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雍正王朝:最有自知之明的一位阿哥,雍正对他非常尊敬

2018-03-31 08:41    

《雍正王朝》是一部男人戏,所有的矛盾中心都是围绕着两个字展开的,那就是“权力”,几乎所有的阿哥们都陷入到了对皇位的角逐之中,派系分明,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处处惊心动魄,只不过各个阿哥有的是领军人物,像二阿哥皇太子胤礽,八阿哥胤禩,有的是自己没有实力而成为他人私党,像九阿哥、十阿哥,还有的就是本来自己没有实力,只是别人的附庸,但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慢慢走向前台,自成一派,像四阿哥胤禛,十四阿哥胤禵。

但是在众多你死我活的阿哥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那就是三阿哥胤祉。

历史上的胤祉其实是一位非常出色的皇子,他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或是骑射,在众多的皇子里面,表现都是很突出的,备受康熙喜爱。这一点从电视剧里也可以看出来,当老四胤禛追缴国库欠银的时候,三阿哥胤祉主动去还了欠国库的三十万两白银,这是康熙把自己的体己银子私房钱拿出来给他还了欠国库的银子。

康熙为什么替胤祉掏这笔钱,就是因为胤祉用这笔钱做的是正经事,做的是什么呢,就是一门心思招集文人编书。据史料记载,康熙在畅春园蒙养斋开馆,派胤祉主持纂修《律历渊源》,集律吕、历法和算法于一书,尤长书法而受命书写康熙帝景陵的《神功圣德碑文》,在胤祉的主持下,众多门客的帮助下,终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成书《古今图书集成》,可以说是在学术领域也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可以看出胤祉在诸多阿哥中确实算得是一个另类,是一个学者似的王爷。剧中塑造的胤祉还是比较符合人物的原型的,酷爱学术,温文尔雅,不热心名利。虽然历史上的胤祉结局并不算好,雍正即位后,以“胤祉与太子素亲睦”为由,命“胤祉守护景陵”,发配到遵化的马兰峪为康熙守陵。胤祉心里不高兴,私下发些牢骚,又对怡亲王胤祥之死少哀悼之情。雍正知道后,将胤祉夺爵,幽禁于景山永安亭,最后生病卒于此处。但在电视剧里并没有对他的结局进行刻意的而是默认他是平安终老,得到善终的,我们仅从文学创作的角度上,可以谈一谈胤祉的生存之道。

胤祉一直是置身在众阿哥夺权之外,逍遥的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事实上在众位皇子都把一门心思放在皇位之争上的时候,如果胤祉有所图谋,是不可能不被人其它人察觉的。其实在那种环境下,不管你如何声明自己无心夺权,只怕都不容易被人相信。而胤祉能够做到超然事外,不被皇兄皇弟们看作是竞争对手,除了和他的性格有关系以外,也应该是和他长期的始终如一的不争权不夺利,不结党不站队,“两耳不闻窗外事,埋头只编圣贤书”的处事态度有关。

而在当时的环境下,想要不结党不站队其实是非常困难的,面对拉拢而不肯投靠,很容易就会被对方记恨,起码也是忌讳,面对如狼似虎的兄弟,胤祉醉心学术,用实际行动慢慢告诉他们,自己是对权力毫无野心,你们玩你们的,谁赢了告诉我一声,我给你们磕头就是。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剧中不曾表现出来的背后,胤祉到底是用了多长时间,才让几个角逐权力的小集团放弃了对他的拉拢,还能够不起疑心,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他唯一表现得比较激烈的地方,就是在太子首次被废之前,面对大阿哥对太子的落井下石,胤祉进行了反击。这一方面确实说明了他和太子关系比较友善,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他的一贯表现,所以说出来的话才让人不会觉得他是借机发挥,暗藏私心。相信那番话换个其他阿哥来说,剧情都会有不一样的走向。

与此同时,他还禀行着安守本份的信条,什么事都是以配合为主,不摆架子,不下绊子,该我去做的就义不容辞去做。他出场的每一件事,都没有阴谋在其中。在胤禛追讨国库欠款之初,他没有得到康熙的资助,当时他虽然很不高兴,算是说了一句牢骚话,说“大不了我遣散人员,停止编书”,但最后还是主动还了款。说明老三对老四还是比较支持的,所以雍正即位后,打击八爷党,对没有危害的老三反而比较尊敬。

胤祉从来不强出头,雍正当皇帝,他是哥哥,照样下跪磕头,行人臣之礼,雍正派他的差事,他也绝不推辞,该做的就去做,雍正说什么,他都听着,像他这种身份,处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稍有不慎,就会被人推进坑里给埋了。雍正对他再好,也还是防着他的,而胤祉无兵无权,门下全是文人,根本不够雍正的狼牙棒打天灵盖的。所以,他有自知之明,谨慎小心,不给雍正整治自己的机会(剧中)。

也因为如此,剧中的胤祉给人的印象是人畜无害的,连雍正也没有对他有多少猜忌。相对于剧中争权夺利的几位兄弟来说,他的结局应该算是较好的(以电视剧为准)。做人也是这个道理,要有自知之明,能退一步,最好退两步。小心驶得万年船。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