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电影 >正文

中国人拍科幻,这事儿真的靠谱吗?

2018-03-27 23:47    

昨晚,张小北自编自导的中国科幻电影《拓星者》,放出了首支预告。

正如官方微博内容所说,这支预告片的亮点有三:

第一,震撼的外星荒漠奇观。

在这组镜头里,我们可以看到大漠起伏、山脉远连,而上方正是太空镜头的展示。

第二,未来的酷炫装备,比如“拓星者号”飞船,比如动力外骨骼机甲等。

飞船外观几乎是全景展示,飞船内部的黢黑幽暗和金属质感,都给人未来科技的厚重感。

至于外动力骨骼战甲,或许大家对这个名字不太熟悉,但我们在很多科幻电影里都见识过这玩意儿,比如马特·达蒙在《极乐空间》里的那身装备;

官博里提及的第三个亮点,是穿戴好机甲“带来的超燃对战镜头”:

燃不燃的,大家都是看过不少电影的影迷,各自心里评价一下吧。

看过这种动作设计我就呵呵了……你以为我没看出来宋洋那一拳,压根没打在对方身上吗?

对,就是你最后那一下,压根没挨着对方!

作为《拓星者》的首支预告片,它最大的价值,就是让关心或不关心的人,尽快看到这部电影的样貌和形态,在心底有个最基本的印象,最大可能地激起观影欲望。

或许这能刺激电影小白。

但对老科幻迷而言,这些都是符号化的视觉标配,激不起更深层次的观看欲望。

不能因为你是百分百中国造的科幻电影,我就得激动得裤子都湿了。

对真影迷而言,评价所有电影的标准都应该是统一的。

它没有国别之分,更不会因为主创们对着媒体说自己辛苦之类,我们就可以发感情牌。

面对由漫画改编而来的中国科幻《拓星者》,我们的评判立场依旧如此。

科幻片之所以叫科幻片,并不是因为它有宏观的外太空、宇宙飞船等高科技。

科幻片更在意的是在未来世界里,我们何以成为我们自己?!

它指向的是生存焦虑,不仅是关于个人的,更是关于社会的。

比如最近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争议的《银翼杀手2049》,以及它的前作。

它们在意的并非五彩斑斓的霓虹灯,或是黑不见底的夜雨等。

而是在那个阶段里,个人与社会处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形态。

类似的还有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和《普罗米修斯》系列。

它们是完全架空的,超越了人类发展的好多个阶段。但它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我们何以成为我们!

但我们回顾《拓星者》的官方剧情和介绍看到了什么?

《拓星者》讲述在遥远的未来,一群人如何在外星荒漠中挣扎求生的故事。因为机器故障,“拓星者”号太空飞船上的一部分人掉落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异星球荒漠,他们需要想尽一切办法回到飞船上,拯救自己及飞船上的幸存者。然而这场意外似乎暗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极限生存的环境下,人心浮动,争斗四起,想回到飞船并不容易。

这个“巨大的秘密”究竟是什么,我们要等到电影上映才可以知道。

但根据类型片的特点我们可以判断:

电影的重点永远不在揭示秘密,而是要围绕这个秘密展现牵涉其中的人,以怎样的样貌和心态来对待。

也就是说,关键还得看《拓星者》怎么讲述这个故事。

就目前放出的电影物料来看,除了视觉上的科幻感,它极有可能是一个集科幻、冒险与动作于一体的“复合片”:

《拓星者》外表是科幻的,但内里极有可能是个冒险动作片。

关于国产科幻,最怕的就是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状况。

比如购买了《三体》版权的某些电影人。

笔者之前有幸采访幕后重要主创,他口口声声说要做“中国第一科幻”,却在我关掉录音笔时说:

“无论《三体》拍得好坏,我们都会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一笔!”

无耻到这种程度,让人怎么对“国产科幻”放心?!

好在张小北是个圈内值得尊敬的电影人。在成为著名影评人之前,他就已经是纪录片摄影师兼导演了。

除此之外,他还是个编剧,参与过《李献计历险记》等电影。

但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拓星者》一定就能引爆中国科幻。

相反我们要打上一个严重的问号,坐等该片明年上映,再给它一个公允的评价。

毕竟,科幻片成立的土壤,除了它扎根社会的技术力量,还在于它处的文化环境。

这也是好莱坞盛产科幻的原因之一:

美国历史的短暂,和物质文化水平的富足,足以支撑他们对未来世界的兴趣。

而作为历史绵长且物质文化水平稍欠火候的中国,本质上对科幻片并没有太强的根基和消费欲望。

说白了,制作科幻片之所以在中国近几年显得火热,完全是圈子里的一部分人在炒作。

但他们不明白,科幻片不是说你放一艘宇宙飞船,搞一些外太空奇观,夹杂一些声光电效果,或是距离遥远的武器科技之类,就能把观众给糊弄住的。

真正的科幻,一定是要在视觉新鲜和刺激之外,摸准观众文化自信的同时,找准观众的心理焦虑。

这样做出来的科幻,才可能成为好故事。

至于张小北导演和他的《拓星者》到底如何,我们还是等到明年上映再来评判吧。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