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军事 >武器 >正文

中巴对抗演习一饱受争议之机型爆出冷门:美军可以作证不是意外

2018-04-07 17:15    

中国与巴基斯坦在军事领域交流不少,其中以“雄鹰”演习最为引人注目,由于双方进行不受限制的对抗演练,对提高双方的作战水平相当有利,如今演习细节正在逐步公开,其中有一条值得关注:2016的雄鹰演习中,中方的歼-8D战机爆出冷门,在格斗空战中以以较大优势战胜了巴方的枭龙战机。

歼-8

这个信息让许多人点不敢相信,在大家的印象中,歼8为一饱受争议之机型,主因就认为其格斗能力不佳,这次竟能战胜枭龙战机,一款以格斗见长的型号,甚到有:小歼十之称!

这一结果终于一洗歼8机动性不佳的恶名,也让许多人不解:为什么歼8能击败枭龙战机?其实,美军可以作证不是意外。美军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越战初期,美军发现,F4战机竟然对米格17束手无策,这时许多人会说,当时F4没装机炮,其实更多是战术问题。那里的情况与今天相当类似,F4与歼8一样,同样以高空高速为优点,一样不长于格斗,米格17与枭龙也差不多,个头不大,机动性好。

歼-8

后来美军凭借一系列的改革,F4终于在实战中取得优势,改写越南空战史,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引入能量机动论--这一理论由美国空军军官约翰·伯伊德提出。他在担任过战术教官时,利用业余时间编写了名为《空战攻击研究》的手册,后成为基本战术教材,后来就发展为能量机动论,数学表示为:战斗机的单位剩余功率,又称:SEP=(推力-阻力)*速度/重量。在飞行包线里任何一点,SEP 较高的一方占优。

约翰·伯伊德

这个不算复杂的公式为他与朋友“盗用”大型计算机系统的上机时间,进行了不少计算的成果,据说在几年内总共“盗用”了价值上百万美元的上机时间。原本应上军事法庭,实际却让他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科学成就奖。只因研究成果从根本改革了空军的战术,后来F16、F15等型号的设计更是完全以这一理论为基础。

歼-8D

美军早已自已的惨痛经历解说过原因,所以歼-8D战机在格斗空战中,以较大优势战胜了巴方的枭龙战机,与其说是歼-8D性能有多高,不如说,中方飞行员成功应用了能量机动论,让歼8战机的性能得到发挥了,该机以“高空高速”为特点,这意味着其拥有更高的能量,只要充分利用这一点,自然可以获得优势。

枭龙战机已出口了

也不意味着,枭龙战机的性能有问题,只能说其优势尚没有发挥出来,也许下一次,巴铁飞行员找到新的战术,也许就是可能反败为胜。这个事情说明了一件事,再好的装备也是由人操作,只要战术得当,装备性能差一点,也一样可以让对手头痛!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