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综合体育 >田径 >正文

两名成绩相同的跑者,跑步技术能差别到天上去

2020-03-15 14:19    

11.24跑姿分析与矫正课北京站,学员在练习向前落下

在我们的线下课跑姿分析与矫正课上,教练习惯先了解下各位同学的跑步基础,比如平时跑步的频率、会进行怎样的训练、是否跑过马拉松等,此时很多同学下意识的以马拉松成绩来概括自己的跑步水准,比如,“全马330”,然而,同样是PB330的选手,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有的完赛后谈笑风生,该干嘛干嘛,还保持的不错的运动状态,有的完赛后下楼梯都费劲儿,非得窝在床上三天才能慢慢恢复,让人联想到学霸们说的“我的100分是因为满分只有100,你的100分是因为你超常发挥……”,这里体现在技术上重要的差别之一就是“前倾角”,说白了就是你跑步中向前落下的角度,是跑步过程中越大越好吗?!今天,来看国峰老师就跑者前倾角来阐述高手和一般选手差别到底在哪里。

文/徐国峰

每次讲完跑步技术的课之后,总有不少人在课后会来信问:前倾的时机是什么时候?跑一场比赛下来需要一直保持相同的前倾角度吗?

先回答第二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不用」。

若是在400公尺的操场上进行比赛(或是在完全平坦的道路上进行马拉松),技术优秀的精英跑者真正需要加大的前倾角度,就只有在开赛的前几秒而已。从物理上来看:

mа=mg × sin α

消去人的体重m,

因此 а=g × sin α

也就是说,水平加速度(а)跟前倾角度(α)成正比,前倾角度愈大,加速度愈大。

但在比赛时我们不可能一直加速,所以也就不用一直前倾那么多。

试想一下,如果有两位跑者的5公里最佳成绩都是20分,也就是平均步速是4:00/km (时速15km/hr)。起跑时速度是0,要「加速」到时速15公里,就是要靠前倾(当然推蹬也可以,只是比较费力)。加到你所能维持的速度后,接着就只要「维持等速」→保持惯性。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