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科技 >正文

市民李女士家里的冰箱里至今还囤放着许多未用的面膜市

2018-03-29 04:25    

市民李女士家里的冰箱里至今还囤放着许多未用的面膜

市民于先生的妻子一次性买了上百包的纸巾,用了1年仍剩下很多堆放在窗台。

双十一大战已结束,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依然保持高调,继续用销售额说话。11秒,1亿元;28秒,10亿元;3分1秒,100亿元;24时,1682亿元——这是一天之内,发生在天猫(淘宝)的交易额。然而,在这些快速增长的销售额背后,许多人也在吐槽双十一:“双十一,买买买,管他有用没用!”

近日,记者采访了多位这几年来曾疯狂购物的“剁手党”们,听他们讲述那些年“血拼”的经历,以及那些“遗留问题”——那些买时痛快、买后懊悔的东西,那些至今还躺在角落里吃灰或没用完的东西,还有那些一直未用完却将过期的各种物品。

一时冲动“剁手”,买完心生后悔

如今“双十一”已然成了一年一度的购物狂欢节,因价格优惠幅度大,许多消费者忍不住趁机多买些商品。

11月14日,家住青原区滨江仁达小区的朱女士说,去年“双十一”的网购经历,让她至今心有余悸。“去年‘双十一’,我一共买了近6000元的商品,其中一大半都是事后特别后悔的。”朱女士说,她买的这些东西中有衣物也有家居用品,大部分都是收到实物后就不喜欢了。

“我记得当时买了一件珊瑚绒的睡衣,原价298元的睡衣优惠后只需168元,买的时候就是觉得很便宜,但拿到实物后只穿了一次就后悔了,因为对于并不算很冷的吉安而言,即便是在冬天,穿着那么厚的衣服睡觉实在是不舒服。”朱女士说,这件珊瑚绒睡衣买回来后她只穿了一次,从此就一直闲置着。

朱女士说,让她至今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去年“双十一”网购时看什么东西都觉得很便宜,觉得再不买就没机会了,也不管自己需不需要、用不用得着,一股脑地往购物车里放。“我当时还买了一台冰激凌机,想着可以在家给孩子做,但收到货拆封后一看说明书,发现做冰激凌的准备工作和食材非常麻烦,当场就后悔了。”朱女士说,除冰激凌机外,她当时还花了1000多元买了一套花色十分漂亮的高档餐具,买回来后才发现家里的碗柜早已满满当当,而且买回来后觉得这套餐具只是好看并不是那么实用,就堆在了角落里。

“当时网购的商品到现在还有许多没拆封。”朱女士说,正因如此,今年她吸取了教训,“有需求再下手,再也不冲动购物。”

“败家”万元网购,最终大半送人

趁着“双十一”价钱便宜大量购买打折商品“囤货”,新货“囤”成了旧货甚至过期货,却依然挡不住一些消费者“买买买”的热情。

在吉州区某广告公司工作的李女士,说起“双十一”曾“败”过的经历,也是悔不当初。“当时控制不住自己,一开始明明没有什么特别要买的东西,只是想看看而已,到最后还是头脑发热买了不少。”李女士说,有些东西一看到是秒杀价,甚至来不及看客户评论就匆忙付款,生怕晚了就买不到了。“去年‘双十一’我买了很多东西,零零散散加起来花了近1万元。”李女士说,其实她也没想到自己会买那么多东西,只是逛着逛着购物车就塞满了。

李女士说,她去年购买的商品主要是化妆品护肤品和衣服等,其中各类乳液、面霜、面膜等涂抹类的护肤品买了六七十样,光是常用的BB霜就买了5个不同品牌的。“买回来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试用,虽然都开封了,但每个都只用了一点点。”李女士说,开封后的化妆品几个月内用不完就会过期。而面对这一堆同类的化妆品,她根本用不完,与其等着过期扔掉,还不如送人,“最后我只留了一些常用的,其他的都送人了。”

李女士表示,除化妆品大都送人外,去年“双十一”买的许多衣服最后也送人了。“当时我买了大衣、裤子、鞋子等等十多件。”李女士说,当时买的时候觉得是流行款式,还没过完冬天,她就觉得那些衣服已经过时了。最后也只能送人了。

妻女熬夜囤货,至今仍未用完

对于家住吉安县的于先生说,他的妻子和女儿去年“双十一”熬夜网购了很多东西,有些至今都还没用完。回想起去年“双十一”妻女熬夜网购的劲头,于先生至今不能理解。

于先生说,去年11月10日晚,女儿很早就休息了,为了第一时间起来“秒杀”之前看中的东西。“女儿临睡前把闹钟定在23时50分。”于先生说,他妻子则一直守在电脑前继续选购商品。那晚,女儿的闹钟响了但人没起来,妻子还特意把她叫醒。到了11日零时,女儿在房间里用笔记本电脑抢购,妻子用书房的电脑抢购。“最后她们买回来一堆的纸巾、牙膏、洗发水、饼干、坚果等各种生活用品和零食。”于先生说,其中光袜子就买了几十双,薄的厚的短的长的,红的蓝的黑的白的,全配齐了,当晚妻女两人花了近5000元。

让于先生更加郁闷的是,这些东西买回来后,家里连堆放的地方都成了问题。“纸巾一买就买了上百包,洗衣液几大箱,各种吃的零食也是成箱成箱的往家里送,放的地方都没有,最后只能堆在窗台上。”于先生说,从去年的“双十一”到今年的“双十一”,家里至今还有一堆的东西没用上,很多都已过期或将要过期。”于先生郁闷地对记者说,对于妻女的购物行为,他也曾劝说过,最终还是无济于事。“我很不明白的是,这些东西身边的超市都有,也经常有一些优惠活动,有必要一下子把一年用的量都买回来吗?”

网购需要理智,切莫冲动脑热

采访中,许多市民向记者表示之所以在“双十一”疯狂购买,是出于“怕吃亏”和“跟风”的心理。市民刘女士表示,一般来说,趁着商家打折促销,以合适的价格买到心仪的物品,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疯狂购物”的背后却是一种“怕吃亏”的心理在作怪。不少人生怕打折的时候不买,今后想买就没折扣。相反,能买到便宜的东西似乎让他们很有成就感。“怕吃亏”让不少“剁手党”们一看到有便宜货就只管买,根本不考虑自己是否需要。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除“怕吃亏”的心理外,不少“剁手党”还怀有一种“跟风”的心理。随着“双十一”的来临,不少消费者看到周围的人都在买,觉得别人都买的一定是好东西,跟风、从众而购物的人也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很难真正判断哪些商品是真正需要的,一时冲动就下了订单。

对此,记者建议,哪怕是再便宜的商品,市民也应理性消费。换句话说,市民在消费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和能力做出合理的决定,千万不要听旁人说便宜就随意跟风购买,或者不管是否需要而盲目购买。

记者胡静 文/图

标签:后悔 疯狂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