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九方中学的朗读亭火了!朗读、录音,学生都成了“朗读者”

2018-03-28 01:31    

漫步九方中学生态池旁,一座造型古朴,约3米高,一座古老看上去像电话亭的亭子映入眼帘。不过,“电话亭”里没有电话,只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师生进门后对着圆形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中的篇章,限时3分钟。这是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中的一个环节,节目主创希望用这种方式打通线上与线上的距离,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让师生聆听文学的声音,经典的声音,聆听每个人内心真诚的声音,可以成为学校里更多师生亲近阅读的契机,乃至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交流碰撞的桥梁。”九方中学校长谢学宁在谈到建朗读亭的初衷时说道。

10月17日9:30,与往常一样,离朗读亭打开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师生们便在朗读亭旁排起了长长的等待队伍,队伍中等待的“朗读者”,有人翻开书本、展开信纸默念、有人正用手机存下的精彩篇章进行“彩排”……许蕙兰同学是今天第一位朗读者。“我喜欢《朗读者》,我今天准备了汪曾祺的散文《人间草木》。为了今天的朗读,我已经反复预习了很多遍,希望今天能有好的表现!”许蕙兰一直是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对朗诵情有独钟,这已经是她第五次进朗读亭朗读了。

滕凡老师是九方中学一名语文教师,她成为当天第二位走进朗读亭的读者,她准备了许飞的一首歌词《写给父亲的散文诗》,“处于不惑之年的我,越来越感受到父母一辈子的不易,看着他们的生命之火逐渐走向衰亡,内心充满着爱怜与无奈。多想时光慢慢走,让我能多陪陪他们”。紧跟其后的年轻的赵欢老师,怀着美好的憧憬读完了郑愁予《错误》,已为人母的陈文艳老师正准备朗读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王毓琪同学从朗读亭出来,告诉等候在后面的同学,自己在亭子里朗读,很有感觉!“里面的话筒和音响很棒!我一走进去,心立即就静下来了,朗读的时刻我仿佛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王毓琪同学兴奋地与同学分享她的感受。

其实,九方中学有了朗读亭,很多师生因为对文字和朗读的共同爱好,交上了朋友。“因为朗读,我们爱上了阅读。每晚回到寝室,我们就忙开了。大家不是在寻找朗诵篇目,就是在声情并茂地朗诵,还有的在聚精会神地倾听、鼓掌。大家交流着自己喜欢的篇目,有的人读《目送》,有的喜欢《诗与远方》;有的爱《多年父子成兄弟》的民主和谐式的亲情,有人对张爱玲的《爱》情有独钟……”谁说朗读亭就只是那一平米不到的小小空间?

咫尺空间,让朗读走向远方。越来越多的人为朗读而来。当天下午5:30,九方中学朗读亭里,有人推门而出,暖暖的橘色灯光从白色窗纸中透出来。“今天来不及了,就明天再来吧!不过,今天我没有白来,我已经体验了一份美好,找到了同好,分享了很多优美的文字”!

▲九方中学语文组指导老师团队

朗读亭是九方中学打造书香校园的一部分。据悉,“书香校园”已不仅仅是该校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而是校长、老师、学生的一种生活,一种习惯,一种精神需要,一种生命享受。近几年来,学校坚持“书香校园”的打造,努力营造教师、学生生命共同成长的幸福乐园。不仅改变着学生的读书习惯、学习习惯,也夯实着教师的文化底蕴,陶冶情操,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学校每周开设阅读欣赏课,由语文老师带领着学生们了解中外名家,赏析经典佳作,撰写读书心得;每年十一月举办“书香伴我成长”、“我读书我快乐”等主题的读书月系列活动,力争将校本课程向课外延伸,诵读经典,品味书香。在广播站、《七彩光》报纸等宣传阵地经常出现“好书推荐”等栏目,从而在校园内营造长效的读书氛围。

九方中学通过向教师赠送教育专著,开放学校图书室,建设电子书吧、电子阅读器、走廊读书吧、书香墙,开展专家讲座、读书沙龙、汇报演讲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系列活动,鼓励教师广泛阅读,让每一位教师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理论素养和教育智慧。

通讯员:肖奇

摄影:张欢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