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旅游 >正文

济南魅力老街巷,您都了解吗?

2018-04-01 18:46    

无论城市发展如何迅猛繁华,它们都是最市井、最地道,最生气勃发的存在。这里的每一座门楼、每一眼深井、每一棵老树、每一扇影壁……都藏着一个个令人称奇的故事。

柳牵水绕曲水亭

大明湖南门往北,百花洲之南,是一条柳牵水绕的街道,这里便是曲水亭街。小桥、流水、柳树和亭榭,构成了一幅清俗自然的美丽图画。曲水亭里坐着几位老人,悠闲地拉着家常,亭柱上刻着一副对联:“曲水流觞雅士情,荷香送爽棋琴韵。”古时,曲水亭是文人墨客饮酒对诗的地方,民国时期,明湖船家的后人赵嘉麟开始主管曲水亭,当时的曲水亭棋社远近闻名,现已成为普通百姓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百花洲

追溯到一千年前,宋代的百花洲,比现在大得多。在今百花洲东岸一带的民居所在地原为水中小岛,小岛名为百花台。百花台因百花得名,又因百花堤为北宋齐州(今济南)知州曾巩所建。因曾巩是江西南丰人,所以亦名“南丰台”。

长春观街

长春观街位于市中区泺源大街街道办事处北部。仅100米,宽约10余米的小街,因长春观坐落街北侧而得名,是济南的第一条街。也是是济南保存至今历史最悠久的道观之一,具体创建的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北宋大观五年年(公元1111年),其时名为“大庵”。后来名声大振,与北京的白云观等成为四大名观之一。

根据记载,宋朝时,济南沿称齐州,1116年升州为府,齐州遂为济南府,这是济南府最早的记载。而《历城县志》记,长春观前身“大庵”建于北宋(1111年),是济南历史最悠久的道观。比“济南府”的出现早五年。因此便有“先有长春观,后有济南府”的说法。

翔凤巷

翔凤巷位于济南老城区,东起平泉胡同,西止芙蓉街,是济南最窄的小巷,宽度仅为80厘米,此条小巷旧时为两边房子的墙缝形成,俗称“墙缝巷”,后取其谐音翔凤巷,寓意为让凤凰飞到这里图个吉祥。传说当年清军打进济南,使王府西边濯缨湖等一大片地方渐渐荒废为民而用。濯缨湖也被人们称为王府池子。一些有钱人看好这泉水胜地,想办法在此买地建房子,于是渐渐形成了西更道街、西辕门街、魏家胡同、王府池子街等街巷。

那时巷子东段两侧盖房,因墙壁隔得太近怕走不开人,所以两户人家提出各自“让一让”,形成了现在的宽度,人们便把小巷称为“让让巷”,这也体现了邻里和谐的传统美德。直到今天街中一间房的墙上,仍嵌着清咸丰元年“翔凤巷”的刻石。

辘轳把子街

辘轳把子街是济南的一条古老的小巷子,也就二十多米,两米多宽,东起曲水亭街,西止东花墙子街,北邻泮壁街,南邻涌泉胡同。从巷子口进去一段,右拐一段,再左拐一段,此街弯曲形状很像早些年代汲水井口的辘轳把子,故名。

1924年《续修历城县志•城厢图》绘有此街位置,未注街名。1934年《济南市政府市区测量报告书》载为“辘轳把子街”。街名源于此街形状像井台打水用的辘轳把手,可谓济南象形街巷和地名的代表。

济南贡院墙根街

汞院墙根街位于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办事处辖区东部,是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北起大明湖路,南止省府东街,东通西奎文街和茶巷。 长420米,宽5~8米, 路东是居民区,路西为山东省人民政府东墙。明、清时代的科举考场,称贡院——此街因在彼时的贡院东墙外而得名。明代称贡院巷,后来改称贡院墙根街。

这条街的南头东侧是一座清代照壁,即是过去的状元墙。如今,昔日的贡院已不知所踪,这堵“状元墙”便是是济南贡院仅存的一抹印记。“状元墙”为明、清时期济南贡院正门外的照壁。

如今,那堵状元墙,已经成为了“泉城古韵”文化长廊,人们沿着墙根踱着步,就能了解泉城的故事,感受老济南的美——不知不觉,就能一气儿从泉城路,溜达到大明湖。

西更道街

济南过去有句俗话叫:“东更道,西更道,王府池子二郎庙”,这是说的济南老城区的四条街道。其中“东更道,西更道”是指今珍珠泉东西两侧的两条街道。

西更道街紧挨着珍珠泉大院,珍珠泉畔历代都是官衙府邸。北宋时的曾巩其府邸,即在此附近,靠近百花洲一带。金末元初为山东行省兼兵马都元帅张荣府邸,后来明德王朱见漭在此建德王府,清代的巡抚公署也在此处。

西辕门街

从西更道街北走不远就有一条东西向的小巷,西辕门街。此街长不足30米,住户只有3家,算得上泉城最短、住户最少的街了。辕门是古代帝王巡狩、田猎,止宿在险阻之处,临时用车子交叉搭成一个半圆形的门,称为辕门。后专指将帅的营门或督抚等官署的外门。

珍珠泉畔历代都是官衙府邸。北宋时的曾巩其府邸即在此附近,靠近百花洲一带。金末元初为山东行省兼兵马都元帅张荣府邸,后来明德王朱见漭在此建德王府,清代的巡抚公署也在此处。

东花墙子街 西花墙子街

东花墙子街与西花墙子街,是两条街。东花墙子街,北起轱辘把子街西口,南止马市街北口,东临曲水亭街,西临西花墙子街。西花墙子街,位于府学西邻,南接芙蓉街北口,北起府学西庑街南口,东临东花墙子街。沿着芙蓉街走到尽头,就是一条长长的小胡同,这便是西花墙子街。

东花墙子街与西花墙子街的取名,源于济南府学文庙。建于北宋、到明清至民国又多次重修的文庙,是济南的文化教育中心。文庙周边街道的取名,多与文庙有关。府文庙的院墙,是用砖砌起来的且呈镂空图案花样,俗称“花墙子”。位于文庙东院墙外的街,称为东花墙子街,文庙西院墙以西称为西花墙子街。

马市街

马市街在原济南府学(即孔子庙)大门南侧。辛亥革命前,为尊崇孔子,经过府学门前,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游人或来府学祭孔,都会将马拴在此街,故名马市街。马市街西侧是泮池,“泮池”又称“泮宫”,是位于大成门正前方的半月形水池,意即“泮宫之池”,它是官学的标志。依古礼,天子太学中央有一座学宫,称为“辟雍”,四周环水,而诸侯之学只能南面泮水,故称“泮宫”。

金菊巷

金菊巷在芙蓉街以北,是一条东西向的小巷;东接西更道街,西连芙蓉街。燕喜饭庄、咸宜钱庄、英华斋装裱店等老字号都诞生在这里。巷子虽不长,但对于老济南来说,名气却很大。巷子有几处完整的四合院院落,想感受老济南的奢华,非金菊巷莫属。金菊巷街名源于此街住过的一个名叫菊花的女人的美丽传说。

在小巷北侧,从东向西数4个院门分别是金菊巷1、3、5、7号,每个院门口都挂了一块牌匾,上面写有“济南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金菊巷燕喜堂及传统民居”。4个院落中,1号院大门上方挂着上书“燕喜堂老宅”字样的牌匾。1932年3月,鲁菜饭馆燕喜堂在这里开业,时值南燕北归的时节,主人家便给饭店起了这样的名字。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后,燕喜堂老店倒闭,曾经红透济南半边天的饭馆只留下一处旧址。

这些老屋中,建筑保存较完好的要数金菊巷5号和7号院的咸宜钱庄,也是巷子中建筑最精美的宅子。5号院,正门为青砖黑瓦的门楼,拱券上还有象征“五福临门”的5只石雕蝙蝠,上方石匾上雕有“咸宜”两字。7号院是目前唯一能“长驱直入”的院落,里面有近10米高的2层洋楼,还有5个小型四合院。

后宰门街

后宰门街古时名为百花桥街,在明成化二年(1466年)建成德王府后,它的北门名为广智门,俗称厚宰门。此街不在厚宰门之内,但清代称作厚宰门街。后又被人们讹传为后宰门街。在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历城县志·建置考》记载:“百花桥街:德府后”。

在清代、民国年间这条街处于老城的重要地位,而且又紧挨着大明湖,因此经济发达,商贸繁荣,算得上当时济南老城区的经济中心。街上开设的店铺自然很多,像卖黑肥皂的同心合、庆育堂药店、远兴斋酱香园、同元楼饭庄等很著名的店铺,虽然现在它们湮没在时光的沙漏中,现在也有不少老字号店铺重新焕发着新的生机,例如:一大糕点、老街巷餐厅、朵朵开素食餐厅,街的西端还有老城内的惟一的基督教的教堂。

芙蓉街

芙蓉街是济南的一条老街老巷,如今却是全济南最人头攒动的地方,这里不仅由济南最正宗的传统美食,还几乎囊括了全国各地的风味小吃!各种各样的美食,绝对满足你的味蕾。

王府池子街

顺着西更道街边一条窄小的胡同向西,就是王府池子街,这条街因靠近王府池子而得名。它北至起凤桥街,南接平泉胡同,街上有很多小户门楼,静谧清新。街旁一池碧水,就是王府池子,也叫濯缨泉,泉池碧波荡漾,四周被青色砖瓦的老屋环抱。

可能每个人记忆中都有一条老街,古韵与古风就是老街的风情,承载着一代人挥之不去的童年记忆。街头巷尾弥漫着老小吃的独特气味,匠心别具的古民宅飞檐翘角,斑驳的青石板路,还有深藏巷中小贩的叫卖声,都是那样的令人难以忘怀。据记载,老济南有着“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现在的济南,虽然放眼望去已然是一片高楼大厦,而那些老巷子,依然根深蒂固的活在老济南人的记忆里。

图文来源网络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