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综合体育 >正文

“咏春”丁浩与“战斗狂人”徐晓东比赛平局?网友:开什么玩笑

2020-03-15 19:56    

最近的一场“比武大会”毫无疑问成为当下热门话题。“比武”的双方分别是“咏春传人”丁浩与“战斗狂人”徐晓东。在个人层面,“比武”分的只是输赢,而在宏观来看,这次比武也承载了更加宏大的命题:“如何看待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

“比武”的结局可谓是场“黑色幽默”:一方面“咏春传人”丁浩被徐晓东先后六次击倒在地;另一方面原本三局两胜的比赛也仅仅只进行了一局便高调宣布“比赛平局”。

“比武”这一话题之所以如此火爆,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少林寺》《陈真》等电影作品热映之时。当时武术风潮的背后有着人们对于国粹的热爱及“一雪前耻”的激昂情绪。而现如今的“武术”却备受争议,重新成为焦点的同时,也接受着来自人们的质疑。

先是近几年层出不穷的“武术”骗局,加上某些武术的浮夸宣传以及一些厚颜的贴金行为,使人们产生了疑虑。而在最近有限的几场“比武”之后,对于传统武术那惨不忍睹的战绩,这一疑虑又被大大的加深了。

这场“比武”虽结束了一周之久仍有着不绝如缕的议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咏春传人”丁浩在赛后发表了大量诸如“没吃饱”“不适应气候”等“不服输”的言论。更为可笑的是,丁浩还声称徐晓东受了内伤,出言询问对方“这两天还能不能吃饭”。

比赛刚结束时舆论还是对丁浩作出正面评价的,然而却因为丁浩导火索般的言论,整个舆论为之反转。不仅没能提高传统武术在群众们心目中的地位,反而给自己和武术界贴上了“输不起还狡辩”的标签。

“知耻而后勇”,毫无疑问传统武术在文化和体育等领域都作出过突出贡献,而现如今的武术已经走上了一个必须自我反思,寻求突破的局面。而如何才能突破,打赢,唯有知耻而后勇。丁浩的表现以及舆论对他的表现所做出的反应,都给我们提了个醒:要想“打赢”,先得学会“认输”,唯有“知耻”,方能“后勇”。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