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中国足球 >正文

国足洋帅的北漂故事:米卢带队打进世界杯 银狐临场现神威

2020-04-06 04:12    

从1992年的施拉普纳开始,中国足球进入了洋帅时代,来自不同国家的足球教练给这里的足球带来很多新鲜的理念,与之而来的也有复杂的局面。每一个来当北漂的洋帅,背后都是一段艰辛的故事。第一位洋帅:施拉普纳

施拉普纳

若将50年代中国与匈牙利的足球合作暂不计入,在改革开放时代敢于来中国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德国的施拉普纳。在那个思想解放的时代,年维泗、张宏根、苏永舜、曾雪麟、高丰文、徐根宝等本土历代教头,带领国足在洲际大赛和世界大赛上迟迟没有取得那关键性的突破:亚洲杯夺冠,世界杯入围。“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呼声甚至可以说成为了时代强音,在这种背景下,“施大爷”走到了历史的前台,成为了寻求改变的突破口。

现在看来这位德国教头的到来更多的还是观感上的冲击,毕竟洋人带国足还是破天荒的头一遭。1992年6月15日,顶着“德国年度十佳教练”光环的施大爷成为了国足主帅,他提出的“豹子精神”是对国足传统作风的第一次改变尝试。1993年,“施大爷”还上了一次春晚当观众,被冯巩在小品中拿来当说词拍卖头发,他那稀疏的发量真可以说“是一脑袋金条啊”,而且确实“这头发是为中国足球而掉的”;从现场的热烈反响看,不难理解施拉普纳的执教还是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只是现实是残酷的,如果说中国队在92年亚洲杯上名列第3的成绩还算不错,那施大爷的关键绩效世预赛,却在次年5月折戟约旦伊尔比德,宣告国足冲击美国世界杯失败而未竟。自那之后施拉普纳就改任“顾问”,实际上已被架空,世预赛结束后合约期满未或留任。故事就这么平平淡淡地结束了。最传奇洋帅:米卢

接下来的一个周期,那个时代的土帅楷模戚务生成为国家队的带路人,人们打破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盲信,再次选择走自强之路。可惜的是老球迷们公认的史上最强“97国足”,那一批最有希望打进世界杯的、中国足球职业化初期红利最大的受益者们,没能去法兰西一展才华,金州一战断送了球队的大好希望,戚务生也在“庸才”的声讨中走下神坛。只是随后继任而来的英国人霍顿,执教表现平平,甚至还爆出过与球员发生矛盾的传言,最终落寞离任。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