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这文章使我懂得了教育体制的根本

2018-03-28 01:57    

所谓教育,就是社会制度的产物。

不同的社会制度产生不同的教育体系,不管你如何看待中国教育环境,不可否认的是不管采用什么教育方法,最后学生终要踏上“备战高考”的道路,科举存在了几千年,八股文也写了几百年,如此统一标准化考量也早已习惯了,缺了这一个大考总觉得有失公正。如此亘古不变的体系使得我们最懂得如何能吃透考试,于是出现了会计、托福、雅思、公务员等各种考试培训,因为我们知道,所谓选拔人才,无非看的是你的“证”跟“分”。社会制度产生了教育制度,而人则坦然接受了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传承。

不单是我们高考,泛指所有标准化考试,都是一元化有倾向性的。如美国高考——SAT,诞生于19世纪末的种族优越论中。每种制度都有其可吐槽的点,SAT考试说来和IQ测试一样,诞生只为体现白色人种智商跟文化的优越,考题无不充斥着浓浓的白人文化氛围。好的是学生从高中起就能接触到将近200多种不同的选修科目,在我们看来,那更像是小型大学的前身。

教育是社会制度的产物,学校就是传统文化的产物

从科举制以来,上私塾是为了读书认字金榜题名。延伸到高考也是如此,九年义务教育加三年备战高考,我们从踏入学校那一刻就有一个统一目标——高考,我们完美复制了科举制度,如果说有遗漏,那就是“琴棋书画”不再出现在高考科目里。

中国文化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而西方学校最初诞生大概是因为罗马帝国的衰亡,而后学校就是教会的产物了,他们寻求知识是为更接近上帝,也就是所谓的神学。再后来封建主也需要文化人帮他们打理政权,那时的教会学校便有了“世俗”的以一面。可见西方学校本就不是为考试而服务,而是为了简历和传承一个地区的文化,这便是如今多元化教育的前身。

考试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一部分

考试是高考的全部,却不是教育的全部。美国高中考试标准由州决定,但课程、教材则由学区决定,下分到学校还可由校方自行修正,所以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理念,学校会面试学生,而家长会面试学校。到了大学,SAT、ACT成绩只是入学参考的一部分,因各州、学区、学校的自主性,使得考试成绩没有可比性,所以学生也可以想尽奇招展示自己以得到学校的认可。

制度的整齐划一,选对方向很重要

因为国内现行教育体制的整齐划一,一旦方向选择正确,则可齐发力赶超英美,一旦有错误性抉择,则会导致原地踏步,耽误的就是一整代人。而多元化体系会导致每个时代总是有人走弯路,也总是有人成为传奇。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