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人文 >正文

毕节之最|猪拱箐:清末黔西北苗民起义的根据地

2018-04-01 16:24    

猪拱箐这个极富动感和情趣的名字听起来就有些不同凡响。这个因作为清末黔西北苗民起义的根据地,在贵州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是响当当的名字,其涵盖面包括八座大山,纵横数十里,其中最高的苗营大山海拔2376.6米,矗立于毕节市的青场镇,是滇黔两省交界处的一个相对高峰。苗营大山地势险要,三面峭岩绝壁,仅北面稍缓,由青松梁子可登上山顶。

猪拱箐之名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传说很久以前的这里山麓住着一户人家,喂养一头猪,喂了几年一直长不大,经常跑到山下的一丘田里去拱泥。有一年冬天的一个傍晚,拱出了一只磬,闪闪发光,腾空飞升起来,飞到天上去了,照亮了半边天。所以得名猪拱磬,后因此地周围都是深山老箐,就渐渐地变成猪拱箐了。

而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猪拱箐,深山老箐的原始风貌早已荡然无存,陡立的山依旧雄伟,爬上山顶,领略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让人感到非常的惬意。

不过,我们所看到的猪拱箐是静默的。

自从一百五十多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苗民起义之后,猪拱箐就是静默的了。它宛然一位历史老人,见证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见证着那些悲壮惨烈的故事,为之黯然神伤,为之沉寂百年。亦宛如一位参悟出什么禅机的智者,俨然立地成佛。

大山直下落难沟,

悬崖陡坎大石头。

元帅遭遇岑公保,

多少英雄把命丢。

山的深处,不时还会传来正在劳作的乡民们的有些粗野的歌声。猪拱箐四周的十里八乡,陶元帅的故事还鲜活地流传,那绘声绘色的讲述,仿佛一切都发生在昨天一样。那刀剑搏击的声音,那轰轰烈烈的场面,似乎都在眼前,都还能听见和看见。

陶新春、陶三春出生于现在的赫章古达,那时属威宁州以机阿克土目辖地,其父是土目家的农奴,被土目家折磨而死。弟兄二人心灵深处从小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待长大以后,两弟兄都身材魁梧,浑身是劲。他们开始为一些不公的事情替别人打抱不平,遭到官兵追杀。他们被迫产生了组织力量反清的想法。先是动员其母亲王氏戴红帽、穿红衣服红鞋子,装成苗仙姑神灵附体,下凡拯救百姓。

按苗仙姑的意思行事,把受苦受难的人们互相组织起来,1857年起,暗中相约开了三次会议。苗仙姑说,要到韭菜坪跳花,谁跳得最好,就来当大家的头。陶氏兄弟二人提着菜刀跳,跳一丈多高,跳得最好。苗仙姑说,还要拜旗,三杆旗子放在地上,谁能拜起来谁才是头。其他人怎么也拜不起来,陶新春、陶三春一拜,旗子自然就立起来了。于是,大家就尊陶氏兄弟二人为头。此后,以苗仙姑的名义在毕节、赫章、威宁一带各族百姓中发仙符,一人一张,发了一万四千多张,要求得到仙符的人某天到韭菜坪集中,而且愿意参加打“毒蛇猛兽”的都可以去。

陶新春组织制造了一万多把弩,有手弩、猎弩;弩可见血封喉,杀伤力极强。另外还有弯刀和斑竹刀,斑竹刀是利用斑竹削尖,擦菜油反复烤制而成,轻巧而尖锐。

1860年5月,陶氏兄弟利用各族同胞到韭菜坪参加降仙大会之机发动起义。起义军一举摧毁三个土司衙门,开粮仓救济穷人,深得民心,生活艰难的很多贫苦农民都“跟着陶大哥走”,队伍很快发展壮大。此后兵分东西两路。一路直指威宁城,明攻不下威宁城,就装成卖扫帚的人,混入威宁城后,一声令下,这些染了油的扫帚分别投掷到预定的重要目标,威宁城内四处起火,四处喊杀声,当时城里尽是草房,火势很猛,吓跑了官兵,起义军又去救火,抢救粮食和物品作军用或者分给穷人。另一路攻下黔西北要隘七星关,控制了通往黔、滇、川三省的交通咽喉。这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那时起义队伍已经很庞大了,七星关至垭关一线都住满了义军。据说义军最辉煌时有三十多万人,扎营九十余里。

义军之举震怒了清廷,清军参将李有恒受钦差大臣田兴恕指派,指挥湘军、滇军和团勇各一部向七星关进剿。陶新春率苗军坚守月余后,主动撤向毕节县西北的猪拱箐。猪拱箐地处滇黔边界,地势险峻,自然条件非常优越。苗军在此修建房屋,开垦耕地,在险要关隘修筑营垒,派兵据守。不久,李有恒从七星关进至猪拱箐东南峰顶山下,多次进攻未逞。同年夏,太平军曾广依部经由大定府北上,李有恒闻讯,慌忙回守毕节。陶新春率领起义军积极配合太平军围攻毕节县城,为太平军筹集粮食,充当向导。李有恒龟缩城内不敢出战。由于长期未能攻克毕节,加之太平军翼王石达开已率领大军到达四川东南,曾广依决定率部入川与之会合。太平军从毕节撤围,取道黔西、仁怀、桐梓等地前往四川,陶新春便率苗军和太平军伤员退回猪拱箐。

1863年,石达开部将李福猷率太平军经过黔西北,陶新春将其迎至猪拱箐休整。在太平军的帮助下,苗军整顿了队伍,逐步建立起各种制度,加强了军事训练,提高了部队的军事素质。在斗争中,苗军的领导核心逐步形成,陶新春被封为“太平天国统兵元帅”,陶三春为二元帅。太平军还派周国瑞给陶军作军师。下有十八大将,其中有彝族大将姬斋先生,有二陶的同母异父兄弟熊草果,有女大将项之秀,有布依族大将罗幺大,有杨应再、熊万顺、杨八、张项七、张项八等,顾朝礼为经略,此外还设有掌柜、宰辅、巨帅、礼师等职。这样,黔西北义军逐渐壮大,猪拱箐根据地日益巩固起来。所以事实上,黔西北苗民起义是以苗民为主的一支多民族组成的农民起义队伍。

黔西北义军以猪拱箐为根据地,活动于大定、黔西、威宁、毕节以及云南镇雄、彝良、大关、昭通和四川边界地区,与各族起义军互相配合,不断打击清军。威宁、大定、镇雄等城都被义军多次攻占。据《毕节县志》载,湘军统领(一说云南巡抚)刘岳昭在给皇太后和皇上的奏折中称:猪拱箐“八山环拱,三省毗连,绝顶孤峰,势凌千仞。贼巢纵一十八里,房屋大小三万余间……”

在民间传说里,义军建立猪拱箐根据地之事也有些神乎其神了。义军先在杨家湾的拱拢坪看到猪拱箐是很高的山峰,就派人去实地调查,在山上找水,找到仙水湾的水,先牵牛去喝,喝了叫九声,又牵羊去喝,喝了又叫九声,又捉雄鸡去喝,喝了又叫九声,这意味着人欢马叫,可以扎营上山。说来也怪,陶元帅在山上建营寨的半年时间里,整个猪拱箐全被雾笼罩着,山下一点也看不到上面的动静。待雾散后,上面已是炊烟袅袅,房子从半山腰至山顶像蜂房一样密集。义军上山以后,山下的百姓看到山顶上出现一颗星,很大很亮,出了八个晚上,当时不知是什么意思,后来人们说那是预示着陶元帅在山上要住八年。

在苗族同胞的传说中,陶元帅有两米多高,力大无穷,建营时他在高山上割草盖房,一抱粗捆一把草,捆好就往身后丢,一早上下来,他一个人割了一片山,却一把草也没有找到,原来是甩到40公里以外的毕节城郊东关坡去了,那里的人捡来盖了一条街。

义军另外还在附近的红岩尖山和今赫章境内的海马姑建有据点。各个据点间用铜锣传递信号,用敲打不同的次数来表示不同的信号,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地传递,直到目的地。在附近的山头间,或者山顶与山腰之间,则用斑竹筒埋在地下作为通信工具。几个点之间互为犄角,相互照应,所以能够长期固守。

在苗营大山上,当年的战壕仍然纵横交错。过街楼和环营门,据说当年插满了旗子,而今都成了种满庄稼的土地。只是一百多年后,原来的山神庙还依旧是山神庙,不过盖上了的水泥板,简易的庙房有了些现代元素。乡民们传说,陶元帅经常带人去打猎,经过山神庙时,打得猎物就祭拜山神,空手而归时,他也要到山神庙里,不过他不是祭拜山神,他是去指责山神,用手指弹山神的头,并说:“你何不保佑我猎获点山货?”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信鬼神者十有八九,从敢于指责、戏弄山神这件事上,可以看到义军领袖陶元帅的鲜明个性和叛逆精神。

曾经驻军十余万的猪拱箐,在那八年的时间里是多么热火。而百年沉寂后的猪拱箐就在我们眼前,有些冷峻,有些孤独。不过猪拱箐的故事一直让人们不会忘记。“折戟沉沙铁未销”,一百五十多年以来,乡民们年年都会从山上拾到兵器或生活用品,最多的是铅弹。每拾到义军遗物,上年纪的人就会给青年人讲起猪拱箐的故事,不过是年代久远,故事逐渐披上了神秘面纱。二营顶上,还有已被打破了的当年陶三春用过的磨子。在当年作为“兵工厂”的山洞里,四千多人在里面熬硝,可惜此洞已被清军炸封,但石岩上还留下12个捣制火药的石臼。

巡抚行营、万里壕等打上当时烙印的地名,在猪拱箐随处可见。五股份子、几股岔、几块坪等地名更是具有纪念意义的。据传在战乱中,陶三春带一股军队从煤洞坪杀出重围,边打边走过大小丫口,遭遇五股敌军,展开肉搏,此地就叫五股份子。后又在一个岔道口遭遇几股敌军埋伏,这个岔道后来就叫几股岔。在沿途的一次肉搏战中,陶三春身上多处负伤,几块肉皮吊着,此后这个地方就叫几块坪,逐渐地演变成了鸡块坪。而红岩的得名则是义军与清军大战,死人无数,血水染红了岩石,因而叫红岩,染红了山下的河水,叫红岩河。当年的悲壮和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王长毛来不叫人,

暗投清军害苗民。

哪天元帅抓到你,

叫你狗命活不成。

当地的民歌这样的传唱着。黔西北苗民起义的失败,据传是败在一个叫王长毛的人手上。

清同治六年即1867年正月,朝廷调云、贵、川、桂、湘五省10万兵力在云贵总督劳崇光、云南巡抚岑毓英(岑公保)的带领下对猪拱箐进行围剿,遭到义军的顽强抵抗。岑毓英见强攻不下,便以一马之地(指一匹马一天以内尽力跑过的地方,这里指土地面积)收买义军马倌王长毛作为内应。王长毛给清军传递信号:“前山无路后山来,顺着毛葛藤爬上来。”1867年6月19日,正当几经血战的义军昏昏欲睡时,清军在王长毛指引下沿后山攀着毛葛藤进入猪拱箐防线内,与义军短兵相接。王长毛见清军一时不能取胜,乘人不备抽刀砍倒帅旗,换上清军旗帜,致使义军军心涣散,无心再战,猪拱箐根据地陷落。山上山下,滚死打死双方人马数万。随后,清军一把火,义军营寨顿时火光冲天,烧了七天七夜。

也有另一说法。苗民义军与清军对峙数月之久,军火、粮食极度缺乏,形势日趋危急。更为严重的是,在起义高潮时迫于形势参加起义的土目,这时大都动摇,纷纷投敌。岑毓英等还根据少数民族“连袂踏歌,此唱彼和,以传心事”的习俗,编写瓦解起义军斗志的歌词,让清军中的苗、彝族士兵“遍山环歌”,致使起义军“闻歌而逸去者万余人”。清军利用起义军哨兵轮换吃饭之际,发动总攻。潜伏在起义军内部的投敌分子“导官兵自其守处入”,清军大队束草填壕,攻入起义军阵地。经过激烈战斗,陶新春率领起义军余部退到山顶继续抗击。中午,清军发射火箭,焚烧山顶的房屋和帐篷。

据传,岑毓英带兵十余万人,有钢炮、牛耳炮等先进武器;而义军用的则是弩箭、标枪、大刀等,最先进的是木制的大炮,大青冈木制成,一次可装一斗二升火药,多数是一次性使用,最好的可以用三次,杀伤力也是很强的,一炮就可摧垮半边山,现在的有些山丫口,就是当年大炮打出来的。双方对峙,岑公保久攻不下,就去找算命先生,算命先生说桃花开和产桃之时都是处在桃(陶)盛的时期,不宜大打。先悠着打,待桃子落完的时节再攻打。又有阴阳给他建议说,山下原有的两个小湖泊是苗营大山的眼睛,要攻大山须先把这两支眼弄瞎,于是岑公保就派人把两个湖泊决口,放干里面的水。

关于陶母也有很多神话的传说。清兵企图通过从山下挖地道袭击义军,陶母用坛子倒置于地,可听到下面清军的活动,就告知二陶,说清军要炸山了。于是囤积山上所有的水,从山上倒下去,把清军火药浸湿了,粉碎了清军阴谋。《毕节县志》亦载:“陶母向传有邪术,每以扇对火照之,即知官兵多少及胜负所在,每验,故诸苗誓死奉之。是日为雷击毙。六月辛丑大军攻猪拱箐计围贼四月余……”

贵州咸(丰)同(治)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地书写了崭新篇章,据《咸同贵州军事史》统计,贵州当时十二府、十四厅、十三州、三十四县,有七分之六被各族义军占领过,只有四府(贵阳、遵义、安顺、黎平)、二厅(水城、郎岱)、一州(平远)、三县(毕节、龙泉、余庆)未被各族义军占领。陶氏弟兄领导的黔西北起义雄据黔西北八年之久,是在当时众多的义军队伍中唯一长时期建立了根据地的,在贵州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民族义军之间互相支援,并肩作战,号军何大五,苗军岩大五、祝万春、何玉堂等部都派兵支援过猪拱箐和海马姑。更为重要的是,在当时的贵州各族义军中,黔西北义军是与太平军关系最为密切,受太平军影响最深。

咸丰十一年(1861年)五月,太平军曾广依部抵大定、毕节,陶新春的义军与之联合围攻毕节城70天,太平军采用传统的地道战术,“雇苗之善挖煤者于南门外民房内掘进,已抵小校场城脚,克期举火”,开沟引响水滩河水入城,“城中汹惧”,虽几次都被清军发觉未成,却让苗民义军开阔了视野,后来在保卫猪拱箐的战斗中,他们就利用挖沟掘渠,引水灌壕的办法,粉碎了清军的阴谋。太平军为义军传授“击刺”“号令虚实”的作战方法,帮助他们制造武器。苗民义军在太平军的配合下根据猪拱箐的地形,以巨石凿空,内装火药、铅弹,凿口牵出引线后用泥筑紧,制造了一种杀伤力很强的“石火轮”,使用时点上引线即往山下滚。在1867年清军围攻猪拱箐时,义军使用此器仅两天时间,就摧毁清军营垒二十多座,炸死清军官兵四五百人。后来岑公保采用倚半山偏岩、编制有弹性的竹篾垫子搭棚来防御,篾垫子可把石火轮弹下山去。

陶新春义军还学会了太平军的防御战术。他们根据地形,在猪拱箐险要处设兵据守,留小道与海马姑据点相通。布置极为严密,外有二龙关、大丫口、小丫口三隘为门户,“悉置坚垒”,每一战略要地则留一人家看守,据《贵州通志·前事志》载:“家东南者守西北,家西北者守东南,互相牵制,莫敢二心”。同时还学到了作战技术和经验,据余昭《平定猪拱箐苗匪始末记》载:猪拱箐义军“自伙发逆(太平军)后,狡悍异常”,《莫友芝上李中堂书》亦载:“苗性狡诈,每官兵初至,常示弱以诱其深入,前后皆伏悍苗以迎敌,而断归路”。

在苗营大山的山顶上,当年的陶元帅指挥所,尽管是炎炎烈日,呼呼的山风却让我们感到了凉爽。放眼望去,想到“八山环拱”,心里的感觉又与“一览众山小”有了点说不清楚的异样。

俱往矣!一切都走进了历史。只有大山依旧是原来的大山,发生在这沉寂的大山上的故事,尽管过去一百多年了,还是那样的令人震撼。(文/刘靖林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毕节发布

监制:金明忠

责编:黎荣

编辑:张河源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