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娱乐 >电影 >正文

打造稀缺!这可能是网络大电影行业挣钱的唯一法门

2018-04-04 22:29    

聊起网络大电影,大家最关心的就是,究竟什么样的网络大电影才能赚到钱?

有人在努力跪舔网友迎合观众却发现观众越来越聪明,有人发誓要引领观众却发现观众并不领情,有人只是把网络大电影当成捞钱的工具,看到什么赚钱就拍什么,跟风山寨蹭IP无所不用其极,有人则我行我素坚持自己的“追求”,觉得所有网大都是烂片,只等自己一鸣惊人……

注意,在剧情、制作都还过得去的前提下,网络大电影要想赚钱,我们给出的观点是——打造网络大电影行业的稀缺!“稀缺”也可以说是独特性,或者也可以叫“捞偏门”。

《道士出山》为什么能打响网大第一枪?因为林正英道士情结+院线里不不可能看到的题材,这就是稀缺!

《山炮进城》为什么能成为票房冠军?因为网络大电影第一次全明星阵容+东北喜剧,这就是稀缺!

《斗战胜佛》为什么能拿到2600万分账?因为陈浩民主演网大,二十年之后重现“美猴王”,这就是稀缺!

《孤岛终结》为什么备受关注?因为7万元拍的科幻竟然还获奖了,这就是稀缺!

其实不仅是网络大电影,网络大电影的从业人员本身也应该把自己打造成稀缺资源。只有这样,在一部作品获得认可之后,才可能接触到更多资源,获得更多机会。

导演的稀缺是什么?是你不仅能导演还能写剧本,是你能用50万的钱拍出80万的效果,是你能用有限的资源拍出超出观众预期的电影,是你对某类型题材的作品比其他导演更擅长,是既能满足自己的创作激情又能给投资人带来商业回报……

编剧的稀缺是什么?是手快活好价低不矫情,是既懂得资方需求又能摸清市场规律,是对某一类题材比其他编剧更有优势,是既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也有一周出一稿的速度……

据说,乌尔善导演在电影风格和类型上就特别追求独特性,为此,还刻意排除了自己不擅长以及已有成功作品的电影类型,比如青春、爱情,反而选择了国内电影稀缺的类型,专注研究武侠、魔幻、史诗,用自己的作品填补空白。

所以乌尔善在用550万拍完《刀见笑》之后,就获得了执导《画皮2》、《寻龙诀》等大片的机会,前者刷新华语电影史票房纪录,后者被称为唯一“不毁原著”的电影,乌尔善一跃成为国内一流导演。

网络大电影是一个变化非常快的行业,内容的流行速度与热门的题材风格两三月就可能变换一次,你策划的时候是热门题材,等你上线的时候已经题材同质化严重。虽然现在网络大电影的题材同质化严重,就是因为大家已经把大多数题材都拍了个遍,但对同类型题材缺乏创新能力。这里我们总结了网络大电影离目前的几个稀缺题材,供大家参考。

1、新闻故事。奇树有鱼的《太平洋大逃杀》还没上线就备受期待,就是因为高群书导演+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2、职业故事。关于职业的电视剧不少,比如《急诊科医生》、《离婚律师》等,但关于职业的电影却很少,其实把握了时代特点,不同职业可以赋予不同的作品新奇感。记得之前有部网络大电影叫《催乳师》,不管拍得怎么样,题材上还是挺有吸引力的。还有一种职业+幻想类题材,如《记忆大师》、《造梦师》、《命运规划局》……

3、司法故事。以前有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近期有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电视剧里有《人民的名义》,但对网络大电影来说,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4、科幻故事。《三体》难产,中国至今没有一部能拿得出手的科幻片,所以7万元拍的获奖网络大电影《孤岛终结》才让人惊艳!

5、系列故事。现在网络大电影系列化、IP化几乎已成行业共识,但大多数公司却空有系列化的“想法”,却没有系列化的“决心”。

本山传媒的小成本电视剧《乡村爱情》系列,拍了九部,持续了十年,已经是电视剧里生命力和盈利能力最强的系列剧,但在国内电影行业,还没有太成功的系列电影。一个系列能拍到3,就已经很不错了!徐峥的“囧”系列拍到了第3部,郭敬明的《小时代》拍到了第3部,网络大电影里最成功的系列应该就是《大梦西游》系列,《二龙湖浩哥》系列和《山炮进城》系列!

寻找稀缺题材,稀缺故事,如果不是稀缺题材,那就在原有题材上追求创新追求独特性,用独特的结构,独特的叙述方式,独特的拍摄手法……总之,让自己成为稀缺人才,让自己的作品成为稀缺作品!

我们一直不鼓励去跟风,但也不看好创作上的不思进取原地踏步,跟风山寨是重复别人,原地踏步是重复自己。

我们希望每一部网络大电影都能够尽量有价值有意义有追求,商业片能有个商业片的样子,文艺片也能有文艺片的深度,不管你的偶像是宁浩、贾樟柯,还是徐浩峰,至少应该懂得拒绝平庸!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