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际 >正文

与中国"北斗"争夺市场 日本版GPS宣称6厘米精度

2018-03-27 19:30    

图:全球卫星导航领域呈现诸侯并起的格局,中美俄欧日五强争雄

稳定在“一超三强”格局多年的国际卫星导航系统俱乐部GNSS,今年闯进来一位新的搅局者。

目前运行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分别是美国GPS、欧洲伽利略GALILEO、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和中国北斗COMPASS。目前美国以约30颗卫星覆盖全球,而中国也计划到2020年达到35颗卫星的规模。

美国的GPS原本是军事用途,一直用于部队的部署等方面。在安保领域,位置信息变得愈发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也逐渐离不开使用位置信息,因此建立自主卫星定位系统的动向正在欧洲和中国等扩大。

日本正是因此才试图在依靠美国GPS的同时,决定建立自己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

8月19日,三菱重工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用H2A火箭成功发射了“引路”3号导航卫星,力争构建日本版的全球定位系统(GPS)。

图:日本成功发射“引路”3号导航卫星

这是今年日本导航卫星的第二次发射。按照计划,今年秋季将发射第4颗“引路”卫星,并计划在2023年前实现至少7颗卫星的格局。 如果成功,将始终保持有不少于两颗卫星在亚洲地区的正上方飞行,能24小时使用数据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分析认为,由于民间利用精准位置信息的服务加速,日本政府将在2020年度前后全面启动日本技术的海外市场拓展,瞄准东盟和澳大利亚等市场,与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争夺客户。

据日本经济新闻此前报道,日本科学技术相松山政司曾表示,“这是日本向亚洲推销相关系统的机会”。日本政府将在海外提供采用日本版GPS的民间技术和服务,以扩大相关设备的出口。设想的用途包括为修路时感知道路凹陷、自动驾驶建筑机械等,还可用于灾害发生时的信息共享和确认安危。

图:日本引路号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用

据悉,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在亚太地区投入使用,目前部署了约20颗卫星,并计划到2020年前后覆盖全球。

俄罗斯的“Glonass”和欧洲的“Galileo”等卫星定位系统的构筑也在全面进行。印度截至2016年发射了7颗卫星。

日本版GPS拟以6厘米的高精度开拓市场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日本“引路号”卫星虽然在规模上不及中美等先进国家,但日本希望通过误差仅为6厘米的高精度实现逆转。

据称,利用日本版GPS的话,现有GPS产生的10米的误差将得到改善。通过与现有的GPS的并用,即使在大楼和山谷间,也能实现误差最小6厘米的高精度定位信息,这就使提供此前所没有的服务将成为可能。

如果日本版GPS的接收器得到普及,追踪每一辆车,就能掌握每个车道的车流。交通管制将变得更加容易,有助于缓解在泰国和越南发展为社会问题的交通拥堵。

图:日本宣称其导航系统误差仅为6厘米

日本政府在宇宙产业愿景中提出,到2030年代早期使太空产业市场规模翻一番、达到2.4万亿日元(约合140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目标。

据介绍,日立造船、电装和日本政策投资银行等日本5家企业和机构将成立新公司,在亚洲和大洋洲地区提供基于日本版GPS卫星的定位信息服务。将凭借误差最小6厘米这一准确度,促进交通拥堵的监控、自动驾驶以及农机的无人行驶。此外,还能准确掌握智能手机的位置,在应用于导航方面也备受期待。

新公司还将邀请丰田和日产汽车等9家日本国内汽车厂商提供合作,将定位服务应用于未来的自动驾驶技术领域。

此外,日本面向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始研究能指引迷路外国人回到住处或前往目的地的导航机器人。

图:全球定位服务各有特点

中国“北斗”产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

目前,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在推进民间利用,并成为“军民融合”的标志。

有报道称,在“北斗”于2020年前覆盖全球之时,产业规模将扩大至2016年4倍的2400亿元;到2020年,在中国的卫星定位市场,“北斗”的占比将由2016年的不到30%扩大至60%,反超GPS。

据中方透露,未来“北斗”的精度将提高到厘米级别,随着覆盖地区的增加,用途也将不断扩大。

图:中国“北斗”导航的产业规模将于2020年达到2400亿元

据介绍, “北斗”是军队作为防空系统于1994年着手开发的。2000年发射试验卫星,开始用于军事用途。

目前,华为技术等的智能手机能接收北斗信号的机型超过1亿5千万部。预计利用范围还将向共享单车等扩大。

(本文由东北亚财经编辑并配图,郭少英撰文)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