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汽车 >正文

特斯拉或将一锅端掉二线豪华?5个数字带你读懂10月车市

2018-04-01 20:10    

文|女青鲶

图|Taec.Ji 、网络

今年“银十”的车市数据算不上漂亮,国内销量同比上涨2.1%,与过往同期两位数的增幅相去甚远。轿车、SUV、MPV三大板块中,依然仅有SUV独撑大局。轿车、MPV保持着同比下滑走势。

在这摇摆的微增长态势下,马太效应也愈发凸显。

强者在形成一定的优势积累之后,于今年集中爆发,并在年底形成最后的冲刺。在南北大众、上汽通用形成的国内车企第一集团,和月销过10万辆的第二集团中,除了上汽通用五菱10月销量微跌,其他都保持着远超大盘的增幅。

反观另一些品牌的业绩则出现了“大滑坡”,连传统销售旺季“金九银十”的到来都无法扭转。

数据一:一、二

截止10月,上汽大众与一汽-大众分别以1,594,292辆和1,545,216辆的国内累积销量,位列车企销量排行榜的冠亚军。

作为第一批在中国市场成长起来的合资品牌,南北大众就像别人家的孩子,成功之路难以复制。

就拿今年来说,在历经多次换代的销售主力车型朗逸、桑塔纳、途观、POLO,以及在高端化上形成突破的途昂的助力下,不出意外,上汽大众将继续蝉联年度车企销量第一。

一汽-大众则在无法分享SUV市场红利的前提下(不包括奥迪里的SUV产品),凭借雄踞B级车市场的迈腾,以及速腾、捷达等多款月均销量近三万的车型,将昔日的亚军上汽通用甩在身后。

尽管这两年来日系品牌大行其道,东风本田、广汽本田的表现十分强势,南北大众也一度深陷各种争议,但想要撼动德系品牌的根基,改变目前德系份额排名第二、日系第三的市场格局,似乎并不容易。

数据二:125,201

上个月,我还在称赞9月销量破十万的吉利是最得意的自主品牌,10月,它就以125,201辆的月度销量新高,再次锁定自主阵营的冠军宝座。

作为自主品牌中为数不多的SUV、轿车两条腿均衡发展的品牌,吉利10月轿车与SUV的销量比为4.5:5.5。

其中,吉利新帝豪10月售出新车27,033辆,在轿车排行榜中排名第4,仅次于卡罗拉,为国产轿车销量第一;SUV排行榜中,博越以29,530辆的销量排名第4,帝豪GS以16,023辆的销量排名13名。相比上月,销量名次都有所提升。

今天1-10月份,吉利累计销量已经达到95.22万辆,同比上涨71.5%,距离年初制定的10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不到5万辆,完成了调整后110万辆年度目标的87%。达成年度目标已经毫无悬念。

作为自主品牌中的优等生,吉利在获得了出色的销量业绩的同时,也已经树立了不错的品牌口碑。这时候,即将于11月底正式上市的领克01就显得格外重要了。领克会不会成为继WEY以后又一个快速过万的现象级新品牌,将直接影响到吉利未来品牌口碑高端化的打造。

目前其2.0T系列的预售价格为17万-24万元。所在价格区间有途观、CR-V、RAV4荣放、翼虎等竞品。很显然,领克希望与众多合资品牌展开一场面对面的争夺战。

数据三:16,167

面对10月哈弗H1、H2、H5、H6、H7多款车型呈现的同比下滑态势,WEY品牌的不断突破无疑是长城汽车的一支镇定剂。

VV7 10月再创销量新高,售出新车8153辆。而定价更加亲民的VV5在第二个完整销售月中,销量就达到8014辆,要知道VV7是在上市6个月后,才突破八千大关的。而两款车型叠加的威力,使得WEY品牌10月销量高达16,167辆。

历经哈弗H8、H9、H7的接连冲高失败后,长城汽车终于在WEY品牌销量的不断攀升中,成功迈上了自主品牌高端化之路。

尽管对于即将到来的新品牌领克与WEY的战斗,大家都在作壁上观,但是我以为,单从领克01的预售价格和WEY VV7、VV5目前的售价来看,双方很难产生正面冲突。

相对谨慎的WEY目前正在对15万-18万元区间市场进行抢夺,即使是传闻中即将登场的新成员VV6,我相信也不会超出这一价格区间。而领克重点瞄准的则是难度更大的20万元级别市场。双方重叠的价位区间仅在17万-18万元。想要看双方销量肉搏的看客们,估计要失望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同样作为自主品牌的高端化利器,品牌溢价力与口碑的对比是在所难免的了。

数据四:9

秋风萧瑟,却难抵新能源车市场春意盎然。连续9个月月度销量环比增长的新能源汽车,10月售出新车9.1万辆。

形成持续拉升走势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限购政策、双积分政策等政府导向的作用;

二、越来越多的车企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展重点

可以大胆预测,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仍将持续走高,甚至超过工信部部长苗圩预测的年底将有30%的同比增幅。

不过连续的销量增长,并不能等同于健康的发展。现在的新能源汽车,依旧像家长管教下的孩子,三不五时曝出些见不得光的小动作。并且放眼望去,除了特斯拉等少数车型,包括销量排名前五的北汽EC系列、知豆D2、比亚迪秦、江淮IEV、全球鹰K系在内的绝大多数车型,仍是消费者面对城市限牌政策时无可奈何的代替品。

何时我们能够化政策产业层面的强制转型,为企业技术上的主动革新,新能源汽车市场才能进入健康成长的快车道。

数据五:?

你没看错,这是一个“问号”。看到最新出炉的10月豪华品牌销量排行榜时,我的脑中闪过一个问题,三年后的特斯拉,会在这个榜单之上位居第几?

“三年后在中国落地生产”--就在马斯克首次给出 面在华投产的 准确时间节点的几天后,中国外交部表示,将在2018年6月前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开展放开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试点工作,并将逐步降低汽车关税。

从马斯克的松口到我国政策态度上的松动,特斯拉在自贸区国产,显然只是个时间问题。但即便如此,“三年之期”依然让其他电动车制造商松了一口气。对于众多处在萌芽期的新电动车品牌,以及尚不成气候的传统车企电动车板块来说,至少在近三年内,这条鲶鱼都不会形成有力威胁。

但是我想问的是,三年后呢?

从2015年的7%,到2016年的14%,到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已经提升至全球销量的19%。根据前三季度财报,特斯拉在全球共交付新车73,237辆,也就是说其中的13,915辆是在中国销售的。这在豪华品牌中已经超越了国产六年的DS(4283辆)和国产一年多的讴歌(10,534辆)。

倘若三年过后,运输、人工、本地化采购零部件、建厂、国内汽车政策等一切问题准备就绪,寄希望于中国产能辐射整个亚太地区的特斯拉,必将会成为新能源品牌,乃至沃尔沃、林肯、英菲尼迪等二条豪华品牌的头号劲敌之一。

你猜到那时,作为豪华新贵的特斯拉会位居国内豪华品牌阵营的第几位?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