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大V观点 >正文

坠入深渊 德国陷入装甲死循环 苏联钢铁洪流为何碾压德国?

2020-03-14 00:24    

苏联获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数量,更因为苏联坦克更加的务实,更加的贴近战争的需要,更加贴近军队的使用状况。

而德国坦克早期攻打西欧地区的时候势如破竹,他们使用的1/2/3/4号坦克战斗力并没有碾压一切,甚至在欧洲战场早期有些落后,但正因为他们的战术思想与坦克相契合,因此战斗能够更加持久的坚持下去。

有这么一个军事笑话:如果我是连长,我会选择坐在虎式坦克里面战斗;如果我是营长,我会选择坐在豹式坦克里面指挥战斗;如果我是集团军司令,我会希望我的所有坦克都是T-34。

德国早期的战术思路非常清晰:就是飞机轰完炮兵轰,炮兵轰完坦克冲,闪电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夺得目标,以最快的攻势瓦解对手的意志。而此时德国拥有高机动能力的1号2号坦克就可以完成快速穿插包围,而三号四号坦克一个反坦克,一个支援步兵作战,简直不要再流畅。

然而德国进入苏德战争之后见到了T-34后就放弃了自身的机动优势(在俄罗斯他也机动不起来)。为了能够对抗数量众多的坦克,他们研发了虎式、豹式等单车战斗能力强悍的坦克,然而这些坦克极高的造价、较低的通用性导致这些坦克除了能够反坦克作战以外啥都干不了。而厚重的装甲虽然保证了坦克的生存能力,却也降低了坦克的机动能力和作战持续能力。

相比之下,无论是苏联的T-34还是IS-2斯大林坦克,亦或是KV坦克,这些坦克的特点就是能够同时兼顾反坦克作战能力和步兵支援能力,无论是76mm主炮还是122mm主炮都能给步兵部队带来沉重的灾难。苏联坦克的制造思路非常清晰:我们需要一种结实耐用,火炮口径大,且易于大规模生产装备的坦克。而且这个思路从T-34开始就从未改变,中间没有扯过什么幺蛾子(至于什么57/100就歇歇),甚至在后期把75mm主炮升级为威力更大的85mm火炮。

此消彼长之下,德国坦克虽然单车质量上去了,却在空袭中,在机动过程中,甚至是在步兵的围攻当中被一辆一辆的损失,还无法快速补充。相比之下,苏军的坦克简直就是噩梦,打烂了一辆还有两辆,在田野里,草垛边,房屋里甚至是残垣断壁之下都有他们的身影。

这说明一个问题:

坚持道路有多重要!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