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育儿 >正文

留守儿童: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不要这样的父母

2018-03-29 00:23    

时隔一年,随着“东京留学生被杀案”开庭日期的临近,江歌妈妈的一条求助信息被放到了网上。

这个截图,瞬间把人们的记忆拉回到了去年,仿佛那个轰动全国的中国留学生东京遇害案就在昨天一般。而随着局面栏目组视频的曝光,“江歌事件”再次成为微博热议话题。

距离2016年11月3日凌晨惨案发生,已经过去了376天。凶案发生后,江歌母亲一直想找到刘鑫了解女儿遇害时的详情,一直没有找到。直到第294天,双方才第一次碰面。

就在去年留学生江歌为了保护室友刘鑫,被刘鑫的前男友连砍十刀,刀刀毙命。让人悲痛的是,江歌倒在了自家公寓门口,她拼命保护的人跟她只隔了一道门的距离。而这道门却成了她的生死门,江歌在外面喊着救命,喊着报警,而身后的门却一直紧闭不开。

更可悲的是,她为朋友挡刀而死,朋友却消失了近一年,最后迫于舆论压力才不得不出来面对江母。

我跟很多人一样,在看完刘鑫跟江母见面的视频后,在江母说出那句:“10刀啊,痛死妈妈了,痛死妈妈了”时,真得让人感觉心口发堵,痛到不行。

正如《芭比学校公主守则》中所提到的:

对于一位母亲来说,能赋予孩子保护自己的能力,让她像一株带刺的玫瑰,安全而美丽地绽放,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欣慰的呢。

是的,这便是我的心愿:赋予孩子保护自己的能力,让她变成一株带刺的玫瑰,在保护自己的同时美丽地绽放。同时我也希望更多女孩学会自我保护,更盼望着世界清明,玫瑰无恙。

一直以来,我们都教育孩子要善良,却没告诉过他们:善良的前提是保护好自己,善良也是需要有底线的,必须建立在保护好自己的基础上。

江歌的母亲——一个年轻时候离异,独自抚养孩子长大的单亲妈妈,女儿是支撑她一路走过的精神支柱,没想到人到中年却痛失这唯一的女儿。

也许,我们身为父母从小就应该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不仅有爱也有伤害!

记得在电影《素媛》中,8岁活泼可爱的素媛,在一个下雨天的早晨,遇见一个醉醺醺的大叔。大叔询问素媛:“能让叔叔也撑你的伞吗?”

善良的素媛,不忍心陌生的叔叔在雨中淋湿。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这份善意,却自己带来了一辈子都无法摆脱的伤害——醉汉将素媛拖到了一间废弃的工厂里,对她进行了残忍的性侵。

8岁的素媛,在最单纯明媚的年纪,却装上了一个要用一辈子的人工肛门,她甚至无法直面自己的父亲,还要被迫面对社会的流言蜚语。

素媛不懂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如果这场伤害没有发生,也许大人会夸给陌生大叔撑伞的素媛“善良”,可能还会教育自己孩子的向素媛学习,要经常帮助别人,做个善良的人。

然而没有如果。

我忍不住又想起了2013年的那个夏天,17岁的胡伊萱在路边遇见一个摔倒的孕妇谭蓓蓓,在扶她起来后,谭蓓蓓表示身体不适,让胡伊萱送她回家,善良的胡伊萱同意了,但她不知道等着她的却是一个巨大的陷阱。

谭蓓蓓在恋爱期间曾与多名男子发生性关系,这件事被丈夫白云江知道后,谭蓓蓓心生愧疚,为了弥补丈夫,她故意在路边摔倒,将扶起自己的胡伊萱诱骗至家中,又骗她喝下带有安眠药的饮料,供丈夫奸淫。事后,夫妻二人又将胡伊萱杀害抛尸荒郊。

那个花一样的女孩,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7岁。

一条暖心微信却成为了伊萱最后的遗言

我们看我们的孩子总是被教育“善良”“乐于助人”,大人也总是有意识地隔绝掉所有的丑陋和邪恶,只让孩子看到各种美好。然而在完全美好善良熏陶下长大的孩子,天生丧失了对恶的警惕,却给了歹徒可乘之机。

似乎从孩子出生起,我们就在教孩子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我们在为人父母后,也会更加约束自己的言行。我身边的许多家长朋友,夫妻双方约好不在家谈论任何社会阴暗面的新闻,包括相关的电视节目,也绝不让孩子收看。用他们的话说:“我不想让孩子接触那些不好的东西,怕他学坏。”可是,你嫌孩子太小不愿告诉她这世界有邪恶,坏人却不会嫌你的孩子太小。

所以,请在此刻告诉孩子吧!出门在外学会保护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芭比学校公主守则》里的沈青黎妈妈,她就是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大人找你帮忙时,千万不要随便答应。连大人都搞定不了的事是不会找小孩的,要是遇到这样的人,那多半是别有用心。”

我们不可能时刻守护在孩子身边,那就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面对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所以,孩子,如果有人欺负、伤害你,你一定要大声地制止他;孩子,如果有人对你的制止置若罔闻时,你可以披好你的铠甲,勇敢地反抗;孩子,你有权利护卫你的自尊,也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让人得逞,但也不让人太伤。

沈青黎妈妈在她的书中讲到:深深记得,我给女儿讲的第一个童话故事是《新白雪公主》:“白雪公主深知男女有别,所以虽然跟7个小矮人是好朋友,但每次洗澡和换衣服时,她都会关好门窗,而且每晚都会回自己的房间睡觉。其实,白雪公主并没有真的吃下巫婆给她的毒苹果。她趁巫婆不注意,偷偷换了一个好苹果,然后假装中毒。如果真的中毒,怎么会那么容易就活过来呢?白雪公主会换苹果,是因为她知道,公主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否则自己就会有危险。而且当时小矮人不在家,如果直接揭穿巫婆的诡计,她可能会受到伤害……”有时候,女儿也会发牢骚,问我:“王子不是负责保护公主的吗?为什么公主还要这么小心翼翼地保护自己呢?”我告诉女儿:“王子要等公主20岁以后才会出现。在王子出现之前,公主必须学会保护自己,优雅而高贵地活下去。如果公主因为不会保护自己而受到伤害,那么她可能等不到王子出现的那一天,就变成天上的星星了……

江歌、8岁的素媛、17岁的胡伊萱……已经给了我们身为父母的家长最为沉痛地警示。

一个合格的父母,请在告诉孩子这世界很美好的同时,也要提醒她这世界同样存在着丑陋和险恶。面对美好的世界,我们应该热爱。但无论何时,都请对邪恶警惕,学会自我保护。

沈青黎妈妈还在书中讲到:我曾看过一部叫做《美丽人生》的电影,电影讲的是纳粹时期,一家人被抓入集中营后,父亲为了不让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就对儿子说,集中营里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一个游戏,只要不违反游戏规则,就能获得一部坦克。虽然集中营的生活很恐怖,但是孩子却快乐地生存下来,直至获救,心中依然充满爱与希望……我忍不住想,自己能不能像这位聪明的父亲一样,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帮女儿建立起保护自己的意识呢,让她在长成一株带刺玫瑰的同时,依旧心怀光明,愿意敞开怀抱拥抱这个光影交织的世界?

后来赋予我灵感的是女儿的芭比娃娃。女儿拥有十几个芭比娃娃,她给她们每一个都取了名字,经常为她们搭配衣服,将其视为最珍贵的财富。芭比娃娃们外衣华美,内里却光溜溜的,我从未觉得这有什么不正常。从女儿三岁起,我开始培养她穿内裤的习惯,可她却特别讨厌穿内裤,总觉得不舒服。我多次给她讲道理,但收效甚微,女儿还理直气壮地反驳我,说芭比娃娃都不穿内裤。我很无奈,只好给所有娃娃都做了内衣,女儿这才乖乖就烦。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一个娃娃的说服力竟然比妈妈还要大。

此后我经常拿女儿的芭比娃娃说事儿,女儿不爱洗脸,我就说芭比公主都是干干净净的,干净是美丽的前提,她立刻就乖乖进了洗手间;女儿看电视喜欢眯眼睛,我就是眯吧眯吧,明儿眼睛越变越小,成了一条缝就当不成芭比公主了。女儿立刻把眼睛瞪大,并刻意同电视机保持一定距离;女儿吃饭挑食,我便说,均衡饮食才能长得像芭比一样高挑,多吃青菜才能越变越苗条,女儿立刻把碗里的青菜吃光光……看到芭比的威力如此之大,我便忍不住杜撰一些以芭比为主人公的小故事,结合生活中的小事来教育女儿,每次都收效甚佳。于是我忍不住想:既然芭比的说服力如此之大,那何不请她现身说法,来给女儿上几堂自我保护的课程呢?

女儿六岁生日那天,我挑选了一个漂亮的芭比玩偶送给她。“真漂亮,这才是真正的公主!”女儿欢呼雀跃。“漂亮的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公主,要知道,真正的公主都是从芭比学校走出来的,她们有一本公主守则,要严格按照守则去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公主。”我故弄玄虚道。“真的么?能不能把守则告诉我?”女儿好奇地问道。“守则可是不能随便泄漏的,除非……”“除非什么?”女儿急忙追问。“除非你好好表现,这样吧,从今天开始,如果你表现得比较乖,不乱发脾气,不挑食不浪费东西,我就每天告诉你几条公主守则,如果你能严格按照守则去做,那第二天我再告诉你一条,你看行么?”“就这么说定了!”女儿立刻答应了。

我笑了,原来芭比是我最好的代言人。

虽有芭比娃娃代言,但干巴巴说出法则的方法好像并不怎么奏效,女儿听是听了,却没怎么记在心里。比起我终日念叨的法则,女儿更喜欢缠着我讲公主故事。于是我开始动脑筋把公主自护守则植入故事。一直以来,我总觉得很多公主故事有点“三观不正”,故事里的公主除了美丽一无是处,我担心孩子听着这样的故事长大也会长出一身“公主病”。于是我开始操刀改编那些经典的公主童话。

我给女儿讲的第一个故事是就是关于白雪公主的。同时我还改编了灰姑娘、睡美人、豌豆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经典童话。在我的故事里,小美人鱼变成了反面角色,她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醒姑娘们自重自爱;灰姑娘之所以能飞上枝头变凤凰,靠的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好运气,而是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优雅和魅力;还有那位遇见青蛙王子的小公主,才没有为了换回金球答应跟青蛙做朋友呢,她一直坚信:好女孩不能为了获得心爱的物品舍弃原则,答应别人奇怪的要求……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改编了十几个经典童话,女儿也饶有兴致地从中总结出了许多公主法则,比如自己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绝不能让人摸、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饮水食物、不要跟男子独处一室,就算是自己的长辈、老师或者校长也不可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