上市,其股票在2002年进入香港股价增值最佳前三甲。同年,顶新国际集团并购德克士开始涉足餐饮连锁行业,如今已拥有“德克士”西餐、“有乐和食”拉面、“牛乐亭”烤肉三大品牌,仅“德克士”在全国就已有店面逾2300家。1998年,顶新集团并购台湾味全公司,康师傅获得经营管理权。

随处可见的康师傅品牌产品几乎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魏应州也离自己创建商业王国的目标越来越近。

02娃哈哈,联销体帝国

宗庆后在20世纪80年代从代销汽水和冰棒开始白手起家,靠着儿童营养液缔造亿级销售神话,30年来搭建了一个庞大的食品饮料集团。

在国内乳品市场上,娃哈哈营养快线这款单品销售额过百亿元,横跨乳品和饮料两个行业,10多年来一枝独秀,创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神话。2011年,营养快线销售总量突破了150亿元,2013年又突破了200亿元,数度创造了国内饮料行业单品销量的奇迹。

颠峰时期娃哈哈能取得800亿元销售额,其联销体渠道模式功不可没,几乎把快消品渠道模式玩到了极致,其押仓、预付款、广告轰炸三板斧看似普通,其实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些平淡无奇的技巧被娃哈哈玩得炉火纯青。

联销体将经销商和工厂捆绑在一起,充分调动经销商的积极性,使其全心全意销售娃哈哈的产品。据说娃哈哈每推出一个新品,能在3天时间铺满全国所有的渠道终端,速度之快可见一斑。

▲1992年宗庆后从上城区委手中接过10万元奖金时哭了(重奖经济开拓者)

2012年的经销商年会上,来自全国的经销商一起欢呼“娃哈哈万岁!宗老板万岁!”的场面着实壮观。而“联销体”模式也自然而然被捧上了天,还被美国哈佛商学院作为唯一引用中国渠道创新的案例。

这年宗庆后梅开二度,问鼎中国内地富豪榜首富宝座后,其定下了2014年销售额的千亿目标!2013年前:丰功伟绩

01 康师傅“现金牛”变“瘦”

作为“世界方便面大国”,中国方便面销量在2007年达到巅峰,接近500亿份。但在2012年后,中国方便面销量出现连续下滑。中国方便面大会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方便面总销量362.49亿份,较上年下跌8.54%;销售额490.91亿,较上年下跌6.75%。

伴随着中国方便面市场销量的下滑,康师傅销售额在2013年以后出现了拐点。单从方便面业务板块来看,2014年销售额同比下跌4.49%,直到2015年下跌速度扩大至12.69%。

师傅方便面这一头“现金牛”逐渐变“瘦”,从客观上来说,受到方便面市场衰落的影响。就康师傅本身而言,销售渠道的沉没成本、产品的差异性不够以及对于替代品的反应略有滞后,都是导致“现金牛”变瘦的原因。这家承载着一代人回忆的方便面企业,其实很努力,只是时代不争气!

02 娃哈哈“跨界”之伤

然而,2014年是娃哈哈业绩最差的一年,整体销售额下降7%,对于娃哈哈而言,7%就意味着56亿的损失,而2015年下滑10%。

2002年娃哈哈多元化经营元年,进军童装市场时,宗庆后扬言:“娃哈哈童装三个月内组建2000家加盟连锁店,年销售额突破十亿元。”十年后,娃哈哈童装公开销售额只有两亿元。

2010年,爱迪生奶粉最初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宗庆后为其确定的目标是,要在创立两年时间内达到十万吨的销量、100亿~200亿元的销售额。如今,这款原装进口奶粉离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

曾担任宗庆后四年贴身营销秘书罗建幸也说,娃哈哈业绩持续下滑的原因有偶然更有必然,如果没有多元化经营分散了宗庆后及管理层的时间和精力,近年娃哈哈的饮料主业肯定会做得更好。

此外,受网络谣言的负面影响,不仅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利影响,更让娃哈哈损失不计其数。消费升级下的消费观念转变巨大,主力消费群更替换代,包装和品牌正在接受市场考验。

不过宗庆后也曾乐观的表示,虽然业绩有所下滑,但是再次反弹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我这个人心态比较好,碰到困难、碰到周折,过去就是了。”新的时间节点,新的时代生机

4月,娃哈哈帝国“陨落”消息铺天盖地,而这一切的源头在于娃哈哈没有完成千亿目标,而且实业寒冬下娃哈哈近几年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可是,娃哈哈巅峰时的780亿是神话,如今的600亿体量就陨落了吗?近年来,娃哈哈遇到了转型瓶颈:一个客观的事实,饮料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排名前五的饮料企业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份额,任何一家企业想要获得高速的发展都很困难。

回顾6月,康师傅售卖5家饮品公司,力图让企业变“轻”的举措,让媒体议论纷纷。甚至有人认为,康师傅水土不服、业绩下滑,要“跑路”了。对传统企业来说,售卖资产或许要“完蛋”,但对于一个年销售额在574.4亿(2016年数据)企业水土不服,未免过于简单。8月21日,是康师傅成立25周年的日子,这一天,康师傅公布2017半年业绩报,业绩出人意料大涨。半年收入285.68亿元,净利润大涨54.59%至7亿元,其中方便面、饮品净利润涨幅分别达到33.54%、33.54%,康师傅半年净利润已经远超统一去年全年所赚的6.073亿元。就在全行业唱衰方便面,不看好康师傅之际,它用实力回击了一切质疑。

娃哈哈和康师傅从创业以来能够迅速成长并长期保持行业龙头地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一直奉行"小步快跑"战略,始终做到领先对手半步,依靠不断创新保持竞争优势。

娃哈哈和康师傅这样的食品巨头,一直是行业和媒体关注的对象。在经济寒冬下,实体经济确实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哪怕是巨头也不能幸免。像娃哈哈和康师傅这样百亿级体量的食品企业,经历了发展巅峰和低谷,但它们依然是各个品类的领头羊。发展中出现问题不可怕,发展中的问题在发展中解决。

近年来,娃哈哈和康师傅不断推陈出新,它们从未停止过转型升级的探索。新时期,娃哈哈布局无人售货机、在300亿瓶身打广告、加码新零售等;康师傅产品升级、优化通路改革、探索新零售等也都在稳步进行着。它们依然是食业的开拓者和先行锋,这两个巨人在新时期依然小步快跑着。对于未来,请给这些实业坚守者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中国食品行业30年辉煌不易!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