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健康 >正文

身体那些莫名其妙的“疼痛”, 究竟意味着什么?

2018-03-31 20:04    

疼痛是人们受到体内、体外刺激后产生的异常感觉,但它不是一种独立的感觉,往往与其他感觉一起存在,构成不同的复合感觉,如胀痛、绞痛等;其次疼痛常伴有强烈的情绪色彩,组成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如害怕、焦虑等。

上述两方面是密切不可分的,可互为因果。疼痛特别是慢性疼痛,不单纯是生理学的感觉问题,也是心理学的复杂情绪表现,同时还受社会、环境和文化教育的制约。三者之间互相影响。

慢性疼痛往往是以往的急性刺激导致组织损伤,炎症或神经系统的病变而继发产生的,又称为病理性疼痛,大多为躯体(器质性)疾病的症状之一,但也可能是心理问题(非器质性)的表象,如抑郁、焦虑、躯体形式障碍等,表现为痛觉过敏或痛觉超敏或是慢性疼痛等痛觉异常。

疼痛在临床中普遍存在,每个人一生中都有疼痛的体验,患者疼痛伴发的精神心理基础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一、只有生理上的疼痛才是确确实实的疼痛吗?原因不明的疼痛该如何就诊?

问题一:我有朋友因疼痛“查无因,治疗无效”,一是孙先生,深受腹痛折磨已有四年,做过肠镜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服用过解痉药,注射过止痛针,均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徐女士,她先是浑身疼痛,然后疼痛开始“打游击”,从胸口、腰部到手臂,到处乱窜。检查生理上没病。请问这是怎么回事?——枣庄读者

答:你的两位朋友疼痛的表现很可能与心理因素相关,但不是精神疾病。我接触过类似的病人,经过治疗他们都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就拿抑郁症来说,他们往往会发出疑问:生理疼痛与心理抑郁真的有关联吗?然而许多临床研究证实,抑郁症状的一种躯体化表现正是疼痛。

曾有观点提出,情绪低落是造成疼痛的原因之一。有些抑郁症病人,其抑郁程度越深,与此同时,疼痛的感觉也就越强烈。说明这种疼痛与心情抑郁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有人把这种疼痛称为心理性疼痛,实际上是“抑郁症状躯体化的表现”。

当然,不是所有“原因不明”的疼痛都是罹患了抑郁症,患有各种疼痛的病人不可因此耽误了脏器本身患病的诊治。也就是说,在患有各种各样躯体性疼痛的患者应该到正规医院做身体检查,在查无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到精神科找专业医生进行精神心理检查,然后再由精神科医生决定是否用药或者进行其他心理治疗。

总之,一句话,凡是患有非躯体性疼痛的朋友在确诊后,一定要到精神科去诊断治疗。

二、为什么说病人的错误观念直接影响了镇痛的效果?

问题二:我今年刚满60岁,因为一次铺床单,闪了腰,后来就感觉剧烈疼痛阵阵袭来,现在感觉浑身上下都不舒服。经医院检查并无大碍。我的朋友也跟我说,人老了有个胳膊疼腿疼的很正常,我也认为“忍是美德”,就一直忍耐着。如今这种疼痛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质量,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青岛读者

答:根据你的描述,你很有可能是躯体形式障碍,具体可以到精神科就诊。对于身体的疼痛,从年龄上来看,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将疾病的发生归结于衰老所致,所以,对于自身的疼感,不像年轻人那样表现出强烈的焦虑,这妨碍了他们因疼痛而及时就医。

另外,“忍”的确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但要用对地方。生了病忍着不去治疗,这属于就诊的误区。如果明确了诊断,在医生给患者施治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痛苦,这时候的“忍”,是为了治病,是合理的。比如我曾经身患癌症和糖尿病,动手术时身上要插7个管子,那种疼痛可想而知,但我知道医疗行为对我来说意味着将要康复,也牵动着整个家庭关注的心,因此整个手术过程中我没有吭一声,始终保持微笑,连医护人员都为我捏一把汗。

很多人都用过镇痛剂,但不知道我们的大脑脑下垂体也会分泌一种“天然的镇痛剂”,名叫内啡肽。它只有在我们保持积极、乐观、快乐的心态时才会分泌。一方面,它能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有止痛和欣快感;另一方面,它能提高我们人体的免疫力。所以明确了诊断之后,我们就要适当忍痛以积极发挥“天然的镇痛剂”的作用。

三、除了药物之外,临床上解决疼痛还有哪些有效的心理学干预手段?

问题三:我今年八十岁。每次初上床,不能平躺仰卧。一平躺仰卧,两后下肋疼痛难忍,但赶快翻身打滚,一会儿疼痛消失。再平躺仰卧,就没有疼痛的感觉了。一年多来,天天如此。不知是何原因?有无简单可行的办法缓解?——日照读者

答:从你陈述看,你可能已经做了躯体方面的检查,若没有发现器质性的疾病,而且身体变换姿势疼痛即消失,可能与焦虑有关,所以不必过分紧张,建议你到精神科或者心理科做进一步诊断。

对于疼痛患者的心理干预,下面推荐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1.呼吸止痛法。疼痛时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而后慢吸慢呼,呼吸时双目闭合,想象新鲜空气缓慢进入肺中。

2.分散转移注意力。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可使其疼痛处于抑制状态,减轻其疼痛的感受强度。如看电视、相互交谈、读书看报等,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疼痛就会减轻。

3.暗示。当患者疼痛剧烈时,应该意识到清楚疼痛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说明机体正处在调整状态,疼痛感是暂时的,鼓励患者增强同病魔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消极暗示可引发或增加疼痛;积极暗示却减轻或消除疼痛。故采用积极暗示可使病人放松、消除紧张,提高其痛阈值,对减轻疼痛或止痛有良好效果。如使用安慰剂,配合自我暗示法,或合理利用某些医生的权威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4.松弛止痛法。患者疼痛时如能解除紧张,松弛肌肉,就会减轻或阻断疼痛反应,起到止痛作用。松弛肌肉的方法很多,如叹气、打哈欠、深呼吸、闭目冥思等。

5.刺激健侧皮肤法。疼痛时,可以刺激痛区对侧的健康皮肤,以分散患者对患处疼痛的注意,如左臂痛,可以刺激右臂,刺激的方法如按摩、捏挤、冷敷、涂清凉油等。

6.行为自我控制训练。帮助患者矫正不恰当的疼痛行为表现,如鼓励病人的积极行为表现,还可动员病人家属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