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国际 >正文

西方人说他们成功是因为包容,那印第安人呢?

2018-04-05 16:35    

我到美国,刚开始不是学经济学。那时中国正进行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我就想到学经济学。一路学下来,学的理论就是市场、私有产权保护、民主、包容,以为这样就能把经济搞好。

但是后来,我的思想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变化的诱因是清华大学让我开一门关于中国经济的课。

文一教授做客观视频工作室(图截自采访视频)

刚开始我不愿意接受这个课。谈到中国经济,就觉得中国经济数据不准确,好像都是政府造假做的。宏观经济学如果要用数据,就是GDP、通货膨胀率、投资、就业率等,往模型里一套,看模型能不能解释。中国的数据不准确,怎么能用模型来套呢?

但是后来因为学校确实需要这门课,我一下就想到林毅夫的书——《中国的奇迹》,他也送了我一本,我开始产生一些思想上的松动。林毅夫的书从具体的经济出发,讲到非洲独立、一系列产业政策、这些产业政策为什么在有的国家比较成功/失败。关于中国的经济奇迹,它讲中国计划经济下的经济制度,内生于一种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有一个想赶英超美、急需工业化的战略,就需搞出一套体制设计,不管是政治制度还是经济制度,来来为它服务。

我还是没有完全接受,但提出一些问题。在讲课的过程中,也读了一些东西,左派、右派都读,张维迎、周其仁、华生、温铁军的,我都读。都读了以后,对中国现实开始逐渐了解多些,但我还是觉得没法说服学生,中国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经济奇迹。

然后我在想,看看历史上这些发达国家当年怎么走过来的,也许有帮助。所以我开始读历史,如英国当年怎么产生工业革命的、美国19世纪怎么崛起的、日本怎么崛起的。但是,最后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释英国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奇迹是没法理解的。

我们现在这套理解不管听起来多有道理,都是西方那套战后形成的经济学理论。我读西方理论发现,他们自己都承认,他们没法解释英国的工业革命。那我就感到奇怪了,这么多年的研究,这么发达的经济体,社会提供这么多的资源,让经济学家研究这个问题,如果英国工业革命都没有搞清楚,那这个问题很大。

现在最有影响力的解释,是所谓的新制度经济学,最早由科斯创立,从制度的角度谈经济学。现在的代表人物,就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达龙·阿西莫格鲁,他最著名的书叫《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他把国家分成两种制度,一种是包容性的政治制度,比如民主制,和包容性的经济制度;反过来就是独裁,“攫取性的制度”。

他把成功的国家都列出来,说“你看,他们在政治上是包容的,因此经济制度也是包容的,因此经济就增长,就工业化”。他也把工业化失败的、贫穷的国家列出来,说“你看,这政治制度不包容,经济制度上也不包容,因此就是贫穷的。”其实,这是同义反复,因为他是按照一个国家的成功和失败来定义包容的。

你想想中国,哪怕我们都不谈清朝、民国,即使计划经济时期,也有很多包容的因素。比如计划经济时期,给了妇女这么大的社会地位,强调男女平等;在农村提供很多福利,不管是敬老院、赤脚医生,还有扫盲运动。这些都是包容性的。

但是他们书里就不谈,他说“你看,《人权宣言》是有包容性的,私有产权保护非常好。”回答他“不对啊,你的这个《人权宣言》是保护谁的人权?”美国印第安人的人权没有受保护,美国在建国之前一两百年,一直屠杀印第安人,建国后一两百年继续屠杀。

再看英国,英国讲私有产权保护,也是一部分人的产权。如圈地运动,保护了大商人的产权。当时英国正在进行原始工业化运动,政府扶持纺织业。养羊生产这么多羊毛,要很大的地才行。哪里来的地呢?就鼓励这些商人把本来农民共享的公共用地圈起来。这就违背了农民的产权。

如果从保护农民的产权角度讲,法国的土地私有制度保护更好,但是恰好因为这一点,法国工业化的启动就远远落后于英国。这种抽象的所谓的私有产权保护、人权,实际上是不对的,它是只针对某一部分群体。

你越深挖越发现,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受西方理论影响,哪怕是历史学家,还是没法解释英国的工业革命。最后,我最后才真正要把中国的发展奇迹和工业革命套起来,得出一个结论:

如果你解释了中国奇迹,同样的理论也能解释英国工业革命;反过来,要是这个理论真正解释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也能解释中国奇迹。因为后发国家都是在复制历史上的工业革命,等复制完成以后才进入前沿,开启自己的更加新一层次的工业革命。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