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 >综合体育 >电子竞技 >正文

“那个男人”微笑的背后—Valve公司发展史

2020-04-07 10:04    

笔者一直持有一个观点:游戏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公司有两家,一个叫Valve,另一个叫RockStar。如果说R星给人的感觉是“一款游戏竟然能做成这样”,那Valve给人的感觉便是,“游戏竟然还能这么做”。

Valve软件公司,俗称V社,是一家专门开发电子游戏的公司。在V社20多年的发展长河里,玩家们见到了无数精致的游戏。比如:不会数3的《半衰期》(通称半条命)系列,令众多玩家沉迷开箱的《反恐精英》系列,以及3D晕眩症患者痛心疾首的《传送门》系列等。随着STEAM在天朝的拥趸越来越多,大量的玩家被加布·纽维尔(下文称G胖)的微笑所俘获,如同蒙娜丽莎的微笑一般,G胖的微笑后面也藏着一个个90%off的秘密。

“红色阀门”的游戏革命

那是1996年的西雅图,那时候G胖的微笑还仅仅只是个微笑,他和师出同门的微软程序员麦克·哈灵顿一同创建了Valve软件公司。最初他们想要自己开发游戏引擎,在看过了FPS之父约翰·卡马克用于开发《雷神之锤》的QUAKE1引擎以后,二人决定向id software索取授权,在该引擎的基础上开发一款FPS游戏。二人通过在id software的朋友麦肯·阿伯拉什的引荐,顺利的在大家都不看好二人公司的情况下拿到了授权,但是却迎来了另一个难题。公司的名字叫什么?

年轻的G胖和哈灵顿冥思苦想,于是,Valve这个未来20年的业界巨头诞生了。紧接着,G胖凭借着自己的个人魅力邀请到了在大学送外卖的约翰·古斯里和史蒂夫·邦德,二人随后也都从大学里退学。公司基本成型以后,他们又开始到处挖人,就连老东家微软也没有逃过。待到人员齐备以后,有福的男人G胖又接到了Sierra(雪乐山)的橄榄枝。顺便一提,这家公司上一个想要收购的对象正是提供了引擎的id software。不过雪乐山的要求确实很苛刻—“超越《雷神之锤》”。这在当时看起来确实脱离了现实,于是V社决定在游戏故事和代入感上下功夫。id追求的是射击的速度感和娱乐感,所以约翰·卡马克说过:“FPS游戏的背景就像A片里面的情节,虽然要有,但是不是最重要的。”然而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V社打破了这一桎梏,诞生了后来名震天下的系列—《半衰期》。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