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乐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头条 >教育 >正文

你的聪明才智, 是如何被摧毁的?

2020-06-25 01:02    

我们小时候,很聪明很聪明的。

知是非,识好歹,能一眼就辨认出知识体系中的缺陷与不足。

但长着长着,智商就不知怎么搞的,开始缩水。

——这个现象,称之为认知窄化。

一、

什么叫认知窄化呢?

学者拿小婴儿,来做实验。

早年欧洲小婴儿,出生6个月时,能够很好的识别白人、黄种人和非洲人的差异。

等到小婴儿6个月时,再让小婴儿来辨识,却只能辨识出白人和黄种人,看到非洲人,就懵圈了。

——等到9个月时,小婴儿识爹认妈知邻居,对每个白种人都能有效识别。但看所有的非洲人没区别,看所有的黄种人,都一个模样。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人类的认知,是成长中不断改变的。

——初始的婴儿认知,称得上全维广角,但伴随着成长,会有意识的放弃冗余面孔加工过程,形成对主要讯息的强化优势。

这种现象,极为普遍。比如说有些朋友,读书时最怕外国书,因为书中的人名辣么老长,很难弄清楚谁是谁。还有些朋友不喜欢美剧,不是美剧不好玩,而是剧中的人物面孔,难以区分。

二、

诺贝奖得主洛伦兹说:认知窄化这种事儿,其实不止是人类。

动物也有这毛病。

洛伦兹长期观察雁鹅,发现母鹅超喜欢色彩艳丽、翅膀肥厚的肌肉男型公雁鹅。

所以呢,为赢得异性青睐,公雁鹅进化得色彩鲜艳,翅膀肥嘟嘟——结果在大自然中,遇到天敌,翅膀肥厚的公雁鹅们根本逃不动,只能沦为天敌的盘中餐。

洛伦兹说:这些色彩鲜艳的肥雁鹅,好比人类社会的乖孩子。孩子乖,听话服从,管什么道理不道理,反正成年人说啥就是啥。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确会尝到甜头——可当他们进入社会竞争,就如同肥厚的雁鹅,顿时陷入困境。

三、

成长中,我们学会把主要精力,放在主要事件上。

一旦哪一天,主要的关注点不再重要,而那些次要的事项突然间变得重要起来,我们就会感觉到极度吃力。

就像许多孩子都注意到了,曹冲称象是个好故事,但称象不一定非要用石头,用人更方便更快捷。以及知道地球仪是圆的,所有的地理位置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在前谁在后的说法。

可知道又怎么样?对错不重要,标准答案才重要。

知道这些,并不会获得奖励,反而会影响分数,失去机会。

——就这样,我们的认知逐步萎缩,萎缩成千人一面,失去了所有的优势和特点。

四、

不同成长阶段,面临不同的课题。

20岁之前,我们是同质竞争,比拼共性。

20岁之后,我们是异质竞争,比拼差异化。

小时候比乖,比谁的认知最窄,好让大人省心。

长大了,就要比谁的认知更宽广,比的是谁能够第一时间,重返婴幼儿时代的全维认知。

莫忘初心,方得始终。可是有些人长大了,却回不去了。

回不去的人,被固化在一个狭窄的认知范畴。不是思维打不开,而是他们拒绝接受变化,就如同米缸前的老鼠,认为自己走固定路线,就一定可以吃到米,可是突然间米缸的位置上,换了只老鼠夹子,这些人就立即崩溃了。执意的希望现实,回到他习惯的轨道上来。

但现实变化无尽,所有的米缸都会搬走,越是习惯的路径,越容易变得危险。我们必须重新打开认知,继续新的成长。要记住,我们曾是数以亿计的竞争者之中,最优秀的那一个,曾拥有全维的广泛视角,以无尽的自信面对这个世界。

但当我们受限于环境因素,坐视认知窄化,终如肥胖的雁鹅,一步步的失去自身优势。除非我们想明白这个问题,意识到吾性自足,内心自明,就会于豁然之际,洞穿智慧之门,重返我们快乐而明净的初心。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寻求合作 ››

榜单

今日推荐