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综合体育 >田径 >正文

马拉松赛后,你是否出现了“长久疲劳”?

2018-03-31 05:10    

一个赛季过后的、长久性的疲劳,发生机制和具体机理目前还研究得不是很清楚,它比暂时性的疲劳要复杂得多,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对跑者长期的竞技状态、健康状况影响深远。它会持续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蔓延到下一个赛季。

部分业余跑者可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赛季、特别是战果丰硕的赛季结束后,状态就开始往下掉,甚至处于崩溃状态,训练根本提不起精神。而专业运动员在这方面表现得可能更为明显。

一名优秀运动员在大赛夺冠、或打破世界纪录后状态一蹶不振,这样的案例并不新鲜。如果不考虑主观上的降低目标、减少运动训练投入等因素,那么长久性的疲劳就是罪魁祸首。

在此先要区分一下一个赛季后的长久性疲劳与一场比赛后的暂时性疲劳。

比赛后的暂时性疲劳

01 能量代谢性因素

首先是供能底物的消耗,主要是肌糖原的消耗,以及细胞内的活性物质(比如各种酶)逐渐消耗导致糖、脂肪代谢能力降低,这也是长距离、中低强度的跑步后程“撞墙”得主要原因,是氧化供能系统的局限。

其次是代谢废物堆积,其中最重要的是乳酸堆积,还有脂肪不完全氧化的产物,它使得肌肉中的能量代谢受到抑制,还阻碍神经-肌肉的收缩偶联,造成肌肉僵硬、双腿发沉的现象。

02 神经疲劳

大量大强度运动可导致神经细胞内代谢功能超出局限、失调,运动神经元(包括外周神经和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下降。比如大脑中ATP水平降低、5-羟色胺水平升高,使人精神萎靡;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合成量减少,导致神经传导能力、反应速度下降。

03 肌纤维的机械性疲劳

肌肉反复收缩、牵拉,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微细损伤,此后出现轻微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运动后1-3天的延迟性肌肉酸痛。此外,心肌大负荷工作后也会出现机械性的疲劳。

暂时性的疲劳,通过冷热浴、饮食调节(补充糖、电解质、蛋白质、维生素等)、充分休息,一般几天就可以消除。

一个赛季过后的、长久性的疲劳,发生机制和具体机理目前还研究得不是很清楚,它比暂时性的疲劳要复杂得多,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对跑者长期的竞技状态、健康状况影响深远。它会持续几个星期、几个月甚至蔓延到下一个赛季。

暂时性的疲劳一次又一次积累起来,就会促成长久性的疲劳。但它们之间又不是简单的叠加关系,可能有些跑友每一次比赛和训练中暂时性疲劳都不明显、赛后体能状态良好,但一整个赛季过后,整体状态就开始崩溃。

因为能量代谢的过负荷一般在几天内就可恢复,肌纤维的微细损伤也最多7-10天即可恢复,所以它们都不是长久性疲劳的主要因素。总的来看,长久性疲劳还是更多的表现在神经与内分泌方面。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